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安装CentOS

1.	下载CentOS镜像文件
我是在这里下载的:https://www.centos.org/
  1. 在VMware中设置虚拟光驱,然后开启此虚拟机

接下来的过程和真实机是相同的,也就是在VMware上所看到的画面是和真实机安装的样子是一样的。

安装CentOS
开机后首先看到的是欢迎界面,然后出现选项界面。

第一行Install CentOS Linux 8.0 8.0.1905(直接按照CentOS)
第二行先检测所安装镜像文件的可用性,然后再安装
第三行Troubleshooting用于处理一些故障问题,选择这一项,会进入一个内存操作系统,然后可以把磁盘上的系统挂载到这个内存操作系统上,方便我们处理一些问题。
  1. boot版的镜像是需要机器联网。
安装源地址:http://mirrors.163.com/centos/8/BaseOS/x86_64/os/
  1. 接下来软件安装窗口选择:最小安装
  2. 安装目的地→安装目标位置,选择自定义
单机完成后选择“手动分区”,单击LVM,选择标准分区,单击左下角的“+”,添加新挂载点对话框中,设置/root期望容量200M,单击添加挂载点。
继续单击“+”,添加swap分区,设置为4G
继续单击“+”,选择“/”,期望容量留空,点击添加挂载点按钮,就把剩余空间全部给了/分区。

在Linux划分分区时通常:

(1)/boot分区分200MB
(2)swap分区分内存的2倍(如果内存大于等于4GB,那么swap分区分8GB即可)
(3)/分区分20GB;
(4)剩余空间分配给/data分区。本书中没有单独分/data分区,因为虚拟机一共给分了20G空间,做实验用,就没有单独分/data分区。
  1. 弹出“更改摘要”提醒,点击“接受更改”按钮,返回最初的“安装信息摘要”,然后设置root用户密码,root账户为CentOS操作系统超级管理员用户,必须设置密码。
  2. 单击重启就可以进入CentOS操作系统了。

1.1第一次亲密接触Linux
进入CentOS后是黑框,输入root,再输入密码就进入CentOS系统了。
1.2 设置网络
ip add查看ip地址,网卡地址

ping -c 4 www.aminglinux.com测试是否可以连接互联网

手动配置ip地址

(1)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进入网卡配置文件。
你的网卡配置文件的名字和阿铭的(ifcfg-ens33)可能不一样,由自己的网卡名字决定。
(2)将BOOTPROTO=”dhcp”改成BOOTPROTO=”static” (按字母I可修改内容)
并添加几行内容:
IPADDR=192.168.72.128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72.2
DNS1=119.29.29.29

在虚拟机“编辑”,选择“虚拟网络编辑器”中,NAT设置里面可查看这几行内容具体填写什么。
紧接着输入“:wq”按下回车就可以推出网课配置文档。
然后重启网卡运行如下两条命令:
# nmcli c reload ens33 重新加载网卡配置 (ens33是网卡名称)
# nmcli d reapply ens33 让第一条马上生效
再测试下连通性
ping -c 4 www.aminglinux.com
1.3 学会使用快捷键

Ctrl+C:结束(终止)当前命令。
Tab:实现自动补全功能。
Ctrl+D:退出当前终端,或者exit命令实现。
Ctrl+Z:暂停当前进程。和Ctrl+C是有区别的,暂停后,用fg命令恢复该进程。
Ctrl+L:清屏。
Ctrl+A:光标到命令最前面。
Ctrl+E:光标到命令最后面。

1.4 学会查询帮助文档——man命令
man命令用于查看命令的帮助文档,格式“man [命令]”
例如:man ls
就可以查看ls命令的帮助文档。
1.5 Linux系统目录
/bin:bin 是 Binaries (二进制文件) 的缩写, 这个目录存放着最经常使用的命令。

