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按测试对象分类

界面测试

可靠性测试

容错性测试

文档测试

兼容性测试

易用性测试

安装卸载测试

性能测试

安全性测试

内存泄漏测试

2.按照是否查看代码分类

黑盒测试

白盒测试

灰盒测试

3.按开发阶段划分

单元测试

集成测试

系统测试

回归测试

冒烟测试

验收测试

4.按测试实施组织

α测试

β测试

第三方测试

5.按是否运行划分

静态测试

动态测试

6.按是否手工划分

手工测试

自动化测试

7.按测试地域划分

国际化测试

本地化测试


软件测试教程之测试分类_白盒测试

1.按测试对象分类

软件测试教程之测试分类_白盒测试_02

界面测试

用户和如那件进行交互时,界面是用户对软件的第一印象,合理的界面设计能给用户带来轻松愉悦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

界面测试(简称UI测试),指按照界面的需求(一般是UI设计稿)和界面的设计规则,对我们软件界面所展示的全部内容进行测试和检查,包含:

1.界面内容是否完整,一致,准确,友好。界面内容对屏幕大小的自适应,换行,内容是否清晰展示

2.验证界面布局和排版是否合理,不同板块字体设计,图片展示是否符合要求

3.对界面不同控件测试,对话框,文本框,滚动条,选项按钮等是否能正常使用,有效无效状态设计是否合理

4.界面布局和色调符合实事发展

可靠性测试

可靠性(Availability)即可用性,是指系统正常运行的能力或者程度,一般用正常向用户提供软件服务的时间占总时间的百分比表示。

可靠性 = 正常运行时间/(正常运行时间+非正常运行时间)*100%

比例越高,说明软件可靠性越高

系统非正常运行的时间可能是由于硬件,软件,网络故障或任何其他因素(如断电)造成的,这些因素能让系统停止工作,或者连接中断不能被访问,或者性能急剧降低导致不能使用软件现有的服务等。可用性指标一般要求达到4个或5个“9”,即99.99%或者99.999%

容错性测试

指系统能够处理异常,用户的错误操作不至于让系统崩溃,从而提高系统的可用性

包含:

1.输入异常数据或进行异常操作,以检验系统的保护性,容错性好,就能给出提示,或者系统内部消化,不会导致系统出错甚至崩溃

比如数据级测试,校验测试,环境容错测试,界面容错(比如URL中输入不存在的资源,是否有保障措施)测试

2.灾难恢复性测试

通过各种手段让软件强制性的发生故障,验证系统已经保存的数据是否丢失,系统和数据能否恢复

文档测试

开发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软件需求说明书、数据要求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说明书、数据库设计说明书、模块开发卷宗。

管理文件:项目开发计划、测试计划、测试分析报告、开发进度月报、项目开发总结报告。

用户文件:用户手册、操作手册,用户文档的作用:改善易安装性;改善软件的易学性与易用性;改善软件可靠性;降低技术支持成本。

兼容性测试

兼容性测试需求是指明确要测试的兼容环境,考虑软,硬件的兼容,就软件兼容来说,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系统自身版本的兼容,用户已有数据的兼容,数据兼容是重中之重,对用户来说,数据是最有价值的

测试与应用环境的兼容性,比如操作系统,应用平台,浏览器的兼容

测试与第三方系统以及第三方数据的兼容性

易用性测试

应用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成果,是产品在使用起来更加灵活和,舒适。软件产品也始终关注用户体验,让用户获得舒适,易用的体验,针对软件这方面的测试称之为易用性测试

1.标准性和规范性

对于现有的软件运行平台,通常其UI标准已经不知不觉地被确立了,成为大家的共识。多数用户已经习惯并且接受了这些标准和规范,或者说已经认同了这些信息所代表的的含义。比如安装软件的界面的外观,在什么场合使用恰当的对话框等。

2.直观性

用户界面的直观性,要求软件功能特性易懂,清晰。用户界面布局合理,对操作的响应在用户的预期之中。比如数据统计结果用报表的形式(条形图,扇形图等)展示清晰直观;现在主流的很多搜索引擎和日历的设计也有直观性的特点;

安装卸载测试

应用的安装和卸载是最基本的功能,一旦出错,就是严重级别的BUG

要考虑的方面:

软件不同的安装和卸载方式

兼容性:应用是否能在不同的系统环境,版本下安装

安装卸载过程中是否支持手动暂停,取消

安装空间不足时是否有提示

是否能正常卸载

环境出现问题,比如司机,断电,断网等,是否能合理应对

性能测试

使用软件的时候有时会碰到软件网页打开时越来越慢,查询数据时很长时间才显示列表,软件运行越来越慢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系统的性能问题引起的。

要进行软件产品的性能问题,要对产品的性能需求进行分析,然后基于系统的性能需求和系统架构,完成性能测试的设计和执行,最后要进行持续的性能调优。常见的性能问题如下:

