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L技术(Write-Ahead Logging) 先写日志,再写磁盘:

当有一条记录需要更新的时候,InnoDB 引擎就会先把记录写到 redo log(粉板)里面,并更新内存,这个时候更新就算完成了。同时,InnoDB 引擎会在适当的时候,将这个操作记录更新到磁盘里面,而这个更新往往是在系统比较空闲的时候做。
刚刚update的语句还在缓存中未持久化磁盘,此时select是直接读取内存

redo log
InnoDB的redo log固定大小,比如可配置一组四个文件,每个文件1G,有两个指针,write pos记录当前写位置,边写边后移,checkpoint记录当前更新到文件的位置。write pos追上checkpoint,表示满了,停下来进行部分保存。
有了redo log,InnoDB就可以保证即便数据库发生异常启动,之前的记录不会丢失,此能力叫 crash-safe

MySQL 如何判定redo log该设置多大 mysql redo log buffer_数据库

change buffer

当需要更新一个数据页时,如果数据页在内存中就直接更新,而如果这个数据页还没有在内存中的话,在不影响数据一致性的前提下,InnoDB 会将这些更新操作缓存在 change buffer 中,这样就不需要从磁盘中读入这个数据页了。在下次查询需要访问这个数据页的时候,将数据页读入内存,然后执行 change buffer 中与这个页有关的操作。通过这种方式就能保证这个数据逻辑的正确性。

注意:
1、唯一索引不会用到 change buffer,插入值时,会查询数据是否唯一,也就没有必要用change buffer,所以唯一索引一定意义上会影响性能(如果buffer pool上有数据)
2、适合写多读少的场景

插入一条数据的过程

插入一条数据: insert into t(id,k) values(id1,k1),(id2,k2);
假设当前 k 索引树的状态,查找到位置后,k1 所在的数据页在内存 (InnoDB buffer pool) 中,k2 所在的数据页不在内存中

MySQL 如何判定redo log该设置多大 mysql redo log buffer_表空间_02


分析这条更新语句,你会发现它涉及了四个部分:内存、redo log(ib_log_fileX)、 数据表空间(t.ibd)、系统表空间(ibdata1)。

这条更新语句做了如下的操作(按照图中的数字顺序):

1、Page 1 在内存中,直接更新内存。

2、Page 2 没有在内存中,就在内存的 change buffer 区域,记录下“我要往 Page 2 插入一行”这个信息。

3、将上述两个动作记入 redo log 中(图中 3 和 4)。

做完上面这些,事务就可以完成了。所以,你会看到,执行这条更新语句的成本很低,就是写了两处内存,然后写了一处磁盘(两次操作合在一起写了一次磁盘),而且还是顺序写的。


查询一条语句的过程

MySQL 如何判定redo log该设置多大 mysql redo log buffer_返回结果_03

MySQL 如何判定redo log该设置多大 mysql redo log buffer_mysql_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