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初步
面向对象(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OOP)编程的思想主要是针对大型软件设计而来的。面向对象编程使程序的扩展性更强、可读性更好,使的编程可以像搭积木一样简单。
面向对象编程将数据和操作数据相关的方法封装到对象中,组织代码和数据的方式更加接近人的思维,从而大大提高了编程的效率。
Python 完全采用了面向对象的思想,是真正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完全支持面向对象的基本功能,例如:继承、多态、封装等。
Python 中,一切皆对象。我们在前面学习的数据类型、函数等,都是对象。
注:Python 支持面向过程、面向对象、函数式编程等多种编程范式。
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区别
·面向过程(Procedure Oriented)思维
面向过程编程更加关注的是“程序的逻辑流程”,是一种“执行者”思维,适合编写小规模的程序。
面向过程思想思考问题时,我们首先思考“怎么按步骤实现?”并将步骤对应成方法,一步一步,最终完成。 这个适合简单任务,不需要过多协作的情况下。比如,如何开车? 我们很容易就列出实现步骤:
1.发动车 2. 挂挡 3.踩油门 4. 走 你
面向过程适合简单、不需要协作的事务。 但是当我们思考比较复杂的问题,比如“如何造车?”,就会发现列出 1234 这样的步骤,是不可能的。那是因为,造车太复杂,需要很多协作才能完成。此时面向对象思想就应运而生了。
·面向对象(Object Oriented)思维
面向对象更加关注的是“软件中对象之间的关系”,是一种**“设计者”思维,适合编写大规模的程序**。
面向对象(Object)思想更契合人的思维模式。我们首先思考的是“怎么设计这个事物?”比如思考造车,我们就会先思考“车怎么设计?”,而不是“怎么按步骤造车的问题”。这就是思维方式的转变。
面向对象方式思考造车,发现车由如下对象组成:
1.轮胎
2.发动机
3.车壳
4.座椅
5.挡风玻璃
为了便于协作,我们找轮胎厂完成制造轮胎的步骤,发动机厂完成制造发动机的步骤;这样,发现大家可以同时进行车的制造,最终进行组装,大大提高了效率。但是,具体到轮胎厂的一个流水线操作,仍然是有步骤的,还是离不开面向过程思想!
因此,面向对象可以帮助我们从宏观上把握、从整体上分析整个系统。 但是,具体到实现部分的微观操作(就是一个个方法),仍然需要面向过程的思路去处理。
我们千万不要把面向过程和面向对象对立起来。他们是相辅相成的。面向对象离不开面向过程!
· 面向对象思考方式
遇到复杂问题,先从问题中找名词(面向过程更多的是找动词),然后确立这些名词哪些可以作为类,再根据问题需求确定的类的属性和方法,确定类之间的关系。
· 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的总结
都是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都是代码组织的方式。
解决简单问题可以使用面向过程
解决复杂问题:宏观上使用面向对象把握,微观处理上仍然是面向过程。
对象的进化
随着编程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编程语言本身也在进化,从主要处理简单数据开始, 随着数据变多进化“数组”; 数据类型变复杂,进化出了“结构体”; 处理数据的方式和逻辑变复杂,进化出了“对象”。
1.简单数据
像 30,40,50.4 等这些数字,可以看做是简单数据。最初的计算机编程,都是像这样的数字。
2.数组
将同类型的数据放到一起。比如:整数数组[20,30,40],浮点数数组[10.2, 11.3, 12.4], 字符串数组:[“aa”,”bb”,”cc”]
3.结构体
将不同类型的数据放到一起,是 C 语言中的数据结构。比如:
struct resume{
int age;
char name[10];
double salary;
};
4.对象
将不同类型的数据、方法(即函数)放到一起,就是对象。比如:
class Student:
company = "SXT" #类属性
count = 0 #类属性
def init (self,name,score):
self.name = name #实例属性
self.score = score
Student.count = Student.count+1
def say_score(self): #实例方法
print("我的公司是:",Student.company)
