文章目录
- 开发地址法
- 再散列法
- 拉链法
开发地址法
开放地址法有个非常关键的特征,就是所有输入的元素全部存放在哈希表里,也就是说,位桶的实现是不需要任何的链表来实现的,换句话说,也就是这个哈希表的装载因子不会超过1。它的实现是在插入一个元素的时候,先通过哈希函数进行判断,若是发生哈希冲突,就以当前地址为基准,根据再寻址的方法(探查序列),去寻找下一个地址,若发生冲突再去寻找,直至找到一个为空的地址为止。
有几种常用的探查序列的方法:
- 线性探查
di=1,2,3,…,m-1;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冲突发生时,顺序查看表中下一单元,直到找出一个空单元或查遍全表。
(使用例子:ThreadLocal里面的ThreadLocalMap) - 二次探查
di=12,-12,22,-22,…,k2,-k2 ( k<=m/2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冲突发生时,在表的左右进行跳跃式探测,比较灵活。 - 伪随机探测
di=伪随机数序列;具体实现时,应建立一个伪随机数发生器,(如i=(i+p) % m),生成一个位随机序列,并给定一个随机数做起点,每次去加上这个伪随机数++就可以了。
再散列法
再散列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再使用哈希函数去散列一个输入的时候,输出是同一个位置就再次散列,直至不发生冲突位置
缺点:每次冲突都要重新散列,计算时间增加。
拉链法
HashMap,HashSet其实都是采用的拉链法来解决哈希冲突的,就是在每个位桶实现的时候,我们采用链表(jdk1.8之后采用链表+红黑树)的数据结构来去存取发生哈希冲突的输入域的关键字(也就是被哈希函数映射到同一个位桶上的关键字)。首先来看使用拉链法解决哈希冲突的几个操作:
①插入操作:在发生哈希冲突的时候,我们输入域的关键字去映射到位桶(实际上是实现位桶的这个数据结构,链表或者红黑树)中去的时候,我们先检查带插入元素x是否出现在表中,很明显,这个查找所用的次数不会超过装载因子(n/m:n为输入域的关键字个数,m为位桶的数目),它是个常数,所以插入操作的最坏时间复杂度为O(1)的。
②查询操作:和①一样,在发生哈希冲突的时候,我们去检索的时间复杂度不会超过装载因子,也就是检索数据的时间复杂度也是O(1)的
③删除操作:如果在拉链法中我们想要使用链表这种数据结构来实现位桶,那么这个链表一定是双向链表,因为在删除一个元素x的时候,需要更改x的前驱元素的next指针的属性,把x从链表中删除。这个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也是O(1)的。
与开放定址法相比,拉链法有如下几个优点:
①拉链法处理冲突简单,且无堆积现象,即非同义词决不会发生冲突,因此平均查找长度较短;
②由于拉链法中各链表上的结点空间是动态申请的,故它更适合于造表前无法确定表长的情况;
③开放定址法为减少冲突,要求装填因子α较小,故当结点规模较大时会浪费很多空间。而拉链法中可取α≥1,且结点较大时,拉链法中增加的指针域可忽略不计,因此节省空间;
④在用拉链法构造的散列表中,删除结点的操作易于实现。只要简单地删去链表上相应的结点即可。
拉链法的缺点
指针需要额外的空间,故当结点规模较小时,开放定址法较为节省空间,而若将节省的指针空间用来扩大散列表的规模,可使装填因子变小,这又减少了开放定址法中的冲突,从而提高平均查找速度。
使用例子:Hash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