资源泄露、资源瓶颈

线程死锁,线程阻塞

查询速度慢或效率低

受外部系统影响越来越大

衡量一个系统性能好坏的关键性指标有:用户响应时间,事务平均响应时间(TPS),吞吐率,每秒点击次数,内存和CPU使用率等。

安全性测试

安全性是指信息安全,是指计算机系统或网络保护用户数据隐私,完整,保护数据正常传输和抵御黑客,病毒攻击的能力。

安全问题:

代码中的安全性问题,如SQL/XML注入

假冒ID:身份欺骗

输入域,如输入恶性或者带有病毒的脚本或长字符串

篡改,对数据的恶意修改,破坏数据的完整性

内存泄漏测试

从用户使用的角度来看,内存泄露本身不会造成什么危害,一般用户可能根本不会感觉到内存泄露的存在。但是内存泄露是会累积的,只要执行的次数足够多,最终会耗尽所有可用内存,使软件的执行越来越慢,最后停止响应。可以把这种软件的问题比喻成软件的“慢性病”。

造成内存泄露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分配完内存之后忘了回收。

程序写法有问题,造成没办法回收(如死循环造成无法执行到回收步骤)。

某些API函数的使用不正确,造成内存泄露。

内存泄漏的检测方法

人工静态法:代码走读,人工查找未被回收的内存。

自动工具法:借助相应测试内存泄漏的工具,如Visual Leak Detector,记录每次内存分配,清楚告诉用户内存是如何泄漏的。

2.按照是否查看代码分类

软件测试教程之测试分类_单元测试_03

黑盒测试

黑盒测试就是在完全不考虑程序逻辑和内部结构的情况下,检查系统功能是否按照需求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正常使用、是否能适当的接收输入数据而输出正确的结果,满足规范需求。

所以,黑盒测试又称之为数据驱动测试,只注重软件的功能

黑盒测试的优点

不需要了解程序内部的代码以及实现,不关注软件内部的实现。

从用户角度出发设计测试用例,很容易的知道用户会用到哪些功能,会遇到哪些问题,锻炼测试人 员的产品思维

测试用例是基于软件需求开发文档,不容易遗漏软件需求文档中需要测试的功能。

黑盒测试的缺点是不可能覆盖所有代码。代码覆盖率较低

黑盒测试用到的测试方法有,等价类,边界值,因果图,场景法,错误猜测法等。

白盒测试

白盒测试又称为结构测试或逻辑测试,它一般用来分析程序的内部结构,针对程序的逻辑结构来设计测试用例进行测试。

白盒测试的测试目的是,通过检查软件内部的逻辑结构,对软件中的逻辑路径进行覆盖测试;在程序不同地方设立检查点,检查程序的状态,以确定实际运行状态与预期状态是否一致。

白盒测试关注的是代码逻辑,对业务功能有一定的漏洞

主要包含六种测试方法:

语句覆盖:一行代码就是一个语句,用例要对所有的语句要进行覆盖

判定覆盖:用例要对所有的判定(为真/假)进行覆盖

条件覆盖:对所有的条件(满足所有的条件)进行覆盖

判定条件覆盖:将判定覆盖和条件覆盖组合一下

条件组合覆盖:对所有的条件进行组合,并且覆盖

路径覆盖:用力要覆盖代码中所有的路径

优点:代码覆盖率比较高

缺点:业务功能覆盖较低

灰盒测试

介于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之间,即关注代码覆盖率,又关注业务功能

3.按开发阶段划分

软件测试教程之测试分类_数据_04

测试金字塔

软件测试教程之测试分类_白盒测试_05

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是对软件组成单元进行测试。其目的是检验软件基本组成单位的正确性。测试的对象是软件设计的最小单位:模块。又称为模块测试

测试阶段:编码后或者编码前(TDD)

测试对象:最小模块

测试人员:白盒测试工程师或开发工程师

测试依据:代码和注释+详细设计文档

测试方法:白盒测

试测试内容:模块接口测试、局部数据结构测试、路径测试、错误处理测试、边界测试

Java如何进行单元测试->junit

集成测试

集成测试也称联合测试(联调)、组装测试,将程序模块采用适当的集成策略组装起来,对系统的接口及集成后的功能进行正确性检测的测试工作。集成主要目的是检查软件单位之间的接口是否正确。

测试阶段:一般单元测试之后进行

测试对象:模块间的接口测试人员:白盒测试工程师或开发工程师

测试依据:单元测试的模块+概要设计文档

测试方法: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相结合

测试内容:模块之间数据传输、模块之间功能冲突、模块组装功能正确性、全局数据结构、单模块缺陷对系统的影响

系统测试

将软件系统看成是一个系统的测试。包括对功能、性能以及软件所运行的软硬件环境进行测试。

测试阶段:集成测试通过之后

测试对象:整个系统(软、硬件)Java如何进行单元测试?

