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查看当前硬盘使用状况:
2.查看新硬盘
[root@master Desktop]$ fdisk -l
可以看到新硬盘为 Disk /dev/sdb: 21.5 GB, 21474836480 bytes, 41943040 sectors
3.硬盘分区
1)进入fdisk模式
[root@master Desktop]$ fdisk /dev/sdb
1.1)此时命令栏提示输入m来寻求帮助,那么我们输入m,来看一下都有哪些选项。
2)开始创建分区,因此我们输入n,然后回车如下图。
3)选择分区类型
这里有两个选项:
p: 主分区 linux上主分区最多能有4个
e: 扩展分区 linux上扩展分区只能有1个,扩展分区创建后不能直接使用,还要在扩展分区上创建逻辑分区。
这里我选择的p。
4)选择分区个数 -------默认是1 可以直接回车
可以选择4个分区,这里我只分成1个分区
5)设置柱面,这里选择默认值就可以
6)输入w,写入分区表,进行分区
4.格式化分区
将新分区格式化为ext4文件系统
1)如果创建的是主分区
[root@master Desktop]$ mkfs -t ext4 /dev/sdb1
当done都出现完毕后,意味着格式化已经进行完毕。
5. 挂载硬盘
1) 创建挂载点
在根目录下创建storage目录
[root@master Desktop]$ mkdir /storage
2) 将/dev/sdb1挂载到/storage下
[root@master Desktop]$ mount /dev/sdb1 /storage
6. 设置开机启动自动挂载
新创建的分区不能开机自动挂载,每次重启机器都要手动挂载。
设置开机自动挂载需要修改/etc/fstab文件
# vi /etc/fstab
7.在文件的最后增加一行 ----------注意格式
/dev/sdb1 /storage ext4 defaults 0 0
8.重启系统 然后在查询一下硬盘
/etc/fstab文件详解
<file systems> 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文件系统,而是指设备(硬盘及其分区,DVD光驱等)。
<dir> 告诉我们设备挂载到哪里
<type> 指挂载设备或分区为何种文件系统类型(例如:ext2, ext3, reiserfs, xfs, jfs, smbfs, iso9660, vfat, ntfs, swap等)
<options> 它能使你所挂载的设备在开机时自动加载、使中文显示不出现乱码、限制对挂载分区读写权限。
<dump> 是dump utility用来决定是否做备份的. 安装之后(Arch Linux默认是不安装dump的), dump会检查entry并用数字来决定是否对这个文件系统进行备份。允许的数字是0 和1。如果是0,dump就会忽略这个文件系统,如果是1,dump就会作一个备份。大部分的用户是没有安装dump的,所以对他们而言<dump>这个entry应该写为0
<pass> fsck会检查这个头目下的数字来决定检查文件系统的顺序(looks at the number substituted for <pass> and determines in which order the file systems should be checked)。允许的数字是0, 1, 和2。 文件系统的<pass>选项是0将不会被fsck utility检查。root文件系统应该拥有最高的优先权, 1,而所有其它的文件系统,
如果你想让它被check的话,应该写成2。
我们想要去的地方,永远没有捷径,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才能走向诗和远方! 还是那句话,学习,记录,分享。啊,我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