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卡数据结构:

Mifare Classic提供1k-4k的容量,现在国内门禁采用的多数是Mifare Classic 1k(S50)[后面简称M1卡]。

M1卡有从0到15共16个扇区,每个扇区配备了从0到3共4个段,每个段可以保存16字节的内容,每个扇区的第4个段(也就是3段)是用来保存KeyA,KeyB和控制位的,因为M1卡允许每个扇区有一对独立的密码保护,这样能够更加灵活的控制数据的操作,控制位就是这个扇区各种详细权限计算出来的结果。

每张M1卡都有一个全球唯一的UID号,这个UID号保存在卡的第一个扇区(0扇区)的第一段(0段),也称为厂商段,其中前4个字节(就是前8位,两位一个字节)是卡的UID,第5个字节是卡UID的校验位,剩下的是厂商数据。并且这个段在出厂之前就会被设置了写入保护,只能读取不能修改,当然也有例外,有种叫UID卡的特殊卡,UID是没有设置保护的,其实就是厂家不按规范生产的卡,M1卡出厂是要求要锁死UID的。下图很清晰的列出了M1卡的结构。

dump门禁数据分析 门禁卡数据分析_Power

 

dump门禁数据分析 门禁卡数据分析_dump门禁数据分析_02

 

M1卡种类:

        IC(Integrated Circuit)卡是1970年由法国人Roland Moreno发明的,他第一次将可编程设置的IC芯片放于卡片中,使卡片具有更多功能。“IC卡”和“磁卡”都是从技术角度起的名字,不能将其和“信用卡”、“电话卡”等从应用角度命名的卡相混淆。自IC卡出现以后,国际上对它有多种叫法。英文名称有“Smart Card”、“IC Card”等;在亚洲特别是香港、台湾地区,多称为“聪明卡”、“智慧卡”、“智能卡”等;在我国,一般简称为“IC卡”。

        如图,普通IC卡,0扇区不可以修改,其他扇区可反复擦写,我们使用的电梯卡、门禁卡等智能卡发卡商所使用的都是 M1 卡,可以理解为物业发的母卡。其他IC卡都是后门卡,可通过各种写入方法修改0扇区,实现复制母卡的目的。

dump门禁数据分析 门禁卡数据分析_数据结构_03

 

知识延伸

dump门禁数据分析 门禁卡数据分析_Classic_04

 

IC卡数据0扇区0块的第6字节代表着芯片类型,普通的IC卡SAK类型为:08,CPU模拟卡为:28,纯CPU卡为:20

以下图片收集了一些其他不常见的类型卡供大家参考。

dump门禁数据分析 门禁卡数据分析_Power_05

关键字
ATQA Answer To Request acc. to ISO/IEC 14443-4
ATS Answer To Select acc. to ISO/IEC 14443-4
DIF Dual Interface (cards)
COS Card Operating System
CL Cascade Level acc. to ISO/IEC 14443-3
CT Cascade Tag, Type A
n.a. not applicable
NFC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PCD Proximity Coupling Device (“Contactless Reader”)
PICC Proximity Integrated Circuit (“Contactless Card”)
PKE Public Key Encryption (like RSA or ECC)
REQA Request Command, Type A
SAK Select Acknowledge, Type A
Select Select Command, Type A
RID Random ID, typically dynamically generated at Power-on Reset
RFU Reserved for future use
UID Unique Identifier, Type A
NUID Non-Unique Identifier

当读卡器检测到了卡片就会发送REQA请求命令,在感应区内的卡片接收到REQA,将会反馈ATQA消息。
第六位的SAK表明PICC卡是否符合ISO/IEC14443-4 标准。

dump门禁数据分析 门禁卡数据分析_Classic_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