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从一个很有意思的理论,来反向分析一下技术的价值和生命力,以及职业选择。

林迪效应(Lindy effect)是指,对于一些不会自然消亡的东西,比如一种技术、一个想法,它们的预期寿命和它们目前已经存在的时间成正比。即它每多生存一段时间,它的剩余预期寿命就会增加一点。在林迪效应适用的情况下,死亡率随时间下降。

这个理论是著名的畅销书作家塔勒布提出来,《随机骗局》、《反脆弱》和《黑天鹅效应》就是他的成名作,其中《黑天鹅效应》被泰晤士报选为“二战后12本最具影响力的书”。

当然,塔勒布这哥们,提出了很多晦涩难懂的概念,需要仔细琢磨一下。

职业寻猫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一个故事,罗振宇提过,让我们要去大城市里面工作。其中经常举一个例子,就是大城市的工作机会非常的多。比如就是有一种职业寻猫,每个月可以月入1万以上。这个职业是要干嘛呢?就是在大城市去帮别人找丢掉的猫。

很多人说,没啥猫那么贵?在农村不值钱,但是在大城市来说,有的人把宠物视作家人,不管理解不理解,反正就有很多这样的人。

这个确实有这样的奇葩的职业,在大城市里面这种新兴的职业只多不少,有些时候会惊掉你的下巴。这从这些角度来看,确实大城市有其非常强大的生命力。

但同样我们从体感上可以感知这些职业变化非常之快,但大部分时候来的快,去的也快。虽然好像看起来美好,但实际上对于我们大部分个体想要找自己的职业规划的时候,就不能寄希望于这种全新的职业能带给个人平稳的发展。

这个就能够印证林迪定律。来的快的,去的也快。

我们聊聊体制内的工作。

体制内的工作一般我们简称是师医公。分别是老师,公务员和医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互联网发展最快的一段时间里面,很多人认为是不是这些古老的行业应该开始不受欢迎,很多人开始看不上体制内的工作了。

所以很多人纷纷下海,吐槽体制内效率之低,应该大刀阔斧的改革。一时间,大家趋之若鹜,纷纷去制造业、互联网、金融业。

当经济危机发生之后,我们重新审视职业规划,师医公到了现在反而历久弥新。22年后,大家可以看到,师医公又成为了应届生最好的选择。

这个也非常符合林迪定律。师医公这个职业在中国有了几千年的历史,其必定符合事物的内在规律,因此在往后几千年,我们目所能及的地方师医公也会作作为最稳定的职业一直存在。

我们要深挖一层,林迪定律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我认为本质就是经过长时间考验的东西,是有其长远存在的价值的。

换句话说,能持续几千年到现在的东西,大概率是经过了千锤百炼的捶打,对目前依旧有极大的参考意义。

就比如说原来的作者经过长时间打磨做出了很多文学作品,比如四大名著,这些文学作品往往可以流传的更久。我们完全可以预判四大名著在1000年,2000年之后的中国依然是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作品。

很简单的道理,经过了大家都去阅读、校验和继承的作品,一定是佳作,而佳作就具备了穿越周期的属性,因此能流传的更久。

一项工艺,一个理论也是一样。很多时候古人也会发现了新的工艺,新的理论,但是往往经不住推敲,所以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中就丢失了。

能够传下来的都是经过了实践的检验,无数人的打磨。

同样的,我们可以发现,例如一个锤子在历史上已经传承了几千年之久,现在已经有很多的电动工具可以替代,但是锤子工具往往因为其简单而有更持续的生命力。

花里胡哨,看起来强大复杂的东西,往往流传不久。

那我们能不能再想想反例呢?哪些东西流传了特别久,但是突然就消亡的?

比如说我们在农业生产时代,我们会用牛马来拉车,这一根基本上就有千年的历史,然而到了工业革命之后,机械时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替代了牛车和马车。

牛车和马车就这样一个非常快的速度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那么这是不是一个反例呢?

实际上我们再细挖一下牛车马车并不是我们的目的,而是我们的工具和手段。那么我们的目的是什么呢?目的是出行。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出行的需求不仅没有消亡,反而愈加旺盛。只不过我们现在出新品变成了汽车,火车和飞机。

也就是说工具在不断的迭代升级,但是我们的目的和需求却从来没有消失过。

再举一些另外的例子,比如我们传承了几千年的一些陋习,裹小脚、灭人性等封建习惯,到现在开始慢慢被淘汰。

这是不是林迪定律的反例呢?

但是这个原因确实明显的黑天鹅事件,如果不是新时代,封建社会的陋习依旧在延续。这种放在整个人类历史上面来说,都是小概率事件。

所以虽然说有些东西被我们现在已经被淘汰了,我们已经进入了崭新的数字化时代,但又我们怎么能够得知数字化时代不会使人类毁灭呢?如果数字文明的毁灭导致我们重新回到原来的农业文明。

这是不是就说明农业文明的传承还是依然符合林迪定律呢?

比如在几千年里面传承的神学现在已几乎被科学所替代,但谁又能保证科学发展的尽头会不会是神学呢?毕竟神学有千年万年历史,而科学只是百年的小孩。

拉长时间维度,在千年的尺度上,一切会更加清晰。

总结一下,林迪定位给了我们一些思考的空间。在职业和生活的过程中,我们不断要探寻事物的本质,哪一些是经过时间沉淀的优质内容,而哪一些是应该被时代淘汰,以及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只有明白了这些,只要能区别这些,我们才能更好的在我们生活中做出更加科学的判断。

终局来说,要做到既不会因循守旧,又可以穿越时空周期。

关注公众号:ali老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