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使用命令行

  • 文件系统层次标准(FHS)是一个文件和目录在Unix和Linux操作系统上面应该如何存储的定义。
  • /bin 重要的二进制可执行程序
  • /boot 与系统启动有关的文件
  • /etc 系统配置文件
  • /home 普通用户家目录
  • /lib 重要的系统库
  • /media 可移动介质的挂载路径
  • /mnt 临时的挂载路径
  • /opt 可选择安装的软件包
  • /proc 与系统内核及进程有关的信息(虚拟的文件系统)
  • /root root用户家目录
  • /sbin 重要系统的二进制可执行程序
  • /tmp 临时文件的存放路径
  • /usr 一个有许多子目录的路径,里面包含了二进制可执行文件、库文件以及文档
  • /usr/bin 不太重要的二进制可执行文件
  • /usr/lib /usr/bin中可执行文件的库
  • /usr/sbin 不太重要的系统二进制可执行文件
  • /usr/share 与系统相对独立的一些数据
  • /var 经常变化的数据
  • /var/mail 邮件的日志
  • /var/log 缓存池数据(比如打印池)
  • /var/tmp 临时文件
  • file命令输出文件内容的类型
  • 查看文档命令 less more head tail
  • 当用户登录系统时,会启动一个login Shell。用户登录后启动的Shell,被称为non-login Shell
  • login Shell会执行初始化文件
  • /etc/profile,
  • ~/.bash_profile[.bash_login[.profile]]没有找到依次查找这三个,
  • ~/.bashrc,此文件是作为每个用户可以放置代码的地方
  • /etc/bash.bashrc,作为系统管理员放置代码的地方
  • non-login Shell启动
  • ~/.bashrc
  • /etc/bash.bashrc
  • 别名:alias 。取消别名:unalias
  • history
  • !84 : 表示执行history第84号执行历史
  • !-10:执行倒数第十条
  • nl 输出行号
  • 标准错误输出到file:cmd 2> file
  • 标准错误和标准输出同时输出到指定文件:cmd &> file(cmd >file 2>&1)
  • $() : echo “junno $(date)”
  • find [PATH] [option] [action]
  • -maxdepth n:限制每次搜索的目录的深度
  • -mount防止搜索作为挂载点使用的目录
  • -regextype type:当使用正则表达式时,此选项指定了使用的正则表达式的类型。默认emacs
  • 条件选项
  • -amin n:基于访问时间匹配文件;-amin -3将会匹配过去三分钟之内访问过的文件
  • -group name:匹配组为name的文件
  • -name pattern:匹配文件名为pattern的文件或者目录,可以是正则
  • -mmin n:基于修改时间匹配文件
  • -nogroup:匹配无有效属组的文件
  • -nouser:匹配无有效属主的文件
  • -size n:基于文件大小匹配。+表示大于 -表示小于,单位 c字节 k千字节 M兆字节 G千兆字节
  • -type fstype:d目录 p管道 f普通文件 l 链接文件
  • -user username:匹配文件属主是username的所有文件
  • -perm mode 权限查找
  • -perm 0744 查找权限刚好等于0744
  • -perm -0744 囊括权限744的文件
  • -perm /744 权限包含744中任意一个的的文件
  • -mtime[atime|ctime] 以mtime为例,列出指定的那天内修改的文件
  • -mtime 4 列出4天前5天内修改的文件[4,5]
  • -mtime +4 列出5天前修改的文件[,5]
  • -mtime -4 列出4天内修改的文件[4,]
  • newer file 列出比file还要新的文件
  • 操作选项:{}字符用来表示在find命令中匹配到的文件名
  • -delete删除所有匹配到的文件
  • -exec command 在每个匹配到的文件执行这个命令 。find / -maxdepth 3 -mount -nouser -type f -exec file {} ;
  • -ls 列出每个匹配到的文件的细节
  • -ok 在每个匹配到的文件上执行某个命令,但是在每次执行之前都会提醒用户。find / -maxdepth 3 -mount -nouser -type f -ok file {} ;
  • -print 输出每个匹配到的文件的文件名,默认操作
  • grep
  • c 显示匹配到行的数目
  • e 使用多模式 。grep -e pat1 -e pat2 file
  • i 忽略大小写
  • l 显示匹配到的文件名而不是显示文件能匹配到的每一行。grep -rl ‘root’ /etc/
  • r 递归地搜索一个目录结构
  • v 反向匹配
  • E 使用扩展正则表达式
  • tar:tar -czv -f etc.tar.gz /etc
  • c 创建一个.tar文件
  • t 列出一个.tar文件的内容
  • x 提取一个.tar文件的内容
  • f 指定.tar文件的名称
  • v 输出详细信息
  • A 追加新文件到已经存在的.tar文件中
  • d 比较.tar文件与目录文件的不同
  • u 更新,只向存在的.tar文件中追加新文件
  • z 使用gzip,gz
  • j 使用bzip2压缩或解压缩一个.tar文件,bz2
  • J 使用xz,xz
  • C 解压指定文件夹
  • p 保留备份文件原来的权限与属性,如备份/etc需要
  • P 使用绝对路径(此时会存在风险,如果解压缩,当内容发生变化时,会覆盖文件内容),默认为相对路径,当使用绝对路径会报错(tar: Removing leading/’ from member names)`
  • gzip
  • c 压缩 gzip -c juju > juju.gz
  • d 解压缩文件,相当于gunzip
  • r 递归压缩,不会合并文件,而是会创建多个压缩文件
  • v 显示压缩进度的百分比
  • bzip2:c d v
  • xz:c d v,l 列出已经存在的压缩文件的信息
  • 变量内容的删除、取代与替换
  • 从前往后删除:#:符合匹配【最短的】哪一个;## 符合匹配【最长的】哪一个
  • 从后往前删除:%:符合匹配【最短的】哪一个;%%:符合匹配【最长的】哪一个
  • 替换: /:替换第一个匹配,//:替换所有匹配
# 从前往后删除:#
[root@bogon ~]# echo $PATH
/root/.local/bin:/root/bin:/usr/local/sbin:/usr/local/bin:/usr/sbin:/usr/bin
[root@bogon ~]# echo ${PATH#/*bin:}
/root/bin:/usr/local/sbin:/usr/local/bin:/usr/sbin:/usr/bin
[root@bogon ~]# echo ${PATH##/*bin:}
/usr/bin