print(self.name,'的分数是:',self.score)
我们前面学习的数字也是对象。比如:整数 9,就是一个包含了加法、乘法等方法的对象。
类的定义
我们把对象比作一个“饼干”,类就是制造这个饼干的“模具”。
我们通过类定义数据类型的属性(数据)和方法(行为),也就是说,“类将行为和状态打包在一起”。
对象是类的具体实体,一般称为“类的实例”。类看做“饼干模具”,对象就是根据这个“模具”制造出的“饼干”。从一个类创建对象时,每个对象会共享这个类的行为(类中定义的方法),但会有自己的属性值(不共享状态)。更具体一点:“方法代码是共享的,属性数据不共享”。
Python 中,“一切皆对象”。类也称为“类对象”,类的实例也称为“实例对象”。
定义类的语法格式如下:
class 类名:
类体
要点如下:
1.类名必须符合“标识符”的规则;一般规定,首字母大写,多个单词使用“驼峰原则”。
2.类体中我们可以定义属性和方法。
3.属性用来描述数据,方法(即函数)用来描述这些数据相关的操作。
【操作】一个典型的类的定义
class Student:
def __init__(self,name,score):#构造方法
self.name=name
self.score=score
def say_score(self):
print('{0}的分数是:{1}'.format(self.name,self.score))
s1=Student('关关雎鸠',18)
s1.say_score()
__init__构造方法和__new__方法
类是抽象的,也称之为“对象的模板”。我们需要通过类这个模板,创建类的实例对象,然 后才能使用类定义的功能。
我们前面说过一个 Python 对象包含三个部分:id(identity 识别码)、type(对象类型)、
value(对象的值)。
现在,我们可以更进一步的说,一个 Python 对象包含如下部分:
1.id(identity 识别码)
2.type(对象类型)
3.value(对象的值)
(1)属性(attribute)
(2)方法(method)
创建对象,我们需要定义构造函数 init ()方法。构造方法用于执行“实例对象的初始化工作”,即对象创建后,初始化当前对象的相关属性,无返回值。
__init ()__的要点如下:
1.名称固定,必须为: init ()
2.第一个参数固定,必须为:self。 self 指的就是刚刚创建好的实例对象。
3.构造函数通常用来初始化实例对象的实例属性,如下代码就是初始化实例属性:name 和 score。
def init (self,name,score):
self.name = name #实例属性
self.score = score
4.通过“类名(参数列表)”来调用构造函数。调用后,将创建好的对象返回给相应的变量。比如:s1 = Student(‘张三’, 80)
5.init()方法:初始化创建好的对象,初始化指的是:“给实例属性赋值”
6.new()方法: 用于创建对象,但我们一般无需重定义该方法。
7.如果我们不定义__init__方法,系统会提供一个默认的__init__方法。如果我们定义了带参的__init__ 方法,系统不创建默认的__init__方法。
注:
- Python 中的 self 相当于 C++中的 self 指针,JAVA 和 C#中的 this 关键字。Python 中,
self 必须为构造函数的第一个参数,名字可以任意修改。但一般遵守惯例,都叫做 self。
实例属性和实例方法实例属性
实例属性是从属于实例对象的属性,也称为“实例变量”。他的使用有如下几个要点:
1.实例属性一般在 init ()方法中通过如下代码定义:
self.实例属性名 = 初始值
2.在本类的其他实例方法中,也是通过 self 进行访问:
self.实例属性名
3.创建实例对象后,通过实例对象访问:
obj01 = 类 名() #创建对象,调用 init ()初始化属性
obj01.实例属性名 = 值 #可以给已有属性赋值,也可以新加属性
class Student:
def __init__(self,name,score):#构造方法
self.name=name
self.score=score
def say_score(self):
print('{0}的分数是:{1}'.format(self.name,self.score))
s1=Student('关关雎鸠',18)
s1.say_score()
s1.age=32
s1.salary=3000
#del s1
print(s1.salary)
s2=Student('关关雎鸠儿',6)
实例方法
实例方法是从属于实例对象的方法。实例方法的定义格式如下:
def 方法名(self [, 形参列表]): 函数体
方法的调用格式如下:
对象.方法名([实参列表])
要点:
1.定义实例方法时,第一个参数必须为 self。和前面一样,self 指当前的实例对象。
2.调用实例方法时,不需要也不能给 self 传参。self 由解释器自动传参。
函数和方法的区别
1.都是用来完成一个功能的语句块,本质一样。
2.方法调用时,通过对象来调用。方法从属于特定实例对象,普通函数没有这个特点。
3.直观上看,方法定义时需要传递 self,函数不需要。
实例对象的方法调用本质:
· 其他操作:
1.dir(obj)可以获得对象的所有属性、方法
2.obj. dict__ 对象的属性字典
3.pass 空语句
class Man:
pass
4.isinstance(对象,类型) 判断“对象”是不是“指定类型”
类对象、类属性、类方法、静态方法类对象
我们在前面讲的类定义格式中,“class 类名:”。实际上,当解释器执行 class 语句时,就会创建一个类对象。
print(isinstance(s2,Student))
【操作】测试类对象的生成
class Student:
pass #空语句
print(type(Student))
print(id(Student))
Stu2 = Student
s1 = Stu2()
print(s1)
执行结果如下:
<class ‘type’>
51686328
< main__.Student object at 0x0000000002B5FDD8>
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生成了一个变量名就是类名“Student”的对象。我们通过赋值给新变量 Stu2,也能实现相关的调用。说明,确实创建了“类对象”。
【注】pass 为空语句。就是表示什么都不做,只是作为一个占位符存在。当你写代码时, 遇到暂时不知道往方法或者类中加入什么时,可以先用 pass 占位,后期再补上。
类属性
类属性是从属于**“类对象”**的属性,也称为“类变量”。由于,类属性从属于类对象,可以被所有实例对象共享。
类属性的定义方式:
class 类名:
类变量名= 初始值
在类中或者类的外面,我们可以通过:“类名.类变量名”来读写。
【操作】 类属性的使用测试
class Student:
company = "hebut" #类属性
count = 0 #类属性
def __init__ (self,name,score):
self.name = name #实例属性
self.score = score
Student.count = Student.count+1
def say_score(self): #实例方法
print("我的公司是:",Student.company)
print(self.name,'的分数是:',self.score)
s1 = Student('张三',80) #s1 是实例对象,自动调用 init ()方法
s1.say_score()
print('一共创建{0}个 Student 对象'.format(Student.count))
执行结果:
我的公司是:hebut 张三 的分数是: 80
一共创建 1 个 Student 对象
类方法
类方法是从属于“类对象”的方法。类方法通过装饰器@classmethod 来定义,格式如下:
@classmethod
def 类方法名(cls [,形参列表]) :
函数体
要点如下:
1.@classmethod 必须位于方法上面一行
2.第一个 cls 必须有;cls 指的就是“类对象”本身;
3.调用类方法格式:“类名.类方法名(参数列表)”。 参数列表中,不需要也不能给 cls 传值。
4.类方法中访问实例属性和实例方法会导致错误
5.子类继承父类方法时,传入 cls 是子类对象,而非父类对象
【操作】类方法使用测试
#测试类方法
class Student:
company='hebut'
@classmethod
def printCompany(cls):
print(cls.company)
Student.printCompany()
静态方法
Python 中允许定义与“类对象”无关的方法,称为“静态方法”。
“静态方法”和在模块中定义普通函数没有区别,只不过“静态方法”放到了“类的名字空间里面”,需要通过“类调用”。
静态方法通过装饰器@staticmethod 来定义,格式如下:
@staticmethod
def 静态方法名([形参列表]) :
函数体
要点如下:
1.@staticmethod 必须位于方法上面一行
2.调用静态方法格式:“类名.静态方法名(参数列表)”。
3.静态方法中访问实例属性和实例方法会导致错误
【操作】静态方法使用测试
