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持续集成:
持续集成(Continuous integration ,简称 CI )指的是,频繁地(一天多次)将代码集成到主干。持续集成的目的,就是让产品可以快速迭代,同时还能保持高质量。它的核心措施是,代码集成到主干之前,必须通过自动化测试。只要有一个测试用例失败,就不能集成。
通过持续集成,团队可以快速的从一个功能到另一个功能,简而言之,敏捷软件开发很大一部分都要归功于持续集成。
持续集成的流程:
根据持续集成的设计,代码从提交到生产,整个过程有以下几步。
提交
流程的第一步,是开发者向代码仓库提交代码。所有后面的步骤都始于本地代码的一次提交(commit)。
测试(第一轮)
代码仓库对commit操作配置了钩子(hook),只要提交代码或者合并进主干,就会跑自动化测试。
构建
通过第一轮测试,代码就可以合并进主干,就算可以交付了。
交付后,就先进行构建(build),再进入第二轮测试。所谓构建,指的是将源码转换为可以运行的实际代码,比如安装依赖,配置各种资源(样式表、JS脚本、图片)等等。
测试(第二轮)
构建完成,就要进行第二轮测试。如果第一轮已经涵盖了所有测试内容,第二轮可以省略,当然,这时构建步骤也要移到第一轮测试前面。
部署
过了第二轮测试,当前代码就是一个可以直接部署的版本(artifact)。将这个版本的所有文件打包(tar fifilename.tar * )存档,发到生产服务器。
回滚
一旦当前版本发生问题,就要回滚到上一个版本的构建结果。最简单的做法就是修改一下符号链接,指向上一个版本的目录。
持续集成的组成要素:
一个自动构建过程:
从检出代码、 编译构建、 运行测试、 结果记录、 测试统计等都是自动完成的,无需人工干预。
一个代码存储库:
即需要版本控制软件来保障代码的可维护性,同时作为构建过程的素材库,一般使用SVN或Git。
一个持续集成服务器:
Jenkins 就是一个配置简单和使用方便的持续集成服务器。
持续集成的好处:
1、降低风险,由于持续集成不断去构建,编译和测试,可以很早期发现问题,所以修复的代价就少;
2、对系统健康持续检查,减少发布风险带来的问题;
3、减少重复性工作;
4、持续部署,提供可部署单元包;
5、持续交付可供使用的版本;
6、增强团队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