# 从后往前删除:%
[root@bogon ~]# echo ${PATH%:*bin}
/root/.local/bin:/root/bin:/usr/local/sbin:/usr/local/bin:/usr/sbin
[root@bogon ~]# echo ${PATH%%:*bin}
/root/.local/bin

# 替换:/
[root@bogon ~]# echo ${PATH/bin/hello/}
/root/.local/hello/:/root/bin:/usr/local/sbin:/usr/local/bin:/usr/sbin:/usr/bin
[root@bogon ~]# echo ${PATH//bin/hello/}
/root/.local/hello/:/root/hello/:/usr/local/shello/:/usr/local/hello/:/usr/shello/:/usr/hello/

# 变量测试与内容替换:
username=${usernames-roots} 当$usernames 不存在,则赋值-后的roots
username=${usernames:-roots} 当$usernames 为空或者不存在,则赋值-后的roots
username=${usernames+roots} 当$usernames 为空或存在,则赋值+后的roots
username=${usernames:+roots} 当$usernames 为非空字符串,则赋值+后的roots
  • 字符转换命令
  • tr 替换和删除字符
  • last |tr [a-z] [A-Z] 小写替换为大写
  • last |tr -d ‘rot’ 删除rot三个字符
  • col 将tab键转换为空格
  • col -x
  • join 关联数据相同的行
  • join -t “:” -1 4 /etc/passwd -2 3 /etc/group | head -n 3
  • 以:分割数据 -1 4 -2 3(第一个文件以第四栏和第二个文件的第三栏比较 相同关联)
  • paste 将两行贴在一起,且中间以【Tab】键隔开
  • "-"表示标准输入 -d 分割符
  • cat /etc/group|paste /etc/passwd /etc/shadow - |head -n 3
  • expand 将[tab]换成空格键
  • t指定一个tab换几个空格键,但不是严格的换,会为了排版增加或减少
  • unexpand 转换空格为tab ;unexpand -t 6 -
  • spilt 文件分割
  • 文件分割,l以行分割,b以大小分,单位b k m
  • 分割文件abc.txt,以10行为一个文件 lxq为文件前缀
split -l 10 abc.txt lxq
  • 分割文件001.sql,以10m为一个文件 lxq为文件前缀
split -b 10m 001.sql lxq
  • 文件合并 cat lxq* >> 001.sql
  • 减号[-] 替代stdout或stdin。
  • tar -xvf - /home | tar -xvf - -C /tmp/homeback
  • bash
  • -n 不要执行脚本,仅查询语法问题
  • -v 执行脚本前,将脚本文件的内容输出到屏幕上
  • -x 将使用到的脚本内容显示到屏幕上

3.获取帮助

  • man
# 列出passwd在man中的所有分类
man -f passwd

# 查看passwd指定章节
man 1 passwd
man 5 passwd

# 搜索含有password的命令
man -k password
  • mandb:建立man查看的数据库
  • help -s:获取所有Shell内置命令的列表
  • info
  • n 移动到下一个节点
  • p 移动到上一个节点
  • u 移动到父节点
  • l 移动到最近的节点
  • b 移动到当前节点的开始位置
  • t 移动到所有节点的顶部
  • q 退出info命令

