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射机制定义
反射的概念是由Smith在1982年首次提出的,主要是指程序可以访问、检测和修改其本身状态或行为的一种能力。
在Java环境中,反射机制允许程序在执行时获取某个类自身的定义信息,例如熟悉和方法等也可以实现动态创建 类的对象、变更属性的内容或执行特定的方法的功能。从而使Java具有动态语言的特性,增强了程序的灵活性和可移植性。
2.反射机制的作用
Java反射机制主要用于实现以下功能。
(1)在运行时判断任意一个对象所属的类型。
(2)在运行时构造任意一个类的对象。
(3)在运行时判断任意一个类所具有的成员变量和方法。
(4)在运行时调用任意一个对象的方法,甚至可以调用private方法。
注意:上述功能都是在运行时环境中,而不是在编译时环境中。
3.Java反射机制API
实现Java反射机制的API在Java.lang.reflect包下,具有以下几点。
(1)Class类:代表一个类。
(2)Filed类:代表类的成员变量。
(3)Method类:代表类的方法。
(4)Constructor类:代表类的构造方法。
(5)Array类:提供了动态创建数组及访问数组元素的静态方法。该类中的所有方法都是静态的。
4.应用示例
(1)根据类名获取类中定义的所有属性和方法,实例代码如下:
Student类的定义如下
Java语言反射提供一种动态链接程序组件的多功能方法。它允许程序创建和控制任何类的对象, 无需提前硬编码目标类。这些特性使得反射特别适用于创建以普通方式与对象协作的库。
反射在性能方面会有一定的损耗,用于字段和方法接入时反射要远慢于直接写代码。如果它作为程序 运行中相对很少涉及的部分将不会造成影响,因为即使测试最坏情况下的计时图显示的反射操作也只耗用几微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