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原理及应用》期末复习总结-(第一章 RFID简介)

  • 第一章 RFID简介
  • 1、三大技术
  • 2、RFID概念
  • 3、RFID特点
  • 4、RFID系统的组成
  • 5、磁卡与IC卡
  • 6、芯片
  • 7、电子标签分类:(-是否有微处理器)
  • 8、RFID分类:(-工作方式)
  • 9、电子标签分类:(-工作方式)
  • 10、电子标签分类:(-读写性)
  • 11、RFID分类(-工作频率)
  • 12、双频技术、双频标签
  • 13、RFID系统分类
  • 14、RFID应用领域
  • 15、天线场
  • 16、能量耦合
  • 17、数据传输
  • 18、能量
  • 19、时序
  • 20、数据传输
  • 21、RFID性能指标


第一章 RFID简介

1、三大技术

传输、感知、智能

2、RFID概念

  • 射频识别,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
  • 通过磁场或电磁场,利用无线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

3、RFID特点

(1)快速扫描
(2)体积小型化、形状多样化
(3)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
(4)可重复使用
(5)穿透性和无屏障阅读
(6)数据的记忆容量大
(7)安全性

4、RFID系统的组成

(硬件组件)
(1)阅读器:

  • 职责: 与电子标签的通信 接受来自主机系统的控制指令
  • 分类:只读、读写
  • 构成:
  • 射频接口:
  • 主要任务:
    (供能)产生高频发射能量,激活电子标签,为其提供能量
    (写)调制发射信号,向电子标签传输数据
    (读)接受,调制来自标签的射频信号
  • 逻辑控制单元:
  • 主要任务:
    与应用系统进行通信,执行接收的指令
    控制阅读器与电子标签的通信过程
    信号的编解码
    数据的加密和解密
    防碰撞算法
    对阅读器和标签进行身份验证
  • 天线:
  • 功能:
    接收到的电磁波->电流信号
    电流信号->要发射的电磁波
  • 天线的电磁场范围即是阅读器的可读区域

(2)电子标签 = IC芯片 + 无线通信天线

(软件组件)
(3)RFID中间件:

  • 主要功能:
    阅读器协调控制
    数据过滤与处理
    数据路由与集成
    进程管理

(4)应用系统软件

5、磁卡与IC卡

  • 磁卡:以液体磁性材料或磁条为载体
  • IC卡(智能卡):有微处理器、存储单元等
  • 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通过无线电波或电磁场感应 (无源、非接触))
  • 非接触式IC卡:射频电子标签

6、芯片

  • 电压调压器:将从阅读器接收的射频信号转换为直流电源,经大电容存储能量,经稳压器后为芯片提供电源
  • 调制器:将要发送的数据调制后加载给天线
  • 解调器:去除载波,获得真正的信号信息
  • 逻辑控制单元:读取,分析阅读器送来的信号
  • 存储单元:系统运行和存放数据的位置

7、电子标签分类:(-是否有微处理器)

(1)存储器标签:无微处理器单元(由地址和安全逻辑单元进行数据处理和访存操作)
(2)微处理器标签:集成电路中含有CPU、EEPROM、随机存储器
(3)EEPROM:电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8、RFID分类:(-工作方式)

(1)有源(主动式):

  • 内装电池
  • 可主动侦测阅读器并传送信息
  • 记忆空间大,通信距离长
  • 成本高,体积大,寿命受限

(2)无源(被动式):

  • 天线接收电磁波唤醒芯片工作,转化的电力同时用来回传信号
  • 价格便宜,体积小,寿命长
  • 记忆空间小,通信距离短

(3)半有源(半主动式):

  • 电池仅用于驱动芯片;天线负责回传信号
  • 不主动传输数据

9、电子标签分类:(-工作方式)

