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一:D-NAT模式

原理:此模式类似NAT网络中,所以此网络内主机发到互联网上的数据包的源目的IP都是NAT路由的IP,在NAT路由上做了IP替换。

把客户端发来的数据的IP头的目的地址在负载均衡服务器上换成其中一台RS的IP,并发至对应RS来处理,RS处理完成后又交还给负载均衡服务器。负载均衡服务器再把数据包源IP改为自己的IP。

原理图

优点:能够实现负载均衡

缺点

  • 负载均衡服务器的资源成为系统瓶颈
  • 带宽有限:因为数据通信的非对称性,一般请求报文数据量较小,回复报文数据量较大,负载均衡不一定能够及时处理所以回复
  • 算力有限:IP转换需要负载均衡服务器算力较强。
  • 适用于业务流量不是特别大的情况

模式二:DR模式

原理:负载均衡服务器和RS都包含VIP,但是DR的VIP是对外裸漏的,所有网络都能够获得的,RS的VIP却是要通过修改RS的ARP通告方式将其隐藏起来。所以,所以数据都会传给DR,而DR收到数据根据调度算法,找出对应RS,并将数据包的目的MAC地址改为RS的目的MAC地址(MAC欺骗),又因为RS和DR在同一个网络,通过MAC地址就可以找到RS,这时RS就能收到此数据请求。又由于RS上也有VIP所以可以将数据包直接回复给客户端。

原理图

优点

  • 缓解了DR的资源和流量压力
  • 分发速度更快,只需要对链路层进行篡改,不需要动网络层

缺点

  • 要求DR和RS必须在一个网络中,有了物理距离的限制

模式三:TUN隧道技术

原理:将客户端发来的数据包封装成一个用RS的IP包装的数据包,发给RS,在RS收到后将包头解开,处理后直接发给客户端。

原理图

优点

  • 减少DR的流量压力
  • 能进行不同地域的分发

缺点

  • 需要RS也支持TUN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