class Student:
company = "hebut" #类属性
@staticmethod
def add(a, b): #静态方法
print("{0}+{1}={2}".format(a,b,(a+b)))
return a+b
Student.add(20,30)
内存分析实例对象和类对象创建过程(重要)
我们以下面代码为例,分析整个创建过程,让大家对面向对象概念掌握更加深刻:
class Student:
company = "hebut" #类属性
count = 0 #类属性
def init (self,name,score):
self.name = name #实例属性
self.score = score
Student.count = Student.count+1
def say_score(self): #实例方法
print("我的公司是:",Student.company)
print(self.name,'的分数是:',self.score)
s1 = Student('关关雎鸠',80) #s1 是实例对象,自动调用 init ()方法
s1.say_score()
print('一共创建{0}个 Student 对象'.format(Student.count))
del 方法(析构函数)和垃圾回收机制
__del __方法称为“析构方法”,用于实现对象被销毁时所需的操作。比如:释放对象占用的资源,例如:打开的文件资源、网络连接等。
Python 实现自动的垃圾回收,当对象没有被引用时(引用计数为 0),由垃圾回收器调用 del 方法。
我们也可以通过 del 语句删除对象,从而保证调用 del 方法。系统会自动提供 del 方法,一般不需要自定义析构方法。
#析构函数
class Person:
def __del__(self):
print('销毁对象:{0}'.format(self))
p1=Person()
p2=Person()
del p2
print('程序结束')
运算结果:
销 毁 对 象 :< main__.Person object at 0x02175610> 程序结束
销毁对象:< main__.Person object at 0x021755D0>
call 方法和可调用对象
定义了 call 方法的对象,称为“可调用对象”,即该对象可以像函数一样被调用。
运行结果:
{‘monthSalary’: 5000, ‘yearSalary’: 60000, ‘daySalary’: 166, ‘hourSalary’: 20}
方法没有重载
在其他语言中,可以定义多个重名的方法,只要保证方法签名唯一即可。方法签名包含 3 个部分:方法名、参数数量、参数类型。
Python 中,方法的的参数没有声明类型(调用时确定参数的类型),参数的数量也可以由可变参数控制。因此,Python 中是没有方法的重载的。定义一个方法即可有多种调用方式, 相当于实现了其他语言中的方法的重载。
如果我们在类体中定义了多个重名的方法,只有最后一个方法有效。 建议:不要使用重名的方法!Python 中方法没有重载。
#测试可调用方法__call__()
class SalaryAccount:
'''计算工资类'''
def __call__(self, salary):
print('算工资啦')
yearSalary=salary*12
daySalary=salary//22.5
hourSalary=daySalary/24
return dict(yearSalary=yearSalary,monthSalary=salary,daySalary=daySalary,hourSalary=hourSalary)
s=SalaryAccount()
print(s(3000))
方法没有重载
在其他语言中,可以定义多个重名的方法,只要保证方法签名唯一即可。方法签名包含 3 个部分:方法名、参数数量、参数类型。
Python 中,方法的的参数没有声明类型(调用时确定参数的类型),参数的数量也可以由可变参数控制。因此,Python 中是没有方法的重载的。定义一个方法即可有多种调用方式, 相当于实现了其他语言中的方法的重载。
如果我们在类体中定义了多个重名的方法,只有最后一个方法有效。 建议:不要使用重名的方法!Python 中方法没有重载。
方法的动态性
Python 是动态语言,我们可以动态的为类添加新的方法,或者动态的修改类的已有的方法。
#测试方法的动态性
class Person:
def work(self):
print("努力上班!")
def play_game(self):
print("{0}玩游戏".format(self))
def work2(s):
print("好好工作,努力上班!")
