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安装并配置rsync服务器环境

首先是要准备好两台服务器,例如服务器A和服务器B,都安装 CentOS 7,接下来我就要实现从服务器A将数据定时同步到服务器B。

  1. 创建同步用的用户(testbk)和用户组(testbk)
adduser testbk      //新建用户 testbk,同时也新建了用户组testbk;
passwd   testbk     //给用户 testbk设置密码;

     2. 也可以单独创建 工作组 testbk

groupadd testbk

      3.设置防火墙,打开873端口。

CentOS 7下 查看防火墙运行状态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 查看防火墙运行状态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 关闭防火墙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 启动防火墙

关闭防火墙,并运行命令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firewall-cmd --list-ports     //查看已开放的端口

开放端口(开放后需要要重启防火墙才生效)

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873/tcp --permanent

关闭端口(关闭后需要要重启防火墙才生效)

firewall-cmd --zone=public --remove-port=3338/tcp --permanent

重启防火墙

firewall-cmd --reload

开机启动防火墙

systemctl enable firewalld

开启防火墙

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

禁止防火墙开机启动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

4、取消SELinux 的 enforce模式

[root@test01 etc]# getenforce
Enforcing

果然是enforce模式,然后设置 enforce为0:

[root@test01 etc]# setenforce 0   //关闭enforce模式
 
[root@test01 etc]# getenforce    //再次确认
Permissive

二、安装rsync服务

1、两个服务器都要查看是否安装rsync服务:

# rpm -qa rsync
rsync-3.1.2-10.el7.x86_64

    2、如果没有安装rsync,则通过yum安装软件

# yum install rsync

    3、启动rsync 服务

# rsync --daemon

        用netstat -lnt来查看rsync服务,默认端口号为873

    4、将rsync 服务加入到开机启动

systemctl enable rsyncd.service    //使rsyncd.service 自动启动

以下是CentOS服务管理的相关命令,可以参考:

systemctl status rsyncd.service    //查看服务详细信息
systemctl start  rsyncd.service     //启动rsyncd.service
systemctl restart  rsyncd.service     //重新启动rsyncd.service
systemctl stop  rsyncd.service     //停止rsyncd.service
systemctl status rsyncd.service    //查看服务详细信息,以下是已启动的信息:
rsyncd.service - fast remote file copy program daemon
   Loaded: loaded (/usr/lib/systemd/system/rsyncd.service; enabled; vendor preset: disabled)
   Active: active (running) since Wed 2022-03-09 01:00:51 EST; 3s ago
 Main PID: 1489 (rsync)
   CGroup: /system.slice/rsyncd.service
           └─1489 /usr/bin/rsync --daemon --no-detach
Mar 09 01:00:51 localhost.localdomain systemd[1]: Started fast remote file copy program daemon.
Mar 09 01:00:51 localhost.localdomain systemd[1]: Starting fast remote file copy program daemon...
Mar 09 01:00:51 localhost.localdomain rsyncd[1489]: rsync: failed to open log-file /var/log/rsyncd.log: Permission denied (13)
Mar 09 01:00:51 localhost.localdomain rsyncd[1489]: Ignoring "log file" setting.
Mar 09 01:00:51 localhost.localdomain rsyncd[1489]: rsyncd version 3.1.2 starting, listening on port 873

  三、设置好服务器B(192.168.2.15),作为rsync 服务器端:

1、创建rsync的password文件,内容为  用户名:密码,为了安全起见,同时更改下文件权限:

   

# echo "testbk:tz88584505" > /etc/rsync.password
        # chmod 600 /etc/rsync.password

   2、配置rsync的配置文件:

   

