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第 6 章 图像聚类
- 引言
- 6.1 K-means聚类
- SciPy聚类包
- 图像聚类
- 在主成分上可视化图像
- 像素聚类
- 6.2 层次聚类
- 图像聚类
- 6.3 谱聚类
- 6.4 小结
第 6 章 图像聚类
引言
本章将介绍几种聚类方法,并展示如何利用它们对图像进行聚类,从而寻找相似的图像组。聚类可以用于识别、划分图像数据集,组织与导航。此外,我们还会对聚类后的图像进行相似性可视化。
6.1 K-means聚类
K-means 是一种将输入数据划分成 k 个簇的简单的聚类算法。 K-means 反复提炼初
始评估的类中心,步骤如下:
- 以随机或猜测的方式初始化类中心 ui, i=1… k;
- 将每个数据点归并到离它距离最近的类中心所属的类 ci;
- 对所有属于该类的数据点求平均,将平均值作为新的类中心;
- 重复步骤( 2)和步骤( 3)直到收敛。
K-means 试图使类内总方差最小:
K-means 算法最大的缺陷是必须预先设定聚类数 k,如果选择不恰当则会导致聚类出来的结果很差。其优点是容易实现,可以并行计算,并且对于很多别的问题不需要任何调整就能够直接使用。
SciPy聚类包
二维数据 K-means 实现:
from pylab import *
from scipy.cluster.vq import *
import time
import matplotlib.font_manager as fm
#定义字体模板
myfont=fm.FontProperties(fname='C:/Windows/Fonts/simsun.ttc')
def kMeans2Data():
# 生成简单的二维数据
class1 = 1.5 * randn(100,2)
class2 = randn(100,2) + array([5,5])
features = vstack((class1, class2))
# 用k=2对这些数据进行聚类
centroids, variance = kmeans(features, 2)
# 由于Scipy中实现的K-means会默认计算20次,并为我们选择方法最下的结果,所有这里返回的方差并不是我们所需要的。
# 现在,可以用Scipy包中的矢量量化函数对每个数据点进行归类
code, distance = vq(features, centroids)
# 通过上面得到的code,我们可以检查是否有归类错误。
# 为了将其可视化,我们可以画出这些数据点及最终的聚类中心
figure()
ndx = where(code==0)[0]
plot(features[ndx,0],features[ndx,1],'*')
ndx = where(code==1)[0]
plot(features[ndx,0],features[ndx,1],'r.')
plot(centroids[:,0],centroids[:,1],'go')
axis('off')
show()
return
def main():
imagepath = []
kMeans2Data()
return
if __name__ =="__main__":
startTime = time.time()
main()
endTime = time.time()
print("the program running time is :",endTime - startTime)
输出如下:
上图两个绿色点为聚类的中心点,可以看到聚类基本准确。
图像聚类
让我们在 1.3.6 节的字体图像上,我们用 K-means 对这些字体图像进行聚类。文件selectedfontimages.zip 包含 66 幅来自该字体数据集 fontinages 的图像我们利用之前计算过的前 40 个主成分进行投影,用投影系数作为每幅图像的向量描述符。用 pickle 模块载入模型文件,在主成分上对图像进行投影,然后用下面的方法聚类:
def pictureCluster(imagepath):
# 获取selected-fontimages 文件下图像文件名,并保存在列表中
imlist = imtools.get_imlist(imagepath[0])
imnbr = len(imlist)
# 获取图像列表和他们的尺寸
im = array(Image.open(imlist[0]))
m, n = im.shape[:2]
imnbr = len(imlist)
# 创建矩阵,存储所有拉成一组形式后的图像
immatrix = array([array(Image.open(im)).flatten() for im in imlist],'f')
# PCA降维
V, S, immean = pca.pca(immatrix)
# 载入模型文件
with open(imagepath[1],'rb') as f:
immean = pickle.load(f,encoding='bytes')
#要加‘bytes’,否则会报错
V = pickle.load(f,encoding='bytes')
# 投影到前40个主成分上
immean = immean.flatten()
projected = array([dot(V[:40], immatrix[i] - immean) for i in range(imnbr)])
# 进行k-means聚类
projected = whiten(projected)
centroids, distortion = kmeans(projected,4)
code, distance = vq(projected, centroids)
# 绘制聚类簇
for k in range(4):
ind = where(code==k)[0]
figure()
gray()
for i in range(minimum(len(ind), 40)):
subplot(4,10,i+1)
imshow(immatrix[ind[i]].reshape((25,25)))
axis('off')
show()
return
输出结果如下:
在主成分上可视化图像
为了便于观察上面是如何利用主成分进行聚类的,我们可以在一对主成分方向的坐标上可视化这些图像。一种方法是将图像投影到两个主成分上,改变投影为:
以得到相应的坐标(在这里 V[[0,2]] 分别是第一个和第三个主成分)。当然,你也可以将其投影到所有成分上,之后挑选出你需要的列。
def PCAcluster(imagepath,savepath):
imlist = imtools.get_imlist(imagepath[0])
imnbr = len(imlist)