4.编辑文件

vi or vim
  • M 移动到屏幕中部,H 移动到屏幕顶部, L 移动到屏幕底部
  • $ 移动到尾 0 移动到行首
  • w 移动一个单词或下一个标点的开头,b 向前移动
  • W 移动到下一个单词开头,B 向前移动
  • e 移动到下一个单词或标点符号结尾,E 移动到下一个单词结尾
  • (: 向后移动一句,
  • ):向前移动一句
  • [[:文档开头,gg
  • ]]:文档结尾,G
  • xG:跳转第x行,相当于 :x
  • 次数修饰符,5i 插入5次,3w 向后移动三个单词
  • 撤销操作:u:撤销,Ctrl+r 重做撤销
  • y:复制,yw 复制单词,yy 复制当前行,y$ 复制当前字符到行尾
  • d: 删除,dw 删除单词,dd 删除当前行,x 删除光标当前字符,X 删除光标前一个字符
  • p: 粘贴,单词为粘贴在光标之后,行为粘贴在光标下一行;P 粘贴在之前
  • 文本查找:"/" 向下查找 "?" 向上查找,n 查找下一个匹配,N查找上一个匹配
  • 查找和替换:":x,ys/pattern/replace/[g|i]",x-y行,g为替换所有,i为不区分大小写,可以使用"%"代替"1,$"指代全文本
  • 可视区块
  • v 字符选择,会将光标经过的地方反白选择
  • V 行选择,会将光标经过的行反白选择
  • v 字符选择,会将光标经过的地方反白选择
  • [Ctrl]+v 可视区块,可以用矩形的方式选择数据
  • y 将反白的地方复制起来
  • d 将反白的地方删除掉
  • p 将反白的地方复制到光标处
  • 多文件打开
  • :n 下一个文件
  • :N 上一个文件
  • :files 列出当前打开的文件
  • 多窗口 :sp filename
  • 向下切换窗口 ctrl+w +j[向下方向符]。按下ctrl不放,按住w,放开所有键,再按j或向下方向符切换窗口
  • 向上切换窗口 ctrl+w +k[向上方向符]
  • 关键词补全
  • 以目前文件内容为补全关键字 ctrl+x -> ctrl+n
  • 以当前目录文件名为补全关键字 ctrl+x -> ctrl+f
  • 以扩展名为补全关键字 ctrl+x -> ctrl+o
  • 环境设置 /.vimrc、/viminfo
  • :set nu|nonu 行号
  • :set hlsearch|nohlsearch 高亮
  • :set autoindent|noautoindent 自动缩进
  • :syntax on|off 依据程序相关语法显示颜色
other
  • dos2unix和unix2dos
  • k 保留文件原始的mtime
  • n 保留原来的文件 dos2unix -n old new
  • 语系编码转换 iconv -f 原来编码 -t 新编码 filename [-o newfile]
  • iconv -f big5 -t utf8 vi.big5 -o vi.utf8

5.故障处理

  • 故障处理步骤建议
  • 1.收集与问题相关的所有信息
  • 2.确定哪些是最可能导致故障的原因
  • 3.在采取行动之前,把计划用来解决问题的操作记录下来
  • 4.仅仅执行被记录下来的操作来解决问题
  • 5.确认问题是否被解决
  • 6.如果问题未被解决,使用步骤3的思路来回退系统状态,再从2~5开始解决问题
  • 7.如果解决了,再确认做完操作之后是否还有其他问题
  • 8.使用一种在将来很容易查询的技术把创建的文档保存下来。
  • 9.考虑一下还能做什么来防止这个问题再次发生
  • 通知用户
  • /etc/issue:本地登录前的欢迎信息
  • /etc/issue.net:网络telnet登录前时显示
  • /etc/motd:登录后的信息。可以把服务器变动加在里面
  • 广播消息:wall
  • 给指定用户发送消息,CTRL+D结束
# w
 23:09:06 up 12 days,  5:56,  4 users,  load average: 0.00, 0.00, 0.00
USER     TTY      FROM             LOGIN@   IDLE   JCPU   PCPU WHAT
root     pts/0    1.1.1.1  15:33    1.00s  0.40s  0.00s w
root     pts/1    1.1.1.1  16:15    5:23m  0.11s  0.01s tail -f messages
root     pts/2    1.1.1.1  19:03    2:08   0.05s  0.05s -bash
root     pts/3    1.1.1.2  22:18    8.00s  0.08s  0.06s bash
[root@server-1 logrotate.d]# write root pts/1
hello
[root@server-1 logrotate.d]# write root pts/1
hello world
  • 关机:
  • shutdown -h +5 “System shutdown”
  • shutdown -c 取消关机
  • shutdown -r 重启
  • systemctl reboot|poweroff|halt

6.管理用户组账户

  • 显示用户信息:id work
  • 查看用户组:groups work
  • 修改文件用户组:chgrp groupname filename
  • 修改用户主组:newgrp groupname;newgrp会创建一个子shell,执行完成exit退出之后主组还原
  • 主组决定了创建的文件的属组
  • 创建用户组:groupadd -g 5000 payroll
  • 修改用户组payroll名:groupmod -n payables payroll
  • 删除用户组payables:groupdel payables
  • 将用户student添加到组adm:usermod -a -G adm student
  • -g 设置初始用户组
  • -G 设置次用户组,与-a配合为添加次用户组
  • 组管理员设置:gpasswd -A student games。组管理员只可以使用gpasswd来管理那些他们是组管理员的组
  • 添加用户bo到组:gpasswd -a bo games
  • 从组移除用户bo:gpasswd -d bo games