# vi   /etc/rsyncd.conf
   # /etc/rsyncd: configuration file for rsync daemon mode
   # See rsyncd.conf man page for more options.
   # configuration example:
    # uid = testbk
       uid =0
     # gid = testbk
       gid =0
      # use chroot = yes
      # list=yes
     #address=192.168.2.18
     max connections =10
     pid file = /var/run/rsyncd.pid
     # exclude = lost+found/
     # transfer logging = yes
    log file=/var/log/rsyncd.log
     # timeout = 900
     # ignore nonreadable = yes
     # dont compress   = *.gz *.tgz *.zip *.z *.Z *.rpm *.deb *.bz2
     [data]
       path=/data/
      transfer logging = yes
      ignore errors
      read only = no
       list = no
      hosts allow = 192.168.2.18,192.168.2.20
      auth users = testbk
       secrets file = /etc/rsync.password

 注释:

 uid = nobody

进行同步或者备份的用户,nobody 为任何用户

gid = nobody

进行备份的组,nobody为任意组

use chroot = no

如果"use chroot"指定为true,那么rsync在传输文件以前首先chroot到path参数所指定的目录下。这样做的原因是实现额外的安全防护,但是缺点是需要以root权限,并且不能备份指向外部的符号连接所指向的目录文件。默认情况下chroot值为true.但是这个一般不需要,我选择no或false

list = no     //不允许列清单
max connections = 10     //最大连接数
timeout = 600    //覆盖客户指定的IP超时时间,也就是说rsync服务器不会永远等待一个崩溃的客户端。
pidfile = /var/run/rsyncd.pid     //pid文件的存放位置
lock file = /var/run/rsync.lock     //锁文件的存放位置
log file = /var/log/rsyncd.log     //日志文件的存放位置
[data]     //这里是认证模块名,即跟samba语法一样,是对外公布的名字
path = /data/        //这里是参与同步的目录
ignore errors    //可以忽略一些无关的IO错误
read only = no   //允许可读可写
list = no   //不允许列清单
hosts allow = 192.168.2.0/255.255.255.0  //只允许192.168.2.0/24的网段进行同步,拒绝其它一切
auth users = testbk  //认证的用户名
secrets file = /etc/rsyncd.password   //密码文件存放地址

注意:

1、[data]  认证模块名和 path = /data/ 参与同步的目录

这里的path 大家要记好了,这里不要随便的一设置就直接完事,要知道这里是服务器端的认证模块的,以后从客户机备份的数据会存储在这里。

2、auth users = CentOS 注册的用户名

这个名字是服务器端实实在在存在用户,大家不要直接跟步骤走却忽略了这点。如果服务器端少了这个的话,数据同步就实现不了。

设置好服务器A(192.168.2.18),作为rsync的客户端:

这里仅仅只需要密码,不需要用户了,免得要同步时还要手动互动

# echo "tz8584505" > /etc/rsync.password    /*注意只写入对方rsync用户的密码!*/
# chown testbk:testbk  /etc/rsync.password
# chmod 600 /etc/rsync.password

注意:/etc/rsync.password权限必须是 600,其他权限报错!

服务器A上创建一个sh脚本来来执行同步了,也可以直接用此命令执行同步,写成sh脚本是为了加入定时任务

#!/bin/bash
rsync -avzP /datab/ testbk@192.168.2.15::data  --password-file=/etc/rsync.password    //从客户端推送到服务端;
rsync -vzrtopg --progress testbk@192.168.2.15::data /datab/ --password-file=/etc/rsync.password   //从客户端拉服务端的数据
rsync -avzP testbk@192.168.2.15::data /datab/ --password-file=/etc/rsync.password

        这样就可以完成同步了

上面的命令意思就是从服务器A里面的/www/data/文件夹同步到服务器B的/data/文件夹其中testbk就是账号,@后面是服务器B的ip地址,::data就是服务器B里面的/etc/rsyncd.conf里面的模块[data],里面就已经配置好路径及可以允许同步数据过来的ip。--password-file=/etc/rsync.password就是指定密码。如果你没有创建testbk这个用户,那你可以创建一个,或者你直接用登陆的账号root

