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在M2M网站上闲逛,看了它的产品展示,有如下内容:
根据笔者的经验,上述M2M产品基本上每个“物”上都会有一个号码,就是说,每个物联网终端都是移动网络上面的一个设备。再回过头来看现在的物联网的研究情况,学生研究和运营商有关联的物联网应用还不到一半,大多数都是在一个“自治区域”中进行联网应用。这些应用有以下特点:1.自组织网络,2.以MAC地址为ID,3.覆盖范围较小,4.系统不够稳定,5.协议争端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对自组织网络有偏好的研究情况?
为什么每个M2M产品总是以中国移动的一个号码为终点?
为什么大多数M2M学术研究在无线传感器领域的协议和无线连接?
二、原因分析
个人认为原因有三个:
1.运营商合作模式不够开放,研究者对运营商研究政策和技术细节不够了解,
2.运营商更希望以号码或者IP地址来作为终端ID,而不是MAC地址,
3.自组织网络未成熟,成本较小且容易出成果。
如果把物联网比作人体的神经系统,移动的交换中心就相当于大脑和脊柱,每个移动终端相当于神经末梢。然而一个完整的人的组成只有神经是不够的,最终和外界打交道的是肌肉和表皮,所以作为运营商的移动,不仅仅是在和移动网络自身的方面完善,利用移动的终端进行信息化服务。中国移动更要在产业链方面有所作为,在物联网网关协议、科研接口、合作政策等方面下功夫,就像MM平台一样,
让有内容有产品的人享受到利润,
让愿意进入物联网行业的科研机构快速上手,
让有合作意向的企业有更多尝试机会。
三、实例讨论
让我们来看一个自组织网络的例子。(参考自:《车用自组织网络传输控制研究》,陈立家,软件学报2007.6)VANET是运行于道路上的新型移动无线自组织网络,可以实现车辆间、车辆与路边节点间的多跳无线通信.VANET具有极高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它不仅能够实现交通事故告警,还能实现道路交通信息查询、高速公路缴费和车辆间语音视频通信等功能。
该行业的前景十分可观,ITU/ACM都举行过专门的会议和讨论,目的在于确定行业标准,形成车辆信息化的产业。FCC正在考虑频段的分配,IEEE也针对该标准出台802.11p。
但是研究者却普遍认为该技术由移动运营商来提供基础业务是不可行的!引用内容如下():
由基站进行集中式网络控制无疑是比较简单的方案,可以直接借助于成熟的2G/3G移动通信网络技术,但是这种方案存在两个难点:
1,无法提供行车安全应用的实时支持,实际上,通过基站在车辆之间转发信息存在较大的时延和较低的可靠性;
2,基站的信道资源十分有限并且相对昂贵,向所有行驶车辆提供在线通信支持是不现实且不经济的。因此,车载无线网络的网络结构必然是自组织的,至多可能会在某个特定情况下结合现有的集中式移动通信网络来支持特定的业务。
我猜测几乎每个司机都会配备手机,手机在现有的移动网络在高速公路上的表现应该远远胜于其他自定义的无线产品,至于基站的信道资源,我们完全可以在大脑处(交换中心)取出该手机号码,并用另外一台服务器来进行计算(这也可以是云计算的应用),所以此举并不会占用多少基站资源。而且在现有的车管家的业务基础上,形成一个服务内容更丰富的vanet网络也值得去尝试。
至于怎么合作,怎么提供研究平台、技术细节之类的工作,我想移动公司的员工应该是驾轻就熟了,只要同意科研机构或者厂商前来合作,大家必会趋之若鹜。
四、更多更多
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在研究和推广MANET,家电和PC公司联合起来推广HOMERF,煤矿安监在推广其井下监控,IBM和三星的智能城市,开源的一些智能应用(google智能社区)这些在没有运营商介入的情况下,都做得很缓慢。
现在关于运营商究竟是做内容还是做通道的讨论层出不穷,众说纷纭。
在当前内容提供商蚕食数据业务市场,搜索引擎垄断眼球管道的情况下,中国移动只有做出产业链, 将每块肌肉通过神经末梢调动起来,才能真正地站在最高处,才能得到“诸侯响应”,纷纷“拥立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