7.管理用户账户

  • 创建用户:useradd
  • c 设置/etc/passwd文件中的注释字段
  • d 设置用户家目录
  • e 设置账户过期时间,使用格式YYYY-MM-DD
  • f 设置过期多少天禁用此用户
  • g 设置用户主属组
  • G 设置用户附属组,多个用逗号隔开
  • p 指定用户密码,不安全,不建议使用
  • s 指定用户登录shell,如 -s /bin/tcsh
  • u 指定用户id
  • D 显示或者设定默认值。可以在/etc/default/useradd中修改
  • k 指定框架目录Skel,当使用Skel目录时,该目录的文件将会复制到新创建用户的家目录中
useradd -c "Hello lmm" -d /home/cslmm -e 2022-12-12 -f 33 -g share -G share1,share2,share3 -s /bin/false -u 3333 share4
  • 修改用户:usermod
usermod -c "Hello csq" -d /home/csq  share4
  • 管理GECOS
chgn share4

# grep share4 /etc/passwd
share4:x:3333:1001:csq,bj,1234444,345322:/home/csq:/bin/bash
  • 删除账户:userdel
  • r 会删除账户、家目录及邮箱。
  • 切换到用户:su - work
  • sudo ,使用visudo修改,它会检查基本的语法规则
  • /etc/sudoers
  • 限制用户账户
  • PAM

8.指定账户安全策略

  • Kali Linux

9.文件权限

  • 权限rwx
  • 对于目录:r表示可以列出目录文件;w表示可以在目录中增加或删除文件(需要x权限);x表示可以进入此目录或者在路径名中使用它
  • umask:用于指定创建新文件或目录需要屏蔽那些权限。新文件最大权限为666,不会赋予执行权限,目录最大为777
  • 特殊权限
  • SUID:4,u+s|u-s,设置之后运行程序使用可执行文件属主的权限访问文件
  • SGID:2,g+s|g-s,当设置在可执行文件上时,SGID允许程序使用可执行文件的属组的权限访问文件。在目录上设置时,目录的所有新文件都继承该目录的所属组的权限
  • SBIT粘滞位:1,o+t|o-t,当在目录上设置粘滞位时,目录中的文件只能由文件的属主、目录的所有者或者root用户才能删除
  • ACL:
  • mask :设置此掩码指定除文件属主和“其他人“之外的任何人对文件的最大权限,可以临时取消文件的除上述用户之外的不符合限制的权限
  • default:默认ACL,会继承,文件的最大为rw-
getfacl sales_report

setfacl -m mask:0 sales_report
setfacl -m default:g:games:6 sales_report
setfacl -m default:u:nobody:7 sales_report

setfacl -m u:work:rw sales_report
setfacl -m g:work:rw sales_report
  • 变更所有权
  • chown user:group xxxx
  • chgrp group xxxx
  • chmod
chmod [u|g|o|a][+|-][r|w|x] file or dir
chmod u+s file #SUID
chmod g+s file or dir #SGID
chmod o+t dir #SBIT
  • 文件属性:chattr lsattr
  • a 追加模式,只允许在文件尾部追加新数据
  • A 禁止修改访问时间戳atime
  • i 不可变。不能修改和删除文件
  • u 不可删除,但可以修改
  • e 区段格式,和SELinux有关
  • chattr +i xxx
  • chattr -i xxx
  • SELinux:可以在进程访问文件时提供一层额外的安全设置。可以使用SELinux安全策略要求进程必须属于某个SELinux安全上下文才能访问到指定的文件和目录
  • 文件时间
  • mtime修改时间:当文件内容数据变更时,就会更新这个时间 ls -l file
  • ctime状态时间:当文件状态改变时,就会更新这个时间 ls -l --time=ctime file
  • atime访问时间:当文件内容被读取时,就会更新这个时间 ls -l --time=atime file
# touch 修改文件时间
touch -a file # 仅修改文件atime
touch -m file # 修改文件mtime
touch -c file # 修改文件时间,包含atime和mtime
touch -a -t 201406150202 aaa # 自定义修改时间,否则更新为当前时间