Person.play = play_game
Person.work = work2
p = Person()
p.play()
p.work()
我们可以看到,Person 动态的新增了 play_game 方法,以及用 work2 替换了 work 方法。
私有属性和私有方法(实现封装)
Python 对于类的成员没有严格的访问控制限制,这与其他面向对象语言有区别。关于私有属性和私有方法,有如下要点:
1.通常我们约定,两个下划线开头的属性是私有的(private)。其他为公共的(public)。
2.类内部可以访问私有属性(方法)
3.类外部不能直接访问私有属性(方法)
4.类外部可以通过“_类名 私有属性(方法)名”访问私有属性(方法)
【注】方法本质上也是属性!只不过是可以通过()执行而已。所以,此处讲的私有属性和公 有属性,也同时讲解了私有方法和公有方法的用法。如下测试中,同时也包含了私有方法和 公有方法的例子。
【测试】私有属性和公有属性使用测试
#测试私有属性
class Employee:
def __init__(self,name,age):
self.name=name
self.age=age
e=Employee('关关雎鸠',18)
print(e.name)
print(e.age)
执行结果:
#测试私有属性
class Employee:
def __init__(self,name,age):
self.name=name
self.__age=age
e=Employee('关关雎鸠',18)
print(e.name)
print(e.age)
#测试私有属性
class Employee:
def __init__(self,name,age):
self.name=name
self.__age=age
e=Employee('关关雎鸠',18)
print(e.name)
#print(e.age)
print(e._Employee__age)
print(dir(e))
#测试私有方法
class Employee:
def __init__(self,name,age):
self.name=name
self.__age=age #私有属性
def __work(self):
print('好好工作,私有方法') #私有方法
e=Employee('关关雎鸠',18)
print(e.name)
#print(e.age)
print(e._Employee__age)
print(dir(e))
e._Employee__work()
#测试私有属性
class Employee:
def __init__(self,name,age):
self.name=name
self.__age=age #私有属性
def __work(self):
print('好好工作,私有方法') #私有方法
print('年龄:{0}'.format(self.__age))
e=Employee('关关雎鸠',18)
print(e.name)
#print(e.age)
print(e._Employee__age)
print(dir(e))
e._Employee__work()
#测试私有属性
class Employee:
#私有类变量
__company='hebut'
def __init__(self,name,age):
self.name=name
self.__age=age #私有属性
def __work(self):
print('好好工作,私有方法') #私有方法
print('年龄:{0}'.format(self.__age))
print('公司:{0}'.format(self.__company))
e=Employee('关关雎鸠',18)
print(e.name)
#print(e.__age)
print(e._Employee__age)
print(dir(e))
e._Employee__work()
print(e.__company)
#测试私有属性
class Employee:
#私有类变量
__company='hebut'
def __init__(self,name,age):
self.name=name
self.__age=age #私有属性
def __work(self):
print('好好工作,私有方法') #私有方法
print('年龄:{0}'.format(self.__age))
print('公司:{0}'.format(self.__company))
e=Employee('关关雎鸠',18)
print(e.name)
#print(e.__age)
print(e._Employee__age)
print(dir(e))
e._Employee__work()
print(e._Employee__company)
@property 装饰器
@property 可以将一个方法的调用方式变成**“属性调用”**。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让大家体会一下这种转变:
class Employee:
@property
def salary(self):
print('salary run...')
return 10000
emp1=Employee()
print(emp1.salary)
emp1.salary=20000
#测试property装饰器的用法
class Employee:
def __init__(self,name,salary):
self.name=name
self.salary=salary
emp1=Employee('关关雎鸠',30000)
print(emp1.salary)
emp1.salary=-20000
print(emp1.salary)
#测试property装饰器的用法
class Employee:
def __init__(self,name,salary):
self.__name=name
self.__salary=salary
def get_salary(self):
return self.__salary
def set_salary(self,salary):
if 1000<salary<50000:
self.__salary=salary
else:
print('录入错误,应在1000-50000之间')
