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认识框架。认知吝啬的出现是因为大脑中有一个个思维框架,当遇到事情时,大脑倾向于“能不用则不用”的状态,直接拿起框架就用。框架也有高低之分,有些人的框架是对底层、对本质的认识;有些人则停留在表面,于是当换一种说法时,这些人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比如我们认为富人和穷人应该同样按比例交税,然而若是政府要求减税,大多数人更加倾向于减少税收的绝对值,比如减税1000元,而不是按照比例来减。实际上交税和减税是同一个问题,若交税是按比例,减税也一样应该按比例,但是大多数人的框架是认为富人就应该多缴税(少减税)来保护穷人。
  2. 认知框架在某些时候也能够被解释成”心理账户“。比如在进行器官移植手术时,有200人等待移植,但只有100个器官,当医护人员将他们随机分成1-100号为一组,101-200号为二组时,我们便会很自觉地认为第二组是被“抛弃的”。事实上这仅仅是分组而已,一个“组”字便让大多数人浮想联翩了。
  3. 如同心里账户一样,认知框架也是相互隔绝的。又如给两个人每人500元,一个解释成“额外奖励”,另一个解释成“退款”,前者更加容易将钱花光甚至还要花更多的钱,后者会做出更加珍惜的决定,因为这钱毕竟是从他身上拿走再退回来的。可见同样500元,字眼不一样,接下来的行为就大相径庭。对于“额外”来说,这500元是放入了他的“飞来横财”的账户里,;对于“退”来说,他放入了“本属于自己”的账户里,更加珍惜也就不足为奇。正因为人们有很多表层框架,那些有心人才会利用这些框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4. 除了别人能够利用自己的认知框架之外,自己也常常将认知框架的不足进行了某些程度的发挥。由于人人都在行动中不断根据外界的反馈来修正自己的认知框架,那么在每个人的心里,总认为自己的框架几乎都是正确的,因为这是他们根据外界反馈做出的自认为最优反应。然而事实上能够通过现象看到本质的人寥寥无几,不然为何我们至今仍在强调“看本质”的口号呢?即,几乎所有人都有过度自信的倾向。在这一点上,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的方面即为试图控制随机事件。以股市为例,前面已经说过股市是一个理性打败聪明的地方,同时研究人员对107位伦敦交易员进行了测试,发现那些更愿意相信自己的某一行为能够对一个即时变化的指标产生影响的交易员,年度收益倾向于更低,这种过度自信每增加一个标准差,平均年收益会减少58000英镑(约合人民币51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