10.管理本地存储:基础

  • 分区管理:
  • MBR分区第一个扇区的512字节,存储如下两种数据:fdisk
  • 主引导记录MBR:可以安装启动引导程序的地方,有446字节
  • 分区表:记录整块硬盘分区的状态,有64字节。由于分区表仅有64字节,最多仅能有四组记录去,每组记录区记录了该区段的起始和结束的柱面号码。
  • 主要分区与扩展分区最多可以有4个(硬盘限制)
  • 扩展分区最多只有一个(操作系统限制)
  • 逻辑分区是由扩展分区持续划分出来的分区
  • 能够被格式化后作为数据存取的分区是主要分区与逻辑分区,扩展分区无法格式化
  • 逻辑分区的数量依操作系统而不同,在Linux系统上一般为63,SATA硬盘可超过63
  • GPT gdisk 或 parted
  • 没有扩展和逻辑分区的概念,可以看做全是主要分区,搭配UFFI
  • 创建文件系统:mkfs.*
  • mkfs -t ext4 /dev/sdb1
  • ext文件系统:分为多个区块群组(block group)每个区块群组都有独立的inode、数据区块、超级区块系统
  • 数据区块(data block):每个区块最多只能放置一个文件的数据,常用大小为4K
  • inode table:记录文件属性和区块地址,每个inode大小固定(128B或256B),每个文件仅占用一个inode。inode有12个直接区块,一个间接区块(每条区块记录为4B,以1kB data block为例,2561KB)、一个双间接区块(2562561KB)和一个三间接区块(2562562561KB)
  • 超级区块(Superblock):记录整个文件系统相关的信息:数据区块和inode用量、剩余、区块大小等。在区块群组中不一定都有超级区块,第一个区块群组里有,后面的区块群组里即使存在也只是备份
  • 文件系统描述说明(Filesystem Description):这个区段可以描述每个区块群组的开始和结束区块,以及每个区段(superblock、data block等)分别介于哪一个区块之间,使用dumpe2fs可查看
  • 区块对照表(block bitmap):记录文件区块是否为空
  • inode对照表(inode bitmap):记录inode表的使用与否
  • 目录:Linux在建立一个目录时,文件系统会分配一个inode与至少一块区块给该目录。其中,inode记录该目录的相关属性与权限,并可记录分配到的那块区块号码,而区块则是记录在这个目录下的文件名与该文件名占用的inode号码数据。
  • lsblk 列出系统磁盘列表
  • f 列出文件系统名称
  • d 仅列出磁盘本身,不列出分区数据
  • m 输出权限信息
  • p 输出设备完整名称,默认只展示最后的名字
  • t 列出磁盘的详细数据
  • blkid 列出设备的UUID等参数
  • parted 列出磁盘分区表与分区信息,parted /dev/sda print
  • du:对某个目录结构下磁盘空间使用率进行统计
  • df:显示分区和逻辑设备的使用情况
  • dd if=“input file” of=“output file” bs=“block size” count=“number”
# 列出文件系统类型
df -hT
# 列出文件下的总量
du -sh /usr/* 
# 列出系统磁盘列表
lsblk -pd
blkid  /dev/sda

dd if=/dev/zero of=/home/lx/test.img bs=4MB count=100
dd if=/etc/passwd of=/tmp/passwd.bak
  • ext系统相关工具
  • 修复文件系统错误:fsck.*
  • 显示ext文件系统信息:dumpe2fs
  • 修改文件系统配置:tune2fs
  • 允许在交互环境中执行操作:debugfs
  • xfs系列文件系统工具
  • xfsdump 备份
  • xfsrestore 从备份恢复
  • xfs_info 查看xfs系统的基础信息
  • xfs_check 检查文件系统问题
  • xfs_repair 修复文件系统问题
# 全量备份/boot。M:备份的session标头 ;L 存储媒介标头;l 备份等级 0 为完整备份。
xfsdump -l 0 -L boot_all -M boot_all -f /srv/boot.dump /boot
# 备份成功会有记录,使用xfsdump  -I读取
ll /var/lib/xfsdump/inventory/
# 查看备份结果
xfsdump  -I
# 新增测试文件
dd if=/dev/zero of=/boot/testing.img bs=1M count=10
# 增量备份
xfsdump -l 1 -L boot_2 -M boot_2 -f /srv/boot.dump1 /boot

# 还原备份
xfsrestore -f /srv/boot.dump -L boot_all /boot
# 还原备份到/tmp/boot
xfsrestore -f /srv/boot.dump -L boot_all /tmp/boot
# -s 指定还原文件或文件夹
xfsrestore -f /srv/boot.dump -L boot_all -s grub2 /tmp/boot

diff -r /boot /tmp/boot
  • 挂载 /etc/fstab
  • mount
  • umount
  • blkid:查看设备UUID
  • 创建交换设备
swapon -s
# 格式化交换分区
mkswap /dev/sdb1
# 启动交换分区
swapon /dev/sdb1
# 关闭交换分区
swapoff /dev/sdb1

# 创建交换文件
dd if=/dev/zero of=/var/test_swap bs=1M count=200
mkswap /var/test_swap
swapon /var/test_swap

11.管理本地存储:高级特性

  • 加密文件系统
# 创建物理分区 /dev/sdb2
fdisk /dev/sdb
# 创建一个LUKS格式密码
cryptsetup --verbose --verify-passphrase luksFormat /dev/sdb2
# 创建一个加密设备文件/dev/mapper/data,需要输入的密码和上述设置密码相同
cryptsetup luksOpen /dev/sdb2 data
 
fdisk -l
# 创建文件系统
mkfs.ext4 /dev/mapper/data
# 创建挂载点目录,可以把none更改为密码自动执行挂在过程,但是这样违背了文件系统加密的初衷
echo "data /dev/sdb2 none" >>/etc/crypttab 
echo "/dev/mapper/data /mnt/cslx ext4 defaults 1 2">> /etc/fstab 
# 重启系统,自动挂载加密文件,需要手动输入密码
  • autofs:当某个用户(或者任意进程)访问文件系统挂载点时自动挂载文件系统
  • lvm2
  • 磁盘配额:需要以usrquota挂在选项挂载文件系统
# 挂载
mount -o usrquota /dev/mapper/cslx-lv2 /mnt/lv2
# 初始化配额数据库
quotacheck -cugm /dev/mapper/cslx-lv2 
# 开启磁盘配额 关闭为 quotaoff
quotaon /dev/mapper/cslx-lv2 
# 创建或编辑磁盘配额
edquota junmo
# 查看指定用户的配额,无数据的话可去挂载目录下随意新建一个文件
quota -u junmo 
# 查看所用用户指定文件下的配额
repquota /mnt/lv2
*** Report for user quotas on device /dev/mapper/cslx-lv2
Block grace time: 7days; Inode grace time: 7days
                        Block limits                File limits
User            used    soft    hard  grace    used  soft  hard  grace
----------------------------------------------------------------------
junmo     --      20    1000    2000              3  1000  2000