/boot:这里存放的是启动 Linux 时使用的一些核心文件,包括一些连接文件以及镜像文件。

/dev :dev 是 Device(设备) 的缩写, 该目录下存放的是 Linux 的外部设备,在 Linux 中访问设备的方式和访问文件的方式是相同的。

/etc:etc 是 Etcetera(等等) 的缩写,这个目录用来存放所有的系统管理所需要的配置文件和子目录。

/home:用户的主目录,在 Linux 中,每个用户都有一个自己的目录,一般该目录名是以用户的账号命名的,如上图中的 alice、bob 和 eve。

/lib和/lib64:lib 是 Library(库) 的缩写这个目录里存放着系统最基本的动态连接共享库,其作用类似于 Windows 里的 DLL 文件。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需要用到这些共享库。

/media:linux 系统会自动识别一些设备,例如U盘、光驱等等,当识别后,Linux 会把识别的设备挂载到这个目录下。

/mnt:系统提供该目录是为了让用户临时挂载别的文件系统的,我们可以将光驱挂载在 /mnt/ 上,然后进入该目录就可以查看光驱里的内容了。

/opt:opt 是 optional(可选) 的缩写,这是给主机额外安装软件所摆放的目录。比如你安装一个Oracle数据库则就可以放到这个目录下。默认是空的。

/proc:proc 是 Processes(进程) 的缩写,/proc 是一种伪文件系统(也即虚拟文件系统),存储的是当前内核运行状态的一系列特殊文件,这个目录是一个虚拟的目录,它是系统内存的映射,我们可以通过直接访问这个目录来获取系统信息。
这个目录的内容不在硬盘上而是在内存里,我们也可以直接修改里面的某些文件,比如可以通过下面的命令来屏蔽主机的ping命令,使别人无法ping你的机器:

echo 1 > /proc/sys/net/ipv4/icmp_echo_ignore_all
/root:该目录为系统管理员,也称作超级权限者的用户主目录。

/run:
是一个临时文件系统,存储系统启动以来的信息。当系统重启时,这个目录下的文件应该被删掉或清除。如果你的系统上有 /var/run 目录,应该让它指向 run。

/sbin:s 就是 Super User 的意思,是 Superuser Binaries (超级用户的二进制文件) 的缩写,这里存放的是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系统管理程序。

/selinux:这个目录是 Redhat/CentOS 所特有的目录,Selinux 是一个安全机制,类似于 windows 的防火墙,但是这套机制比较复杂,这个目录就是存放selinux相关的文件的。

/srv:该目录存放一些服务启动之后需要提取的数据。

/sys:这是 Linux2.6 内核的一个很大的变化。该目录下安装了 2.6 内核中新出现的一个文件系统 sysfs 。

sysfs 文件系统集成了下面3种文件系统的信息:针对进程信息的 proc 文件系统、针对设备的 devfs 文件系统以及针对伪终端的 devpts 文件系统。

该文件系统是内核设备树的一个直观反映。

当一个内核对象被创建的时候,对应的文件和目录也在内核对象子系统中被创建。

/tmp:tmp 是 temporary(临时) 的缩写这个目录是用来存放一些临时文件的。

/usr:usr 是 unix shared resources(共享资源) 的缩写,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录,用户的很多应用程序和文件都放在这个目录下,类似于 windows 下的 program files 目录。

/usr/bin:系统用户使用的应用程序。

/usr/sbin:超级用户使用的比较高级的管理程序和系统守护程序。

/usr/src:内核源代码默认的放置目录。

/var:var 是 variable(变量) 的缩写,这个目录中存放着在不断扩充着的东西,我们习惯将那些经常被修改的目录放在这个目录下。包括各种日志文件。

/lost+found:这个目录一般情况下是空的,当系统非法关机后,这里就存放了一些文件。

1.6 如何正确关机、重启

who命令查看当前是否有其他人再登陆
ps -aux查看是否还有后台进程在运行。
 shutdown -h 10   	  //计算机将在10 分钟后关机,且会显示在登录用户的当前屏幕中 
 shutdown -h now      //立即关机
 shutdown -h 20:25    //系统会在20:25 关机
 shutdown -h +10      //10分钟后关机
 shutdown -r now      //立即重𡰪
 Shutdown -r +10      // 10分钟后重启
 reboot               // 重启,等同于 shutdown -r now
 halt                 // 关用系统,等同于shutdown -h now 和poweroff

不管是重启还是关闭系统,首先要运行sync命令,可以把内存中的数据写入硬盘,防止数据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