# Load images, run PCA.
immatrix = array([array(Image.open(im)).flatten() for im in imlist], 'f')
V, S, immean = pca.pca(immatrix)
# Project on 2 PCs.
projected = array([dot(V[[0, 1]], immatrix[i] - immean) for i in range(imnbr)])
# 高和宽
h, w = 1200, 1200
# 创建一幅白色背景图
img = Image.new('RGB', (w, h), (255, 255, 255))
draw = ImageDraw.Draw(img)
# 绘制坐标轴
draw.line((0, h / 2, w, h / 2), fill=(255, 0, 0))
draw.line((w / 2, 0, w / 2, h), fill=(255, 0, 0))
# 缩放以适应坐标系
scale = abs(projected).max(0)
scaled = floor(array([(p / scale) * (w / 2 - 20, h / 2 - 20) + (w / 2, h / 2)
for p in projected])).astype(int)
# 粘贴每幅图像的缩略图到白色背景图片
for i in range(imnbr):
nodeim = Image.open(imlist[i])
nodeim.thumbnail((25, 25))
ns = nodeim.size
box = (scaled[i][0] - ns[0] // 2, scaled[i][1] - ns[1] // 2,
scaled[i][0] + ns[0] // 2 + 1, scaled[i][1] + ns[1] // 2 + 1)
img.paste(nodeim, box)
tree = hcluster.hcluster(projected)
hcluster.draw_dendrogram(tree, imlist, filename='fonts.png')
figure()
imshow(img)
axis('off')
img.save(savepath[0]+'pca_font.png')
show()
return
输出图像如下:
可以看到形状相似的大致被分到了一块。
tree = hcluster.hcluster(projected)
hcluster.draw_dendrogram(tree, imlist, filename=‘fonts.png’)
上图显示了对字体图像进行层次聚类后的树状图。
像素聚类
对单幅图像中的像素而非全部图像进行聚类的例子。
将图像区域或像素合并成有意义的部分称为图像分割,它是第 9 章的主题。除了在一些简单的图像上,单纯在像素水平上应用 K-means 得出的结果往往是毫无意义的。要产生有意义的结果,往往需要更复杂的类模型而非平均像素色彩或空间一致性。现在,我们仅会在 RGB 三通道的像素值上运用 K-means 进行聚类,分割问题的处理方法会在之后谈到( 9.2 节)给予关注及给出细节部分。
下面的代码示例载入一幅图像,用一个步长为 steps 的方形网格在图像中滑动,每滑一次对网格中图像区域像素求平均值,将其作为新生成的低分辨率图像对应位置处的像素值,并用 K-means 进行聚类:
def pixelCluster(imagepath):
steps = 50 # 图像被划分成steps×steps的区域
im = array(Image.open(imagepath[2]))
dx = im.shape[0] // steps
dy = im.shape[1] // steps
# 计算每个区域的颜色特征
features = []
for x in range(steps):
for y in range(steps):
R = mean(im[x*dx:(x+1)*dx, y*dy:(y+1)*dy,0])
G = mean(im[x*dx:(x+1)*dx, y*dy:(y+1)*dy,1])
B = mean(im[x*dx:(x+1)*dx, y*dy:(y+1)*dy,2])
features.append([R,G,B])
features = array(features,'f')
# 聚类
centroids, variance = kmeans(features, 3)
code, distance = vq(features, centroids)
# 用聚类标记创建图像
codeim = code.reshape(steps, steps)
#codeim = imresize(codeim, im.shape[:2], 'nearest')
figure()
ax1 = subplot(121)
title('Original Image'), axis('off')
imshow(im)
ax2 = subplot(122)
title('After Clustering'), axis('off')
imshow(codeim)
show()
return
输出图像如下:
对比原始图像与聚类后的图像,可以看到主要的颜色大致就是三类。蓝色的天、影阴、和红色的墙。
6.2 层次聚类