emp1=Employee('关关雎鸠',30000)
print(emp1.get_salary())
emp1.set_salary(-20000)
print(emp1.get_salary())
'''
#测试property装饰器的用法
class Employee:
def __init__(self,name,salary):
self.__name=name
self.__salary=salary
@property
def salary(self):
return self.__salary
emp1=Employee('关关雎鸠',30000)
print(emp1.salary)
#测试property装饰器的用法
class Employee:
def __init__(self,name,salary):
self.__name=name
self.__salary=salary
@property
def salary(self):
return self.__salary
@salary.setter
def salary(self,salary):
if 1000 < salary < 50000:
self.__salary = salary
else:
print('录入错误,应在1000-50000之间')
emp1=Employee('关关雎鸠',30000)
print(emp1.salary)
emp1.salary=-2000
print(emp1.salary)
emp1.salary=2000
面向对象三大特征介绍
Python 是面向对象的语言,也支持面向对象编程的三大特性:继承、封装(隐藏)、多态。
·封装(隐藏)
隐藏对象的属性和实现细节,只对外提供必要的方法。相当于将“细节封装起来”,只对外暴露“相关调用方法”。
通过前面学习的“私有属性、私有方法”的方式,实现“封装”。Python 追求简洁的语法,没有严格的语法级别的“访问控制符”,更多的是依靠程序员自觉实现。
·继承
继承可以让子类具有父类的特性,提高了代码的重用性。
从设计上是一种增量进化,原有父类设计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加新的功能,或者改进 已有的算法。
·多态
多态是指同一个方法调用由于对象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行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 是:同样是休息方法,人不同休息方法不同。张三休息是睡觉,李四休息是玩游戏,程序员休息是“敲几行代码”。
继承
继承是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代码复用”的重要手段。
如果一个新类继承自一个设计好的类,就直接具备了已有类的特征,就大大降低了工作难度。已有的类,我们称为“父类或者基类”,新的类,我们称为“子类或者派生类”。
语法格式
Python 支持多重继承,一个子类可以继承多个父类。继承的语法格式如下:
class 子类类名(父类 1[,父类 2,...]):
类体
如果在类定义中没有指定父类,则默认父类是 object 类。也就是说,object 是所有类的父类,里面定义了一些所有类共有的默认实现,比如: new ()。
**定义子类时,必须在其构造函数中调用父类的构造函数。**调用格式如下:
父类名. init (self, 参数列表)
#测试继承的基本使用
class Person:
pass
class Student(Person):
pass
print(Student.mro())
#测试继承的基本使用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name,age):
self.name=name
self.age=age
def say_age(self):
print('父类年龄')
class Student(Person):
def __init__(self,name,age,score):
Person.__init__(self,name,age)#调用父类构造函数,必须显式调用
self.score=score
a=Student('关关雎鸠',18,100)
a.say_age()
print(a.name)
#测试继承的基本使用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name,age):
self.name=name
self.__age=age #私有年龄
def say_age(self):
print('父类年龄')
class Student(Person):
def __init__(self,name,age,score):
Person.__init__(self,name,age)#调用父类构造函数,必须显式调用
self.score=score
a=Student('关关雎鸠',18,100)
a.say_age()
print(a.name)
print(dir(a))
print(a._Person__age)
运行结果:
类成员的继承和重写
1.成员继承:子类继承了父类除构造方法之外的所有成员。
2.方法重写:子类可以重新定义父类中的方法,这样就会覆盖父类的方法,也称为“重写”
【操作】继承和重写的案例
#测试方法的重写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name,age):
self.name=name
self.__age=age
def say_age(self):
print('我的年龄:',self.__age)
def say_introduce(self):
print('我的名字是{0}:'.format(self.name))
class Student(Person):
def __init__(self,name,age,score):
Person.__init__(self,name,age)
self.score=score
#重写方法
def say_introduce(self):
print('报告老师,我的名字是:{0}'.format(self.name))
s=Student('关关雎鸠',18,100)