12.管理网络存储

  • SAMBA
# 查看配置
sed '{/#/d}' /etc/samba/smb.conf
# 自定义共享目录
vim  /etc/samba/smb.conf
[doc]
	comment = System documentation
	path = /usr/share/doc
	guest ok = no
	browseable = yes
	writeable = no

# testparm检查配置错误
# 添加账户
smbpasswd -a student
# 查看共享
subclient -U student -L 192.168.3.104
# 连接服务器,如果连接失败(NT_STATUS_CONNECTION_REFUSED),可能是防火墙的问题,centos默认启动firewalld,关闭即可
subclient -U student  //192.168.3.104/doc
# 挂载共享,如挂载失败,显示cifs不存在,安装 apt install cifs-utils
mount -t cifs -o user=student //192.168.3.104/doc /mnt/doc
# /etc/fstab
## 所有用户都能查看/etc/fstab,使用第二种密码文件更安全
//192.168.3.104/doc /mnt/doc cifs user=student,password=123456 0 0
//192.168.3.104/doc /mnt/doc cifs credentials=/etc/samba/student 0 0
# /etc/samba/student 密码文件
user=student
password=123456
  • 网络文件系统NFS
  • ISCSI服务

13.指定存储安全策略

  • 备份
  • 备份工具
  • dd
  • tar
  • rsync

14.crontab和at

  • crontab系统任务,/etc/crontab和/etc/cron.d/*配置生效
  • /etc/cron.hourly
# 每分钟执行一次
* * * * * /bin/bash xxxx.sh

# 每5分钟执行一次
*/5 * * * * /bin/bash xxxx.sh

# 每小时第3分钟和第6分钟各执行执行一次
3,6 * * * * /bin/bash xxxx.sh

# 每小时第12分钟和第18分钟之间每分钟执行一次
12-18 * * * * /bin/bash xxxx.sh
  • anacron:对于非24小时运行的系统执行的crontab,以及因为某些原因导致的超时时间而没有被执行的任务anacron会控制其执行。anacron是由crond每小时执行一次的。
$ cat /etc/cron.d/0hourly
01 * * * * root run-parts /etc/cron.hourly

$ ls /etc/cron.hourly
0anacron # 每小时执行一次

$  cat /etc/anacrontab
...
# the maximal random delay added to the base delay of the jobs
RANDOM_DELAY=45
# the jobs will be started during the following hours only
START_HOURS_RANGE=3-22

# 表示此任务会在每天的3点-22点之间执行,延迟5分钟,如果系统繁忙,最多可延迟45分钟,
# 判断时间是否过了一天以文件/var/spool/anacron/cron.daily为准
1	5	cron.daily		nice run-parts /etc/cron.daily 

7	25	cron.weekly		nice run-parts /etc/cron.weekly
@monthly 45	cron.monthly		nice run-parts /etc/cron.monthly
#period in days   delay in minutes   job-identifier   command
  • at 一次性任务
  • atq
  • atrm
$ systemctl status atd
# 时间格式:(04:00) (04:00 2015-07-22) (04:00 + 3 days|minutes|hours)
$ at 04:00
at> /usr/bin/sleep
at> <EOT> # Ctrl+D
job 2 at Sun Mar  6 04:00:00 2022

$ at -l
2	Sun Mar  6 04:00:00 2022 a root
  • batch 系统有空时才执行任务,它没有时间参数,使用at -l依然可查询任务
$ # batch
warning: commands will be executed using /bin/sh
at> sleep 300
at> <EOT>
job 7 at Sat Mar  5 19:32:00 2022

15-17 bash



18-23 网络

  • DNS
  • 网络基础

24.进程控制

  • ps 无参数为列出当前shell所有子进程和shell本身
  • ps -e 列出系统上运行的所有进程
  • ps -ef 详细列出
  • pgrep:过滤指定进程
  • -G name 按组名称匹配进程
  • -n 优先显示最近启动进程
  • -l 显示进程名称和PID
  • -u name 按用户名称匹配进程
  • top
  • uptime:进程负载统计
  • free:内存统计
  • -s sec 每sec秒更新一次
  • 暂停和启动进程
  • jobs
  • bg %1
  • fg %1
  • kill %2 杀死任务2
  • pkill
  • -u name 按用户名杀死所有进程
  • -G name 按组杀死所有进程
  • killall firefox
  • -s signal
  • nohup
  • nice [-20,19]指定nice值启动任务 nice -n 5 nginx
  • renice 更改已存在任务的nice值 renice -n 10 -p 28235