层次聚类(或凝聚式聚类)是另一种简单但有效的聚类算法,其思想是基于样本间成对距离建立一个简相似性树。该算法首先将特征向量距离最近的两个样本归并为一组,并在树中创建一个“平均”节点,将这两个距离最近的样本作为该“平均”节点下的子节点;然后在剩下的包含任意平均节点的样本中寻找下一个最近的对,重复进行前面的操作。在每一个节点处保存了两个子节点之间的距离。遍历整个树,通过设定的阈值,遍历过程可以在比阈值大的节点位置终止,从而提取出聚类簇。
层次聚类有若干优点。例如,利用树结构可以可视化数据间的关系,并显示这些簇是如何关联的。在树中,一个好的特征向量可以给出一个很好的分离结果。另外一个优点是,对于给定的不同的阈值,可以直接利用原来的树,而不需要重新计算。
层次聚类算法代码实现:
class ClusterNode(object):
def __init__(self,vec,left,right,distance=0.0,count=1):
self.left = left
self.right = right
self.vec = vec
self.distance = distance
self.count = count
def extract_clusters(self, dist):
"""从层次聚类树中提取距离小于dist的子树簇群列表"""
if self.distance < dist:
return [self]
return self.left.extract_clusters(dist) + self.right.extract_clusters(dist)
def get_cluster_elements(self):
"""在聚类子树中返回元素的id"""
return self.left.get_cluster_elements() + self.right.get_cluster_elements()
def get_height(self):
"""返回节点的高度,高度是各分支的和"""
return self.left.get_height() + self.right.get_height()
def get_depth(self):
"""返回节点的深度,深度是每个子节点取最大再加上它的自身距离"""
return max(self.left.get_depth(), self.right.get_depth()) + self.distance
class ClusterLeafNode(object):
def __init__(self,vec,id):
self.vec = vec
self.id = id
def extract_clusters(self, dist):
return [self]
def get_cluster_elements(self):
return [self.id]
def get_height(self):
return 1
def get_depth(self):
return 0
def L2dist(v1,v2):
return sqrt(sum((v1-v2)**2))
def L1dist(v1,v2):
return sum(abs(v1-v2))
def hcluster(features,distfcn=L2dist):
"""用层次聚类对行特征进行聚类"""
# 用于保存计算出的距离
distances = {}
# 每行初始化为一个簇
node = [(ClusterLeafNode(array(f), id=i) for i, f in enumerate(features))]
while len(node) > 1:
closet = float('Inf')
# 遍历每对,寻找最小距离
for ni, nj in combinations(node, 2):
if (ni, nj) not in distances:
distances[ni, nj] = distfcn(ni.vec, nj.vec)
d = distances[ni, nj]
if d < closet:
closet = d
lowestpair = (ni, nj)
ni, nj = lowestpair
# 对两个簇求平均
new_vec = (ni.vec + nj.vec) / 2.0
# 创建新的节点
new_node = ClusterNode(new_vec, left=ni, right=nj, distance=closet)
node.remove(ni)
node.remove(nj)
node.append(new_node)
return node[0]
我们为树节点创建了两个类,即ClusterNode和ClusterLeafNode,这两个类将用于创建聚类树,其中函数hcluster()用于创建树。首先创建一个包含叶节点的列表,然后根据选择的距离度量方式将距离最近的对归并到一起,返回的终节点即为树的根。对于一个行为特征向量的矩阵,运行hcluster()会创建和返回聚类树。
距离度量的选择依赖于实际的特征向量,利用欧式距离L2(同时提供了L1距离度量函数),可以创建任意距离度量函数,并将它作为参数传递给hcluster()。对于每个子树,计算其所有节点特征向量的平均值,作为新的特征向量来表示该子树,并将每个子树视为一个对象。当然,还有其他将哪两个节点合并在一起的方案,比如在两个子树中使用对象间距离最小的单向锁,及在两个子树中用对象间距离最大的完全锁。选择不同的锁会生成不同类型的聚类树。
