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概要:**电路、报文、IPv4/6、子网划分…
文章目录
- 网络层概述
- 传输单元名词辨析
- 网络层功能:
- 数据交换方式
- 为什么要数据交换
- 交换方式
- 1. 电路交换
- 2. 报文交换
- 3. 分组交换
- 数据报方式
- 虚电路方式
- 数据报&虚电路
- 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 三种数据交换方式比较总结
- 路由算法
- 路由算法
- 路由算法分类
- 静态路由算法
- 动态路由算法
- 分层次的路由选择协议
- 原因:
- 自治系统AS:
- 路由选择协议分类:
- 内部网关协议IGP(一个AS内使用)
- RIP协议(应用层协议)
- 距离向量算法
- RIP协议的报文格式
- RIP故障处理
- RIP脑图
- OSPF协议
- 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 OSPF的区域
- OSPF分组
- OSPF其他特点
- 外部网关协议EGP
- BGP协议
- BGP协议交换信息的过程
- BGP协议报文格式
- BGP协议特点
- BGP-4的四种报文
- 三种路由协议比较
- IP数据报
- TCP/IP协议栈
- IP数据报格式
- IP数据报分片
- 最大传输带元MTU
- IP数据报分片例题
- IPv4地址
- IP地址
- IP编制的历史阶段
- 一、分类的IP地址
- 互联网中的IP地址
- 分类
- 特殊IP地址
- 私有IP地址
- 分类IP可使用数
- 网络地址转换NAT
- 二、子网划分
- 分类IP地址弱点
- 子网划分
- 子网掩码
- 子网掩码习题
- 使用子网时分组的转发
- 三、无分类编址CIDR
- 构成超网
- 最长前缀匹配
- CIDR习题
- ARP协议(网络层协议)
- 发送数据的过程
- ARP协议
- ARP协议例题
- DHCP协议(应用层)
- 主机如何获得IP地址
- DHCP协议
- ICMP协议(网络层)
- TCP/IP协议栈
-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 ICMP差错报文
- 分类:
- ICMP差错报告报文数据字段
- 不应发送ICMP差错报文的情况
- ICMP询问报文
- ICMP的应用
- IPv6
- 为什么有IPv6
- IPv6数据报格式
- IPv6和IPv4
- IPv6地址表示形式
- IPv6基本地址类型
- IPv6向IPv4过渡的策略
- IPv6脑图
- IP组播
- IP数据报的三种传输方式
- IP组播地址
- 硬件组播
- 因特网范围内组播
- 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协议(网络层)
- 组播路由选择协议
- IP组播脑图
- 移动IP
- 移动IP相关术语
- 移动IP通信过程
- 网络层设备
- 路由器
- 输入端口对线路上收到的分组的处理
- 输出端口将交换结构传送来的分组发送到线路
- 三层设备的区别
- 路由表和路由转发
网络层概述
主要任务是把分组从源端传到目的端,为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
网络层传输单位:数据报
分组把数据报切割。
传输单元名词辨析
网络层功能:
- 路由选择与分组转发
寻找最佳路径 - 异构网络互联
- 拥塞控制
所有结点都来不及接受分组,导致大量分组丢弃
解决方法:
- 开环控制(静态)
- 闭环控制(动态)
数据交换方式
为什么要数据交换
交换方式
1. 电路交换
- 特点
- 独占资源
- 例如:电话网络
- 电路交换的阶段
- 优点
- 通信时延小
- 有序传输
- 没有冲突
- 实时性强
- 缺点
- 建立连接时间长
- 线路独占,使用效率低
- 灵活性差
- 无差错控制能力
2. 报文交换
报文:源应用发送的信息整体
- 优点
- 无需建立连接
- 存储转发,动态分配链路
- 线路可靠性较高
- 线路利用率较高
- 多目标服务
- 缺点
- 有存储转发时延
- 报文大小不定,需要网络结点有较大缓存空间
3. 分组交换
分组:把大的数据块分割成小的数据块
- 优点:
- 无需建立连接
- 存储转发,动态分配链路
- 线路可靠性较高
- 线路利用率较高
- 缺点:
- 有存储转发时延
- 需要传输额外的信息量(分组信息)
- 乱序到目的主机时,要对分组重新排序
数据报方式
为网络层提供无连接服务
不事先为分组的传输确定传输路径,每个分组独立确定传输路径,不同分组的传输路径可能不同。
- 无连接
- 每个分组携带源和目的地址
- 路由器根据分组的目的地址转发分组
- 基于路由协议/算法构建转发表
- 检索转发表
- 每个分组独立选路
虚电路方式
为网络层提供连接服务
首先为分组的传输确定传输路径(建立连接),然后沿该路径(连接)传输系列分组,系列分组路径相同,传输结束后拆除连接。
虚电路将数据报方式和的电路交换方式结合,以发挥两者优点
虚电路:
- 一条源主机到目的主机类似于电路的路径(逻辑连接)
- 路径上所有结点都要维持这条虚电路的建立
- 都维持一张虚电路表,每一项记录了一个打开的虚电路的信息
通信过程:
数据报&虚电路
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三种数据交换方式比较总结
- 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都采用存储转发
- 传输数据量大,且传送时间远大于呼叫时,选择电路交换。电路交换传输时延最小。
- 从信道利用率看,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优于电路交换。其中分组交换时延更小
路由算法
路由算法
路由算法分类
静态路由算法
非自适应路由算法,管理员手工配置路由信息
- 优点:
- 简便、可靠
- 在负荷稳定、拓扑变化不大的网络中运行效果很好
- 广泛用于高度安全性的军事网络和较小的商业网络
- 缺点:
- 路由更新慢
- 不适用大型网络
动态路由算法
自适应路由算法,路由器彼此交换信息,按照路由算法优化出路由表项
- 优点:
- 路由更新快
- 适用于大型网络
- 及时响应链路费用及网络拓扑变化
- 缺点:
- 算法复杂,增加网络负担
分类:
- 全局性:链路状态路由算法(OSPF)
所有路由器掌握完整的网络拓扑和链路费用信息
- 分散性:距离向量路由算法(RIP)
路由器只掌握物理相连的邻居及链路费用
分层次的路由选择协议
原因:
- 因特网规模很大
- 很多单位不向让外界知道自己的路由器选择协议,但还想连入互联网
自治系统AS:
路由选择协议分类:
内部网关协议IGP(一个AS内使用)
RIP协议(应用层协议)
RIP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是因特网的协议标准,最大优点是简单。
只适用于项小互联网
距离向量算法
RIP协议的报文格式
RIP故障处理
RIP脑图
OSPF协议
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OSPF的区域
OSPF分组
OSPF其他特点
外部网关协议EGP
- AS之间使用的
- BGP
BGP协议
BGP协议交换信息的过程
- 边界路由器身兼多职,AS内部协议+AS外部协议
BGP协议报文格式
BGP协议特点
BGP-4的四种报文
三种路由协议比较
IP数据报
TCP/IP协议栈
IP数据报格式
- 协议字段:
- TCP 6
- UDP 17
- 一种八片首饰
IP数据报分片
最大传输带元MTU
链路层数据帧可封装的数据的上限。
以太网的MTU是1500字节。
IP数据报分片例题
IPv4地址
IP地址
IP编制的历史阶段
- 分类的IP地址
- 子网的划分
- 构成超网(无分类编址方法)
一、分类的IP地址
- IP地址:
- 全世界唯一的32位/4字节标识符,标识路由器主机的接口
- 网络号,主机号
- 点分十进制
互联网中的IP地址
- 网桥分网段不分广播域
- 路由器分广播域
分类
特殊IP地址
私有IP地址
分类IP可使用数
网络地址转换NAT
- NET转换表
- 请求结构:{【源地址】,【目的地址】,【端口号】}
- 每一行都一一对应
- 局域内网通信对应LAN端
- 通过路由器与外网连接对应WAN端
- 内网主机想访问外网内容要先通过路由器NET转换,从LAN接口转到WAN去访问
二、子网划分
分类IP地址弱点
- IP地址空间的利用率有时候很低
- 可能根本用不到那么多主机号,没那么多设备
- 两级IP地址不够灵活
子网划分
子网掩码
- 子网掩码与IP地址逐位相与,就得到子网网络地址
子网掩码习题
72 =
- 子网掩码:255.255.252.0