  • 主动式标签
  • 具有内部电源,供应芯片所需电能
  • 读取距离比较长
  • 寿命有限、体积较大以及成本较高等缺陷
  • 一般在集装箱的电子标签中应用比较多
  • 被动式电子标签
  • 内部没有供电电源
  • 进入读写器的工作区域之后,受到读写器发出射频信号的激励。读写器提供电子标签足够的射频场强,从而保证标签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 具有价格低廉,体积小巧,无需电源的优点,目前市场的RFID标签主要是被动式的。

10、电子标签分类:(-读写性)

(1)只读电子标签:只有ROM
(2)一次写入只读电子标签:有ROM和RAM
(3)读写电子标签:有可编程记忆存储器
(4)含有片上传感器的可读写电子标签
(5)含有收发信机的可读写电子标签

11、RFID分类(-工作频率)

(1)低频:30-300kHz

  • 强穿透性
  • 读取距离短
  • 信息量小

(2)高频;3-30MHz

  • 传输速度较快
  • 读取距离10-100cm
  • 对环境干扰较敏感

(3)超高频:300MHz-1GHz(未来主流)

  • 成本低
  • 读取距离5-6m

(4)极高频/微波:2.4GHz

  • 对环境极敏感

12、双频技术、双频标签

  • 读写器不断产生低频编码电磁信号,用来激活进入有效范围的双频标签
  • 读写器将接收的来自双频标签的高频载波信号放大,再解调出有效的数字信号

13、RFID系统分类

(1)EAS系统
(2)便携式数据采集系统
(3)物流控制系统
(4)定位系统

14、RFID应用领域

二代身份证、公交一卡通、汽车防盗、停车场管理系统、门禁管理系统、智能图书馆、票证防伪、零售付费,电子钱包、医疗:药品/设备/病患追踪、工业生产、物流

15、天线场

(1)非辐射场
(2)辐射场区

  • 辐射近场
  • 辐射远场

小天线:无辐射近场区

16、能量耦合

(1)密耦合
(2)遥耦合

  • 近耦合
  • 疏耦合

(3)远距离系统:电磁场耦合

标签与读写器的耦合方式:

  • 近距离通信的电感耦合
  • 远距离通信的电磁耦合

17、数据传输

  • 近场(电感耦合):负载调制
  • 类似变压器结构
  • 远场(电磁耦合):反向散射调制
  • 通过调整控制标签天线的阻抗,改变反射的电磁波特征,从而进行数据传输

18、能量

读写器向标签供给射频能量:
1)无源标签:该能量即为其工作所需能量,一般转换为直流电源储存于标签电容
2)半无源标签:该能量能唤醒标签进入工作状态
3)有源标签:不依赖该能量工作,读写器发射能量小,通信距离远

19、时序

(1)读写器先讲
(2)标签先讲
(3)多标签识别

  • 1)读写器先讲:隔离指令
  • 2)标签先讲:需要防碰撞功能

20、数据传输

(1)读写器向标签:数据写入

  • 有线写入:
  • ID号的固化
  • 向标签存储单元写入数据
  • 无线写入: 系统复杂、要求能量高、校验时间、不利于高速移动物体、安全风险

(2)读写器向标签:发送命令

  • 只接受能量激励
  • 被唤醒->反射标签信息
  • 同时接受代码命令
  • 无线写入
  • 多标签读取

(3)标签向读写器:

  • 单向:被唤醒即反射标签信息
  • 半双工双向:被唤醒后,根据指令转入不同状态

21、RFID性能指标

(1)标签的存储容量
(2)工作方式

  • 全双工
  • 需要区分天线发射信号和标签的反射信号
  • 半双工
  • 通常按时序错开
  • 能量传递中断,通常需要辅助电容或电池补偿

(3)数据传输速度

  • 影响因素:代码长度、标签数据发送速度,读写距离,载波频率,调制技术 只读速度
  • 无源读写速度: 需要激活标签的电容
  • 有源读写速度

(4)读写距离
(5)读写速度
(6)多标签识别能力
(7)射频载波频率:读写器发射频率
(8)系统连通性:与现有自动化技术的连通
(9)数据载体:只读、可擦除
(10)状态模式:状态机、微处理器
(11)能量供应:有源、无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