在服务端B(192.168.2.15)上

rsync -avzP testbk@192.168.2.18::data  /data/  --password-file=/etc/rsync.password

rsync参数的具体解释如下:

-v, --verbose 详细模式输出

-q, --quiet 精简输出模式

-c, --checksum 打开校验开关,强制对文件传输进行校验

-a, --archive 归档模式,表示以递归方式传输文件,并保持所有文件属性,等于-rlptgoD

-r, --recursive 对子目录以递归模式处理

-R, --relative 使用相对路径信息

-b, --backup 创建备份,也就是对于目的已经存在有同样的文件名时,将老的文件重新命名为~filename。可以使用--suffix选项来指定不同的备份文件前缀。

--backup-dir 将备份文件(如~filename)存放在在目录下。

-suffix=SUFFIX 定义备份文件前缀

-u, --update 仅仅进行更新,也就是跳过所有已经存在于DST,并且文件时间晚于要备份的文件。(不覆盖更新的文件)

-l, --links 保留软链结

-L, --copy-links 想对待常规文件一样处理软链结

--copy-unsafe-links 仅仅拷贝指向SRC路径目录树以外的链结

--safe-links 忽略指向SRC路径目录树以外的链结

-H, --hard-links 保留硬链结

-p, --perms 保持文件权限

-o, --owner 保持文件属主信息

-g, --group 保持文件属组信息

-D, --devices 保持设备文件信息

-t, --times 保持文件时间信息

-S, --sparse 对稀疏文件进行特殊处理以节省DST的空间

-n, --dry-run现实哪些文件将被传输

-W, --whole-file 拷贝文件,不进行增量检测

-x, --one-file-system 不要跨越文件系统边界

-B, --block-size=SIZE 检验算法使用的块尺寸,默认是700字节

-e, --rsh=COMMAND 指定使用rsh、ssh方式进行数据同步

--rsync-path=PATH 指定远程服务器上的rsync命令所在路径信息

-C, --cvs-exclude 使用和CVS一样的方法自动忽略文件,用来排除那些不希望传输的文件

--existing 仅仅更新那些已经存在于DST的文件,而不备份那些新创建的文件

--delete 删除那些DST中SRC没有的文件

--delete-excluded 同样删除接收端那些被该选项指定排除的文件

--delete-after 传输结束以后再删除

--ignore-errors 及时出现IO错误也进行删除

--max-delete=NUM 最多删除NUM个文件

--partial 保留那些因故没有完全传输的文件,以是加快随后的再次传输

--force 强制删除目录,即使不为空

--numeric-ids 不将数字的用户和组ID匹配为用户名和组名

--timeout=TIME IP超时时间,单位为秒

-I, --ignore-times 不跳过那些有同样的时间和长度的文件

--size-only 当决定是否要备份文件时,仅仅察看文件大小而不考虑文件时间

--modify-window=NUM 决定文件是否时间相同时使用的时间戳窗口,默认为0

-T --temp-dir=DIR 在DIR中创建临时文件

--compare-dest=DIR 同样比较DIR中的文件来决定是否需要备份

-P 等同于 --partial

--progress 显示备份过程

-z, --compress 对备份的文件在传输时进行压缩处理

--exclude=PATTERN 指定排除不需要传输的文件模式

--include=PATTERN 指定不排除而需要传输的文件模式

--exclude-from=FILE 排除FILE中指定模式的文件

--include-from=FILE 不排除FILE指定模式匹配的文件

--version 打印版本信息

--address 绑定到特定的地址

--config=FILE 指定其他的配置文件,不使用默认的rsyncd.conf文件

--port=PORT 指定其他的rsync服务端口

--blocking-io 对远程shell使用阻塞IO

-stats 给出某些文件的传输状态

--progress 在传输时现实传输过程

--log-format=formAT 指定日志文件格式

--password-file=FILE 从FILE中得到密码

--bwlimit=KBPS 限制I/O带宽,KBytes per second

-h, --help 显示帮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