为了从树中提取聚类簇,需要从顶部遍历树直至一个距离小于设定阈值的节点终止,这通过递归很容易做到。 ClusterNode 的 extract_clusters() 方法用于处理该过程,如果节点间距离小于阈值,则用一个列表返回节点,否则调用子节点(叶节点通常返回它们自身)。调用该函数会返回一个包含聚类簇的子树列表。对于每一个子聚类簇,为了得到包含对象 id 的叶节点,需要遍历每个子树,并用方法 get_cluster_elements() 返回一个包含叶节点的列表。
二维数据点全连接的凝聚层次聚类:
def cluster2D():
class1 = 1.5 * randn(100, 2)
class2 = randn(100, 2) + array([5, 5])
# 垂直(行)按顺序堆叠数组。
features = vstack((class1, class2))
tree = hcluster.hcluster(features)
clusters = tree.extract_clusters(5)
print('number of clusters', len(clusters))
for c in clusters:
print(c.get_cluster_elements())
return
输出如下:
在这个对二维数据聚类的简单例子中,一个类中的值小于 100,另外一个大于等于 100。
图像聚类
def drawPictureCluster(imagepath):
""" 绘制出图聚类 """
imlist = [os.path.join(imagepath[3], f) for f in os.listdir(imagepath[3]) if f.endswith('.jpg')]
# 提取特征向量,每个颜色通道量化成 8 个小区间
features = zeros([len(imlist), 512])
for i, f in enumerate(imlist):
im = array(Image.open(f))
# 多维直方图
h, edges = histogramdd(im.reshape(-1, 3), 8, normed=True, range=[(0, 255), (0, 255), (0, 255)])
features[i] = h.flatten()
tree = hcluster.hcluster(features)
# 设置一些(任意的)阈值以可视化聚类簇
clusters = tree.extract_clusters(0.23 * tree.distance)
# 绘制聚类簇中元素超过 3 个的那些图像
for c in clusters:
elements = c.get_cluster_elements()
nbr_elements = len(elements)
if nbr_elements > 3:
figure()
for p in range(minimum(nbr_elements, 20)):
subplot(4, 5, p + 1)
im = array(Image.open(imlist[elements[p]]))
imshow(im)
axis('off')
show()
hcluster.draw_dendrogram(tree, imlist, filename='sunset.pdf')
return
输出图像如下:
上图为用100 幅日落图像进行层次聚类的示例聚类簇:
上图为用 100 幅日落图像进行层次聚类,将 RGB 空间的 512 个小区间直方图作为每幅图像的特征向量。树中挨的相近的图像具有相似的颜色分布。
6.3 谱聚类
谱聚类方法是一种有趣的聚类算法,与前面 K-means 和层次聚类方法截然不同。对于 n 个元素(如 n 幅图像), 相似矩阵(或亲和矩阵,有时也称距离矩阵)是一个n× n 的矩阵,矩阵每个元素表示两两之间的相似性分数。谱聚类是由相似性矩阵构建谱矩阵而得名的。对该谱矩阵进行特征分解得到的特征向量可以用于降维,然后聚类。
谱聚类的优点之一是仅需输入相似性矩阵,并且可以采用你所想到的任意度量方式构建该相似性矩阵。像 K-means 和层次聚类需要计算那些特征向量求平均;为了计算平均值,会将特征或描述子限制为向量。而对于谱方法,特征向量就没有类别限制,只要有一个“距离”或“相似性”的概念即可。
下面说明谱聚类的过程。给定一个 n× n 的相似矩阵 S, 为相似性分数,我们可以创建一个矩阵,称为拉普拉斯矩阵 :
其中,是单位矩阵,D是对角矩阵,对角线上的元素是S对应行元素之和,, 。拉普拉斯矩阵中的 为:
为了使表述更简洁,对于相似性矩阵中的元素 sij,我们使用较小的值并且要求
计算 L 的特征向量,并使用 k 个最大特征值对应的 k 个特征向量,构建出一个特征向量集(记住,我们可能并没有以任何东西来开始),从而可以找到聚类簇。创建一个矩阵,该矩阵的各列是由之前求出的 k 个特征向量构成,每一行可以看做一个新的特征向量,长度为 k。这些新的特征向量可以用诸如 K-means 方法进行聚类,生成最终的聚类簇。本质上,谱聚类算法是将原始空间中的数据转换成更容易聚类的新特征向量。在某些情况下,不会首先使用聚类算法。
我们来看看真实的例子中谱聚类算法的代码。
def spectralCluster(imagepath):
# 获取selected-fontimages 文件下图像文件名,并保存在列表中
imlist = imtools.get_imlist(imagepath[4])
imnbr = len(imlist)
