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吃不是病,是一种心里紧张使得思维短路,甚至张口都说不出话来。

我以前也有一点,甚至于现在如果不缓和自己说话的速度,也会阵发性出现。我总结了一下,是可以克服这个问题的。

1. 克服口吃的最好办法就是让自己慢半拍 。心里急,不要紧,关键是强制自己缓和,把话想清楚了再说,把话组织好以后再说。可以用一些过渡的语句,比如,"我是这样想的","我认为","恩。。","能不能这样说","我想说...",或者"哈哈..","你说得好。。","你们看法不错","我有一个意见..."等等来缓冲自己的思维,等自己把话组织完,再脱口而出比拉锯子一样讲出来会好很多。拉锯子就是常说的口吃。

2. 口吃不是言语表达不强,任何人紧张时都会出现。目标就是要消除紧张,锻炼是必要的。没有进行过讲演的人,第一次演讲会非常紧张,台下很多眼睛的目光聚焦过来,比刀子还厉害。所以口才学上也提到这个问题,锻炼--先对熟悉的人讲,再逐渐在多人的场合讲。我就是这么过来的,别人在讲的时候,自己在心里就要组织语言,我怎么说,不要等到该自己说的时候语句还没组织出来。也不要收到别人茬断的影响。是个锻炼,是个口熟的问题。

3. 你可以跟朋友当面直接说:我这个人讲话怎么总爱口吃?怎么回事?大家就会教你不要紧张,慢慢说,这对你自己的情绪缓和有好处,也就消除了你紧张的理由,因为大家都知道这没什么,不怕你说不好,请你慢慢来讲自己的意见或者感受,那还有什么理由,有什么必要去紧张呢?我家乡叫口吃是:结巴头。而且有一个听说很怪的方法,如果谁去跟结巴学说话,自己会变成结巴,而原来结巴的人会被改掉结巴的习惯,其实就暗含着一个道理,你自己习以为常,不紧张了,消除了心里的障碍,反而就消除了。

4. 口吃跟词汇,跟生活阅历,跟平常说话的数量有直接关系。话说多了,几乎能达到不需要一个组织过程,人,心,口三者合一。能作到自由表达,甚至激烈辩论,能让自己的思想,感受脱口而出。我们讲这是一个过程而已。

5. 要明确自己是一次谈话,一次聚会的参与者的一员,而不是受审判者,你可以发言,可以缄默,当然作者社会活动的积极分子,不说话是不能起到主动作用的。有毛病当然不能一直继续下去。俗话说,痛下决心,万事可解。

6. 口才好的人为什么不口吃?锻炼的结果,也是他们有意无意地学习口才学一些知识有关,现在很多讲口才,讲推销,讲谈判,讲演讲技巧的书,大家可以看看,那上面最开始就会说到一个人要如何消除紧张,怎么说话。逐渐尝试跟熟悉的人,然后是不认识的人,跟不同专业,不通层面的人说话。这个跟说英语我认为是一致的。每天说十句跟每天练习100句是不一样的。

中和来讲,克服口吃,并提高说话的水平,三个方法:一是缓和情绪,说话慢半拍;二是会用一些接茬的短语,短句,自然过渡;三是多加锻炼;四是看一些口才的书,技巧还是很重要的。

说话嘛,拿俗话来说,就是你有来言,我有去语。最终的目的就是能说会道,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至于旁敲侧击,说反话,或者带着话题走,控制谈话局面,引导主题,这都是很高级的话题。口才学里有讲解,看个人造化了。能达到自由自在,脸不红心不跳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还是很容易的。

另外一个息息相关的就是所谓厚黑。我们只是说脸皮的问题。脸皮薄,比较容易脸红,紧张,当然说话肯定也不行。这也是锻炼的一个主要目标。有人没有礼貌的说你个子矮,你怎么办?尴尬吗?不是--口才学里说,你此时只能自我嘲讽,然后反击。最高级的是要大家既轻松,而且不尴尬,甚至爆笑。通常谈到个子问题时,因为我个子也矮啊,我就会讲到乔丹的传奇的长个子的故事,直到把在场的男式,女士都听得目瞪口呆,饶有风趣。因为乔丹就是从1.89离奇地长了二十公分的。那可以避免自己的尴尬,而且让大家很轻松,也会改变对你的看法,大家会觉得你很博学。那大家会认为你这个人非常有胸怀,博学,开朗,别人的印象会很不错。那还有就是宛转的批评,显示出你的犀利和你的特别的见解。比如你是农民子弟,谁在那里大说农民怎么样怎么样,农村怎么样,农民子弟怎么样?那你可以说,可以很犀利地说,农民子弟从小接受艰苦教育,对吧,只要有良好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不比谁差?你可以小发火:有教养的人是不会在乎这个问题的。某些人你不能说他看问题很全面,有的人甚至带有种族,民族,地域的歧视,看你自己的态度,可宛转可犀利,狗血淋头也可以。对吧,这就是犀利,而且可以摆出你的观点。让任何人不会小视你的存在,你的尊严。

最后,我想,如果你实在改不了,而且从小就这样的话,而且怎么努力都改不掉,就要求助医生了。搞不好神经元通讯链路有问题也倒有可能。哈哈。

*时隔多年,看到很多人回复。我就再补充一点:

多听评书,看看评书家是怎么组织语言的。他们有个特点,就是组织语言时,有很明显的抑扬顿挫(停顿,好像让你要思考,并想听他下一句)。也恰恰是这点,让他可以有条理地讲一个故事。我们听来就是一个娓娓道来的感觉。有时你会注意到没有经过编辑的录音,评书家也会口误或者吃口的。甚至是新闻联播也有口吃改口的情况。提前的这个语言组织就是训练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