s.say_age()
s.say_introduce()
执行结果:
通过类的方法 mro()或者类的属性 mro 可以输出这个类的继承层次结构。
【操作】 查看类的继承层次结构class A:pass
class B(A):
pass
class C(B):
pass
print(C.mro())
执行结果:
[<class ’ main .C’>, <class ’ main .B’>, <class ’ main .A’>, <class ‘object’>]
object 根类
object 类是所有类的父类,因此所有的类都有 object 类的属性和方法。我们显然有必要深入研究一下 object 类的结构。对于我们继续深入学习 Python 很有好处。
dir()查看对象属性
为了深入学习对象,我们先学习内置函数 dir(),他可以让我们方便的看到指定对象所有的属性。
【测试】查看对象所有属性以及和 object 进行比对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name,age):
self.name=name
self.age=age
def say_age(self):
print(self.name,'的年龄是:',self.age)
obj=object()
print(dir(obj))
s=Person('关关雎鸠',18)
print(dir(s))
执行结果:
[‘class’, ‘delattr’, ‘dir’, ‘doc’, ‘eq’, ‘format’, ‘ge’, ‘getattribute’, ‘gt’, ‘hash’, ‘init’, ‘init_subclass’, ‘le’, ‘lt’, ‘ne’, ‘new’, ‘reduce’, ‘reduce_ex’, ‘repr’, ‘setattr’, ‘sizeof’, ‘str’, ‘subclasshook’]
[‘class’, ‘delattr’, ‘dict’, ‘dir’, ‘doc’, ‘eq’, ‘format’, ‘ge’, ‘getattribute’, ‘gt’, ‘hash’, ‘init’, ‘init_subclass’, ‘le’, ‘lt’, ‘module’, ‘ne’, ‘new’, ‘reduce’, ‘reduce_ex’, ‘repr’, ‘setattr’, ‘sizeof’, ‘str’, ‘subclasshook’, ‘weakref’, ‘age’, ‘name’, ‘say_age’]
从上面我们可以发现这样几个要点:
1.Person 对象增加了六个属性:
dict__ module__ weakref__ age name say_age
2.object 的所有属性,Person 类作为 object 的子类,显然包含了所有的属性。
3.我们打印 age、name、say_age,发现 say_age 虽然是方法,实际上也是属性。只不过, 这个属性的类型是“method”而已。
age <class ‘int’> name <class ‘str’>
say_age <class ‘method’>
重写__str__()方法
object 有一个 str__()方法,用于返回一个对于“对象的描述”,对应于内置函数 str()经常用于 print()方法,帮助我们查看对象的信息。 str__()可以重写。
#重写__str__()方法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name):
self.name=name
s=Person('关关雎鸠')
print(s)
#重写__str__()方法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name):
self.name=name
def __str__(self):
return '名字是{0}'.format(self.name)
s=Person('关关雎鸠')
print(s)
多重继承
Python 支持多重继承,一个子类可以有多个“直接父类”。这样,就具备了“多个父类”的特点。但是由于,这样会被“类的整体层次”搞的异常复杂,尽量避免使用。
class A:
def aa(self):
print('aa')
class B:
def bb(self):
print('bb')
class C(B,A):
def cc(self):
print('cc')
c=C()
c.cc()
c.bb()
c.aa()
运算结果:
cc
bb
aa
MRO()
Python 支持多继承,如果父类中有相同名字的方法,在子类没有指定父类名时,解释器将
“从左向右”按顺序搜索。
MRO(Method Resolution Order):方法解析顺序。 我们可以通过 mro()方法获得
“类的层次结构”,方法解析顺序也是按照这个“类的层次结构”寻找的。
#测试MRO()的使用
class A:
def aa(self):
print('aa')
def say(self):
print('AAA')
class B:
def bb(self):
print('bb')
def say(self):
print('BBB')
class C(A,B):
def cc(self):
print('cc')
c=C()
print(C.mro())
c.say()
super()获得父类定义
在子类中,如果想要获得父类的方法时,我们可以通过 super()来做。
super()代表父类的定义,不是父类对象。
#测试super()的使用
class A:
def say(self):
print('A:',self)
class B(A):
def say(self):
A.say(self)
print('B:',self)
B().say()
#测试super()的使用
class A:
def say(self):
print('A:',self)
class B(A):
def say(self):
#A.say(self)
super().say()
print('B:',self)
B().say()
多态