- 252即11111100,即前面的8+8+6=22位作为网络号,后面10位主机号
- IP地址:180.80.77.55
- 180说明是B类IP地址,所以16位作为网络号,6位子网号
- 77对应01001101,取前6位即子网号010011
- 主机所在网络号180.80.76.0
- 广播地址:
- 主机号全1,(BCD都有可能,因为不知道子网号占多少位)
- 所以要把IP地址中后10位全部变为1,导致76->79,55->255
- 最终答案180.80.79.255
使用子网时分组的转发
- 使用相与的操作
- 超过分组的TTL生存时间会丢弃
三、无分类编址CIDR
构成超网
最长前缀匹配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G1fttvrg-1610077905901)(/Users/fine/Library/Application Support/typora-user-images/image-20210106155505326.png)]
CIDR习题
- IP地址:192.168.5.0/24
- 24,说明前3位都是网络前缀,可以看作网络号
- 采用定长网络划分,说明将第四位又拿出来划分子网
- CIDR不用减去两个子网数目,还是32
- 主机个数要 -2,8-2=6,全0代表本机,全1代表广播地址,都不可指派
ARP协议(网络层协议)
发送数据的过程
- 主机与目的机在一个网段
- 若ARP高速缓存中,有目的机IP地址和物理地址的映射,则直接发送
- 若没有,主机广播ARP请求分组:我是IP1,我要找IP3,我的物理地址是MAC1,IP3的地址是多少。由于全F即全1,为广播分组,所以路由器转发
- 当目的机收到这个请求,发现要找IP3,于是单播ARP响应分组:我是IP3,我的物理地址是MAC3
- 主机与目的机不在一个网段
- 主机广播后发现目的机不在,于是去找自己的默认路由,然后让默认路由代替自己完成上诉步骤。
- 在路由器那,源IP地址仍然是IP1,物理地址变成了MAC路由器
ARP协议
由于在实际网络的链路传送数据帧时,最终必须使用MAC地址。
ARP协议:完成主机或路由器IP地址到MAC地址的映射。解决下一跳走哪的
问题。
- ARP协议使用过程:
- ARP协议4种典型情况
ARP协议例题
DHCP协议(应用层)
主机如何获得IP地址
DHCP协议
ICMP协议(网络层)
TCP/IP协议栈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
ICMP差错报文
分类:
ICMP差错报告报文数据字段
不应发送ICMP差错报文的情况
ICMP询问报文
- 3、4已经没有使用了
ICMP的应用
- PING
测试两个主机之间的连通性,使用了ICMP回送请求和回答报文
- Traceroute
跟踪一个分组从源点到终点的路径,使用了ICMP时间超过差错报告报文
IPv6
为什么有IPv6
IPv6数据报格式
IPv6和IPv4
IPv6地址表示形式
IPv6基本地址类型
- 单播
- 一对一通信
- 可做源地址+目的地址
- 多播
- 一对多通信
- 可做目的地址
- 任播
- 一对多中的一个通信
- 可做目的地址
IPv6向IPv4过渡的策略
- 双栈协议
- 隧道技术
IPv6脑图
IP组播
IP数据报的三种传输方式
- 单播
- 广播
- 组播(多播)
IP组播地址
IP组播地址让源设备能够将分组发送给一组设备。属于多播组的设备将被分配一个组播组IP地址(一群共同需求主机的相同标识)
- 源地址总是单播地址
- 组播地址只能用作分组的目标地址
硬件组播
- 01-00-5E
因特网范围内组播
网际组管理协议IGMP协议(网络层)
IGMP工作的两个阶段
组播路由选择协议
组播路由选择协议常使用的三种算法:
- 基于链路状态的路由选择
- 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
- 协议无关的组播(稀疏/密集)
IP组播脑图
移动IP
移动IP相关术语
移动IP通信过程
网络层设备
路由器
输入端口对线路上收到的分组的处理
输出端口将交换结构传送来的分组发送到线路
三层设备的区别
- 路由器:
- 可以互联两个不同网络层协议的网段
- 网桥:
- 可以互联两个物理层和链路层不同的网段
- 集线器:
- 不能互联两个物理层不同的网段
路由表和路由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