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定义
- 优点
- 缺点
- 模式的结构与实现
- 模式的结构
- 模式的实现
- 应用场景
- 模式的扩展
定义
- 把请求从链中的一个对象传到下一个对象,直到请求被响应为止。通过这种方式去除对象之间的耦合。
责任链模式也叫职责链模式。
在责任链模式中,客户只需要将请求发送到责任链上即可,无须关心请求的处理细节和请求的传递过程,请求会自动进行传递。所以责任链将请求的发送者和请求的处理者解耦了。
优点
- 增强了系统的可扩展性。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新的请求处理类,满足开闭原则。
- 责任分担。每个类只需要处理自己该处理的工作,不该处理的传递给下一个对象完成,明确各类的责任范围,符合类的单一职责原则。
- 增强了给对象指派职责的灵活性。当工作流程发生变化,可以动态地改变链内的成员或者调动它们的次序,也可动态地新增或者删除责任。
- 降低了对象之间的耦合度。该模式使得一个对象无须知道到底是哪一个对象处理其请求以及链的结构,发送者和接收者也无须拥有对方的明确信息。
缺点
- 对比较长的职责链,请求的处理可能涉及多个处理对象,系统性能将受到一定影响。
- 不能保证每个请求一定被处理。由于一个请求没有明确的接收者,所以不能保证它一定会被处理,该请求可能一直传到链的末端都得不到处理。
模式的结构与实现
可以通过数据链表来实现职责链模式的数据结构。
模式的结构
责任链模式包含下面三个角色:
- 【抽象处理者角色】定义一个抽象类,包含抽象请求处理方法和后继连接
- 【具体处理者角色】实现抽象处理者的处理方法,判断能否处理本次请求,如果可以处理请求则处理,否则将该请求转给它的后继者。
- 【客户类角色】创建处理链,并向链头的具体处理者对象提交请求,它不关心处理细节和请求的传递过程。
具体处理者3
具体处理者2
具体处理者1
HandlerIml3
next
HandlerIml2
next
HandlerIml1
next
客户端
Client
handlerIml
...
模式的实现
- 【抽象处理者角色】,代码如下:
package com.example.designmodedemo.principle.responsibility;
/**
* 抽象处理者角色
*/
public abstract class IHandler {
private IHandler next;
public IHandler getNext() {
return next;
}
public void setNext(IHandler next) {
this.next = next;
}
// 处理请求,子类实现
public abstract void handleRequest(String request);
}
- 【具体处理角色】,代码如下:
/**
* 具体处理者角色1
*/
public class HandlerIml1 extends IHandler{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Request(String request) {
if (request.equals("1")){
System.out.println(":> 具体处理者 1 负责处理该请求。");
return;
}
if (getNext() != null){
getNext().handleRequest(request);
return;
}
System.out.println(":> 无处理者处理该请求。");
}
}
/**
* 具体处理者角色2
*/
public class HandlerIml2 extends IHandler{
@Override
public void handleRequest(String request) {
if (request.equals("2")){
System.out.println(":> 具体处理者 2 负责处理该请求。");
return;
}
if (getNext() != null){
getNext().handleRequest(request);
return;
}
System.out.println(":> 无处理者处理该请求。");
}
}
- 【客户端】,调用如下:
/**
* 责任链模式
*/
private void principle_chain_res() {
// 组装责任链
HandlerIml1 handlerIml1 = new HandlerIml1();
HandlerIml2 handlerIml2 = new HandlerIml2();
handlerIml1.setNext(handlerIml2);
// 提交请求
handlerIml1.handleRequest("2");
}
- 【运行结果】,如下图示:
应用场景
- 可动态指定一组对象处理请求,或添加新的处理者。
- 需要在不明确指定请求处理者的情况下,向多个处理者中的一个提交请求。
- 多个对象可以处理一个请求,但具体由哪个对象处理该请求在运行时自动确定。
模式的扩展
职责链模式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 不纯的职责链模式:允许出现某一个具体处理者对象在承担了请求的一部分责任后又将剩余的责任传给下家的情况,且一个请求可以最终不被任何接收端对象所接收。
- 纯的职责链模式:一个请求必须被某一个处理者对象所接收,且一个具体处理者对某个请求的处理只能采用以下两种行为之一:自己处理(承担责任);把责任推给下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