测试人员:黑盒测试工程师

测试依据:需求规格说明文档

测试方法:黑盒测试

测试内容:功能、界面、可靠性、易用性、性能、兼容性、安全性等  

回归测试

回归测试是指修改了旧代码后,重新进行测试以确认修改没有引入新的错误或导致其他代码产生错误。

在整个软件测试过程中占有很大的工作量比重,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都会进行多次回归测试。随着系统的庞大,回归测试的成本越来越大,通过选择正确的回归测试策略来改进回归测试的效率和有效性是很有意义的。(通过自动化工具来测试会很方便)

冒烟测试

冒烟测试的对象是每一个新编译的需要正式测试的软件版本,目的是确认软件主要功能和核心流程正常,在正式进行系统测试之前执行。

冒烟测试一般在开发人员开发完毕后提交给测试人员来进行测试时,先进行冒烟测试,保证基本功能正常,不阻碍后续的测试。

如果冒烟测试通过,则测试人员开始进行正式的系统测试,如果不通过,则测试人员可以让开发人员重新修复代码直到冒烟测试通过,再开始进行系统测试。

回归测试和冒烟测试都属于系统测试。

验收测试

验收测试是部署软件之前的最后一个测试操作。它是技术测试的最后一个阶段,也称为交付测试。验收测试的目的是确保软件准备就绪,按照项目合同、任务书、双方约定的验收依据文档,向软件购买都展示该软件系统满足原始需求。

测试阶段:系统测试通过之后

测试对象:整个系统(包括软硬件)

测试人员:主要是最终用户或者需求方

测试依据:用户需求、验收标准

测试方法:黑盒测试

测试内容:同系统测试(功能...各类文档等)

4.按测试实施组织

α测试

α测试是由一个用户在开发环境下进行的测试,也可以是公司内部的用户在模拟实际操作环境下进行的测试。α测试的目的是评价软件产品的FLURPS(即功能、局域化、可使用性、可靠性、性能和支持)。大型通用软件,在正式发布前,通常需要执行Alpha和Beta测试。

α测试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β测试

Beta测试是一种验收测试。Beta测试由软件的最终用户们在一个或多个场所进行。

α测试与Beta测试的区别:

测试人员数量不同:Alpha测试用户的数量相对比较少,beta测试用户数量相对比较多

测试的环境不同:Alpha测试是受开发方控制的。beta测试的环境是不受开发方控制的

Alpha测试是指把用户请到开发方的场所来测试(或者公司内部人员测试)beta测试是指在一个或多个用户的场所进行的测试    

测试的时间不同:Alpha测试时间比较集中,beta测试的时间不集中

测试周期不同:alpha测试周期短,通用的软件产品需要较大规模的beta测试,测试周期比较长

测试阶段不同:alpha测试先于beta测试执行 

第三方测试

介于开发方和用户方之间的组织的测试

5.按是否运行划分

静态测试

不运行被测软件,静态的检查程序代码,界面或文档中可能存在的错误。

不以测试数据的执行而是对测试对象的分析过程,仅通过分析或检查源程序的设计、内部结构、逻辑、代码风格和规格等来检查程序的正确性。

动态测试

指的是实际运行被测程序,输入相应的测试数据,检查实际输出结果和预期结果是否相符的过程,所以判断一个测试属于动态测试还是静态的,唯一的标准就是看是否运行程序。大多数软件测试工作都属于动态测试。

6.按是否手工划分

手工测试

手工测试就是由人去一个一个的输入用例,然后观察结果,和机器测试相对应,属于比较原始但是必须的一个步骤。

总结优缺点:优点:自动化无法替代探索性测试、发散思维结果的测试。缺点:执行效率慢,量大易错

自动化测试

就是在预设条件下运行系统或应用程序,评估运行结果,预先条件应包括正常条件和异常条件。

简单说自动化测试是把以人为驱动的测试行为转化为机器执行的一种过程。

自动化测试比如功能测试自动化、性能测试自动化、安全测试自动化。

自动化测试按照测试对象来分,还可以分为接口测试、UI测试等。接口测试的ROI(产出投入比)要比UI测试高。

7.按测试地域划分

国际化测试

软件的国际化和软件的本地化是开发面向全球不同地区用户使用的软件系统的两个过程。而本地化测试和国际化测试则是针对这类软件产品进行的测试。由于软件的全球化普及,还有软件外包行业的兴起,软件的本地化和国际化测试俨然成为了一个独特的测试专门领域。

注意点:

日期、数字格式、货币等是否能适应不同国家的文化习俗。例如,中文是年月日,而英文是月日年

排序的方式是否考虑了不同语言的特点。例如,中文按照第一个字的汉语拼音顺序排序,而英文按照首字母排序

在不同的国家采用不同的度量单位,软件是否能自适应和转换

软件是否能在不同类型的硬件上正常运行,特别是在当地市场上销售的流行硬件上

联机帮助和文档是否已经翻译,翻译后的链接是否正常。正文翻译是否正确、恰当,是否有语法错误

本地化测试

前面讲的测试都是本地进行的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