多态(polymorphism)是指同一个方法调用由于对象不同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行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很多例子。比如:同样是调用人的休息方法,张三的休息是睡觉,李四的休息是玩游戏,高淇老师是敲代码。同样是吃饭的方法,中国人用筷子吃饭,英国人用刀叉吃饭,印度人用手吃饭。
关于多态要注意以下 2 点:
1.多态是方法的多态,属性没有多态。
2.多态的存在有 2 个必要条件:继承、方法重写。
#多态测试
class Man:
def eat(self):
print('Man吃饭')
class Chinese(Man):
def eat(self):
print('中国人用筷子')
class English(Man):
def eat(self):
print('英国人用叉子')
class Indian(Man):
def eat(self):
print('印度人用右手')
def manEat(s):
if isinstance(s,Man):
s.eat()
else:
print('不能吃饭')
manEat(Chinese())
manEat(English())
特殊方法和运算符重载
Python 的运算符实际上是通过调用对象的特殊方法实现的。比如:
a = 20
b = 30
c = a+b
d = a. add (b)
print("c=",c)
print("d=",d)
运算结果:
c= 50
d= 50
常见的特殊方法统计如下:
每个运算符实际上都对应了相应的方法,统计如下:
我们可以重写上面的特殊方法,即实现了“运算符的重载”。
class Person:
def __init__(self,name,age):
self.name=name
self.age=age
def __str__(self):
return '名字是:{0},年龄是:{1}'.format(self.name,self.age)
def __add__(self, other):
if isinstance(other,Person):
return self.name+other.name
else:
return '不是同类对象,不能相加'
a=Person('关关雎鸠',18)
b=Person('关关雎鸠儿',18)
print(a+b)
运算结果:
特殊属性
Python 对象中包含了很多双下划线开始和结束的属性,这些是特殊属性,有特殊用法。这里我们列出常见的特殊属性:
特殊方法 含义
class A:
def aa(self):
print('aa')
def say(self):
print('AAA')
class B:
def bb(self):
print('bb')
def say(self):
print('BBB')
class C(A,B):
def __init__(self,cc):
self.cc=cc
def cc(self):
print('cc')
c=C('cc')
print(C.mro())
print(dir(c))
print(c.__dict__)
print(c.__class__)
print(C.__bases__)
print(C.mro())
print(A.__subclasses__())
运行结果:
对象的浅拷贝和深拷贝
·变量的赋值操作
只是形成两个变量,实际还是指向同一个对象。
·浅拷贝
Python 拷贝一般都是浅拷贝。拷贝时,对象包含的子对象内容不拷贝。因此,源对象和拷贝对象会引用同一个子对象。
·深拷贝
使用 copy 模块的 deepcopy 函数,递归拷贝对象中包含的子对象。源对象和拷贝对象所有的子对象也不同。
#测试对象的引用赋值、浅拷贝、深拷贝
import copy
class MobilePhone:
def __init__(self,cpu,screen):
self.cpu = cpu
self.screen = screen
class CPU:
def calculate(self):
print('CPU计算')
print('CPU对象',self)
class Screen:
def show(self):
print('Screen显示')
print('Screen对象',self)
#测试变量赋值
c1=CPU()
c2=c1
print(c1)
print(c2)
#测试变量浅复制
s1=Screen()
m1=MobilePhone(c1,s1)
m2=copy.copy(m1)
print(m1,m1.cpu,m1.screen)
print(m2,m2.cpu,m2.screen)
#测试变量深复制
m3=copy.deepcopy(m1)
print(m1,m1.cpu,m1.screen)
print(m3,m3.cpu,m3.screen)
运算结果:
组合
“is-a”关系,我们可以使用“继承”。从而实现子类拥有的父类的方法和属性。“is-a”关系指的是类似这样的关系:狗是动物,dog is animal。狗类就应该继承动物类。
“has-a”关系,我们可以使用“组合”,也能实现一个类拥有另一个类的方法和属性。” has-a”关系指的是这样的关系:手机拥有 CPU。 MobilePhone has a CPU。
#测试组和
class A1:
def say_a1(self):
print('a1a1a1')
class B1(A1):
pass
b1=B1()
b1.say_a1()
class A2:
def say_a2(self):
print('a2a2a2')
class B2:
def __init__(self,a):
self.a=a
a2=A2()
b2=B2(a2)
b2.a.say_a2()
#测试对象的引用赋值、浅拷贝、深拷贝
class MobilePhone:
def __init__(self,cpu,screen):
self.cpu = cpu
self.screen = screen
class CPU:
def calculate(self):
print('CPU计算')
print('CPU对象',self)
class Screen:
def show(self):
print('Screen显示')
print('Screen对象',self)
m=MobilePhone(CPU(),Screen())
m.cpu.calculate()
m.screen.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