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能提高diff效率其实是不准确的。

见vue/patch.js,在不带key的情况下,判断sameVnode时因为a.key和b.key都是undefined,对于列表渲染来说已经可以判断为相同节点然后调用patchVnode了,实际根本不会进入到答主给的else代码,也就无从谈起“带key比不带key时diff算法更高效”了。

然后,官网推荐推荐的使用key,应该理解为“使用唯一id作为key”。因为index作为key,和不带key的效果是一样的。index作为key时,每个列表项的index在变更前后也是一样的,都是直接判断为sameVnode然后复用。

说到底,key的作用就是更新组件时判断两个节点是否相同。相同就复用,不相同就删除旧的创建新的。

正是因为带唯一key时每次更新都不能找到可复用的节点,不但要销毁和创建vnode,在DOM里添加移除节点对性能的影响更大。所以会才说“不带key可能性能更好”。看下面这个实验,渲染10w列表项,带唯一key与不带key的时间对比:

不使用key的情况:

<li v-for="item in list">{{ item.text }}</li>

使用id作为key的情况:

<li v-for="item in list" :key="item.id">{{ n.text }}</li>

list构造:

const list1 = []
  const list2 = []
  for (let i = 0; i <= 100000; i++) {
    list1.push({
      id: i,
      text: i
    })
    list2.push({
      id: i * 2,
      name: 100000 - i
    })
  }

因为不带key时节点能够复用,省去了销毁/创建组件的开销,同时只需要修改DOM文本内容而不是移除/添加节点,这就是文档中所说的“刻意依赖默认行为以获取性能上的提升”。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建议带key呢?因为这种模式只适用于渲染简单的无状态组件。对于大多数场景来说,列表组件都有自己的状态。

举个例子:一个新闻列表,可点击列表项来将其标记为"已访问",可通过tab切换“娱乐新闻”或是“社会新闻”。

不带key属性的情况下,在“娱乐新闻”下选中第二项然后切换到“社会新闻”,"社会新闻"里的第二项也会是被选中的状态,因为这里复用了组件,保留了之前的状态。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为列表项带上新闻id作为唯一key,那么每次渲染列表时都会完全替换所有组件,使其拥有正确状态。

这只是个简单的例子,实际应用会更复杂。带上唯一key虽然会增加开销,但是对于用户来说基本感受不到差距,而且能保证组件状态正确,这应该就是为什么推荐使用唯一id作为key的原因。至于具体怎么使用,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