25.系统日志

  • rsyslogd守护进程负责记录应用程序和系统事件。
  • -r 允许rsyslogd接受远程系统发送过来的日志
  • 主配置文件/etc/rsyslog.conf用于指定要创建那些日志条目,在/etc/sysconfig[|default]/rsyslog指定syslogd的选项
  • systemctl restart[start|stop] rsyslog.service
  • /var/log目录是rsyslogd守护进程保存日志文件的标准路径
  • 规则:/etc/rsyslog.conf
  • 日志来源,*
  • 日志等级:debug info notice warn err crit alert emerg *
  • 指定tcp或udp接收远程日志,module(load="imtcp") input(type="imtcp" port="514")
  • 指定日志输出:action(type="omfwd" Target="172.16.130.55" Port="514" Protocol="tcp")
module(load="imuxsock" 	  # provides support for local system logging (e.g. via logger command)
       SysSock.Use="off") # Turn off message reception via local log socket;
			  # local messages are retrieved through imjournal now.
module(load="imjournal" 	    # provides access to the systemd journal
       StateFile="imjournal.state") # File to store the position in the journal
module(load="imtcp") # needs to be done just once
input(type="imtcp" port="514")
global(workDirectory="/var/lib/rsyslog")
module(load="builtin:omfile" Template="RSYSLOG_TraditionalFileFormat")
include(file="/etc/rsyslog.d/*.conf" mode="optional")
*.info;mail.none;authpriv.none;cron.none                /var/log/messages
authpriv.*                                              /var/log/secure
mail.*                                                  -/var/log/maillog # 有短横线-会批量写入
cron.*                                                  /var/log/cron
*.emerg                                                 :omusrmsg:*
uucp,news.crit                                          /var/log/spooler
local7.*                                                /var/log/boot.log

# action(type="omfwd" Target="172.16.130.55" Port="514" Protocol="tcp")
  • 使用logger发送日志给rsyslogd守护进程。etc : logger -T -n 172.16.130.55 -P 514 -p local7.warn -t lxq “hello cslxq”
  • T tcp
  • n 远程主机
  • P 端口
  • p 日志来源和等级
  • t 指定tag
  • logrotate 日志备份及定期删除,/etc/logrotate.conf
# cat /etc/logrotate.d/nginx
/var/log/nginx/*log {
    create 0664 work work
    daily
    rotate 10
    missingok
    notifempty
    compress
    sharedscripts
    postrotate
        /bin/kill -USR1 `cat /run/nginx.pid 2>/dev/null` 2>/dev/null || true
    endscript
}
  • journalctl处理日志记录过程。使用journalctl可查看systemd日志条目

26.基于Red Hat的软件包管理

  • rpm软件包查询
  • rpm -qa 查看所有已安装的软件包
  • rpm -qi nginx 查看nginx软件包的基本信息
  • rpm -qc nginx 查看nginx软件包的配置文件
  • rpm -qd nginx 查看nginx软件包提供的文档
  • rpm -qd nginx 查看nginx软件包提供的文档
  • rpm -qf /etc/nginx/uwsgi_params.default 查看文件来源
  • rpm -qR nginx 查看软件包依赖什么
  • rpm -q --whatprovides “/bin/bash” 查看某个依赖是由那个软件提供的
  • rpm -q --whatprovides “/bin/bash” 查看某个依赖是由那个软件包提供的
  • rpm -q --whatrequires “/bin/bash” 查看某个依赖是有哪些软件包在使用
  • rpm -q --provides bash-4.4.20-3.el8.x86_64 查看软件包提供什么依赖
  • rpm -qa --last 按安装日期的顺序显示已安装的包
  • rpm -qip package.rpm 查看未安装软件包的信息
  • rpm -qa --queryformat ‘%{name} %{size}\n’|sort -n -k 2 -r|awk ‘{print $1,$2/1024/1024}’|head -10 查看安装包最大的10个
  • rpm 安装包
  • rpm -i package.rpm :如果没有安装上一个版本的包,则安装该软件包,如果安装了,则安装第二个版本的包(可能冲突)
  • rpm -U package.rpm :如果没有安装上一个版本的包,则安装该软件包,如果安装了,则软件包更新到新版本
  • rpm -F package.rpm :如果没有安装上一个版本的包,则无任何操作,如果安装了,则软件包更新到新版本
  • rpm -ih package.rpm:h选项会展示安装进度
  • 签名验证:
  • rpm --import /location/key-file 将签名引入RPM数据库里
  • rpm -K xxx.rpm 校验签名
  • rpm -qa gpg-pubkey* 列出当前RPM数据库里的所有签名
  • rpm 删除
  • rpm -e -v pkgname
  • rpm -e --test -vv pkgname : 测试删除软件包的影响,并没有删除
  • 恢复包被误删或修改的文件:rpm2cpio xxxx.rpm | cpio -idum
  • yum
  • yum list [installed|available|all]
  • yum group list
  • yum group info “System Tools”

