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6年起财政部取消了“后进先出”法,规定企业在确定发出存货成本时,可采用“个别计价法”,“先出先进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及“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个人认为:它其实是这4种方法中最简单的模式,同时也是深受会计人员青睐,使用率较高的一种核算方法。但此种模式缺点是月末未结账下是不知道商品的出库成本与结存成本金额。这不利于单位成本测算,毛利预计,库存金额评估等内控管理。在内控管理上此模式下的核算效率是我们优先关注与提升的地方。可以参考《存货月加权核算模式下的成本单价与库存金额实现方法》,借助SQL语句自动化快速提取单位成本及库存结存金额核心数据。
“个别计价法”原理在于:假设存货的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一致,将每批次的进价做为销售成本。个人认为是“先进先出”的另一种变种,实共性于取某一批次的单价做为出库成本,但差异在于并不是采用强制入库顺序对应出库核算,而是逐一辨别指定进出批次关系。此核算模式在企业实践中要求较高,相对其它3种模式比较少用。对应ERP系统的就是类似批次管理。可以借鉴《利用Excel构建“先进先出”计价核算方法模型》其中的模型,增加一个辅助列与IF条件做为判断就能实现。
上期构建了“先进先出”的成本模型,本期通过构建“移动加权平均”的模型进行总结。“移动加权平均”简称“移动加权”,能及时的反映出存货发出及结存成本。
其原理公式如下:
移动加权平均单价=(上次结存金额+本批次进货金额)/(上次结存数量+本批次进货数量)
“先进先出”与“移动加权”这两种模式的核算逻辑各有特色,“先进先出”需要考虑出库金额中包含有哪几批次的入库成本构成,而“移动加权”则只需要考虑上一次的加权平均成本。本身逻辑复杂且现实中由于数据记录多造成运算工作量大。虽然现在都是ERP进行成本核算计价,但还是很多的企业财务人员选择了“月末加权平均”的模式。
“移动加权”在单一商品中,只需将“出库单价”的取值,通过(offset函数)定位取值,则是4个核算方案中最简单的实现方式。若是多商品中,则需通过函数(IF,LARGE,SUMPRODUCT)组合借助数组实现。(见下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