# Load images, run PCA.
immatrix = array([array(Image.open(im)).flatten() for im in imlist], 'f')
V, S, immean = pca.pca(immatrix)
# Project on 2 PCs.
projected = array([dot(V[[0, 1]], immatrix[i] - immean) for i in range(imnbr)])
n = len(projected)
# 计算距离矩阵
S = array([[sqrt(sum((projected[i] - projected[j]) ** 2))
for i in range(n)] for j in range(n)], 'f')
# 创建拉普拉斯矩阵
rowsum = sum(S, axis=0)
D = diag(1 / sqrt(rowsum))
I = identity(n)
L = I - dot(D, dot(S, D))
# 计算矩阵 L 的特征向量
U, sigma, V = linalg.svd(L)
k = 5
# 从矩阵 L 的前k个特征向量(eigenvector)中创建特征向量(feature vector) # 叠加特征向量作为数组的列
features = array(V[:k]).T
# k-means 聚类
features = whiten(features)
centroids, distortion = kmeans(features, k)
code, distance = vq(features, centroids)
# 绘制聚类簇
for c in range(k):
ind = where(code == c)[0]
figure()
gray()
for i in range(minimum(len(ind), 39)):
im = Image.open(imlist[ind[i]])
subplot(4, 10, i + 1)
imshow(array(im))
axis('equal')
axis('off')
show()
return
输出结果如下:
第一类 | 第二类 |
第三类 | 第四类 |
第五类 |
在本例中,我们用两两间的欧式距离创建矩阵 S,并对 k 个特征向量( eignvector)用常规的 K-means 进行聚类(在该例中, k=5)。注意,矩阵 V 包含的是对特征值进行排序后的特征向量。最后,绘制出这些聚类簇。
最后总结一下谱聚类的优缺点:
谱聚类的优点:
1、仅仅需要输入相似性矩阵,并且可以采用所想到的任何度量方式构建该相似性矩阵。正如,K-means和层次聚类需要计算特征向量求平均;而对于谱聚类,特征向量没类别限制,只要有一个“距离”或者“相似性”的概念即可。
2、当聚类的类别个数较小的时候,谱聚类的效果会很好,但是当聚类的类别个数较大的时候,则不建议使用谱聚类;
3、谱聚类算法使用了降维的技术,所以更加适用于高维数据的聚类;
4、谱聚类算法建立在谱图理论基础上,与传统的聚类算法相比,它具有能在任意形状的样本空间上聚类且收敛于全局最优解。
谱聚类的缺点:
1、谱聚类对相似度图的改变和聚类参数的选择非常的敏感;
2、谱聚类适用于均衡分类问题,即各簇之间点的个数相差不大,对于簇之间点个数相差悬殊的聚类问题,谱聚类则不适用。
6.4 小结
本章是引入了机器学习中的无监督学习的一个方法——K聚类。并将K聚类应用到了图像聚类上。通过SVD提取出图像的主特征,利用该特征对图像进行聚类。这是本章的核心,之后提出了像素聚类、图像聚类、还有谱聚类、层次聚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