27.基于Debian的软件包管理

  • dpkg
  • 查看当前已安装的所有软件包 dpkg -l
  • 查看某个包的详细信息 dpkg -s nginx
  • 查看包的文件列表 dpkg -L nginx
  • 查看某个文件是那个包提供的 dpkg -S /xxx/file
  • 查看未安装的软件包信息 dpkg -I xxxx.deb
  • 查看未安装的软件包内容(文件列表) dpkg -c xxxx.deb
  • 安装软件包 dpkg -i xxx.deb
  • 从软件包提取文件 dpkg -x xxx.deb
  • 删除软件包,保留其配置文件 dpkg -r pkgname
  • 删除软件包,包括所有的配置文件 dpkg -P pkgname
  • apt /etc/apt/sources.list
  • apt list --installed|–upgradable
  • apt show nginx
  • apt-get download nginx 只下载,不安装
  • apt remove nginx 删除软件包,保留配置文件
  • apt-get purge nginx 删除软件包,包含配置文件
  • apt-get check 检查所有软件包的依赖关系是否损坏
  • apt-get clean 清除源(仓库)缓存
  • apt-get autoclean 删除旧的软件包

28.系统引导

  • BIOS/UEFI阶段:计算机执行的第一个程序,加载bootloader程序
  • bootloader阶段:操作系统提供的一个软件程序,用于访问硬盘上的文件(特别是内核)并启动操作系统。通常存储在MBR(主引导记录)
  • GRUB 2,用于安装bootloader
  • 每个硬盘分区都有自己的启动扇区boot sector
  • 实际可启动的内核文件是放置到各分区的
  • 启动引导程序(bootloader):一个可读取内核文件来执行的软件,并将控制权传递给内核。
  • 启动引导程序只会认识自己的系统分区内的可启动的内核文件,以及其他启动引导程序
  • 启动引导程序可直接指向或是间接将管理权转交给另一个管理程序,多系统引导
  • 内核阶段:加载内核并将引导过程的控制权传递给内核
  • 内核由一个核心程序和一组较小的程序组成,这些较小的程序称为内核模块或LKM(可加载内核模块)
  • 内核模块LKM:/lib/modules
  • 内核镜像:将内核与模块合并为一个内核镜像文件,/boot/vmlinux-xxxx
  • 修改内核参数 sysctl -a;临时生效:sysctl -w net.ipv4.ip_forward=1 ; 永久生效:vim /etc/sysctl.conf , sysctl -p
  • 内核后阶段:systemd

30.踩点

  • nmap
  • nmap 192.168.3.103 扫描TCP端口 ,默认只扫描常用端口,大约2000个
  • nmap -sU 192.168.3.103 扫描UDP端口
  • nmap -p 1-65535 192.168.3.103 扫描所有TCP端口 ,默认只扫描常用端口,大约2000个
  • nmap -sV 192.168.3.105 查看服务版本
  • nmap -O 192.168.3.105 探测操作系统类型
  • nmap -Pn 192.168.3.0/24 探测一个网络
  • lsof
  • lsof -i
  • lsof -i:80
  • nc
  • -w 用于客户端在指定的超时时间后自动关闭
  • -6 启用IPv6
  • -k 保持服务器进程处于活动状态,即使在客户机断开连接之后也是如此,默认行为是客户机断开时停止服务器进程
  • -u 使用UDP连接,而不是默认的TCP
  • 交互:nc -l 33333 ;nc server 33333
  • 本地/home传输到服务器:nc -l 33333 | tar xvf - ; tar cvf - /home | nc server 33333

31.防火墙

  • iptables
# 展示规则 filter
iptables -nvL --line-numbers
iptables -I INPUT -s 192.168.3.106 -j DROP
iptables -t filter -F INPUT
# -p 指定协议
iptables -A INPUT -p icmp -j DROP
# -m 和 --dport --sport一起使用
iptables -A INPUT -m tcp -p tcp --dport 80 -j REJECT
iptables -A INPUT -p icmp -s 192.168.3.0/24 -j DROP

32.入侵检测

  • 网络工具
  • netstat 查看异常访问 异常监听端口
  • nmap 扫描服务,查看是否启动异常服务
  • tcpdump 抓包
  • 文件工具
  • 修改/etc/passwd 和/etc/shadow来创建后门。由于在shadow里没有设置密码,所以可以无密码登录,远程不能无密码登录,但是可以远程登录一个普通账户,再su - nncp 不需要密码。
# /etc/passwd
nncp:x:0:0:root:/root:/bin/bash
# /etc/shadow
nncp:::0:99999:7:::
  • 创建一个有SUID权限的程序来创建后门。例如 chmod u+s /usr/bin/vim,这样就可以使用vim来修改passwd和shadow文件获得root权限了
  • 校验文件变化,cmp比较文件和二进制文件,diff比较文本文件
# 创建文件md5值,也可以使用变体sha1sum sha256sum sha512sum
md5sum /etc/passwd > passwd.md5
# 校验文件是否改变
md5sum -c passwd.md5

33.其他安全任务

  • gpg 加密数据传输
# [host1]centos 
yum install pinentry
# [host1]生成秘钥对 csq csq@1234.com 
gpg --gen-key
# [host1]创建一个公钥文件
gpg --output pub_key_file --export "csq"
scp pub_key_file root@192.168.3.100:/root/
# [host2]在另一台主机上 导入公钥到GPG数据库
gpg --import pub_key_file
# [host2]加密数据
gpg --encrypt --recipient csq@1234.com data.txt
scp data.txt.gpg root@192.168.3.100:/root/
# [host1]解密数据
gpg --decrypt data.txt.g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