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的发展如同一条汹涌澎湃的大河,不断地冲击传统管理模式的堤岸。面对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环境保护的压力以及资源的有效利用,水利风景区亟需一场数字化转型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而信息化监管系统的出现恰逢其时,它像一位无声的指挥家,将管理的交响乐章谱写得井然有序。

 

水利部发布的《水利风景区评价规范》(SL/T 300—2023)中对信息化系统作出指导,利用广播、信息屏、媒体平台、短信推送等形式发布信息,包括实时发布常规服务信息,如景区天气、水质、空气质量、门票价格、游客流量等;及时发布应急信息,如雨情、水情、疏散渠道等;定期发布景区重要活动或节庆活动等信息。

 

对此,物通博联提供基于物联网网关(RTU)的水利风景区信息化监管系统解决方案。该方案以数据为核心,融合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采集、处理和反馈机制。从水质监测到流量调控,从安全预警到生态保护,将景区每一处设备都纳在智能化监控系统之下,确保景区运行的安全高效与环境和谐共生。

 

水利风景区内部署的水文监测站(水位计、流量计、水质监测仪等)、气象监测站(光照辐射传感器、雨量计等)、视频监控站(摄像头)等设备接入物联网网关(RTU),实时采集数据并通过5G/4G/WIFI/以太网等方式对接到景区监管平台,也能转发到水行政管理部门平台中,实现水利景区的全面监控、异常告警、智能管理与数据分析等,提升工作效率与管理水平,助力打造智慧水利风景区。

 

水利风景区信息化监管系统解决方案_物联网

系统功能

1、监测景区河流、湖泊等水位、流量、水质等水文信息,也能监测光照辐射、降雨量、风速风向等气象信息;同时运用摄像头在线查看各个景观的实时画面,集成到同一个平台中。

 

2、设置异常告警规则,在监测到异常数据时自动告警,通过微信、短信、邮件等方式进行通知,快速定位采取措施,保证游客安全与景观保全,避免出现意外事故与经济损失。

 

3、可以将数据推送到LED信息大屏并联动广播系统,发布重要信息及时通知现场人员。

 

4、构建电子地图实现对重要位置的标记与监控,如水利设施、景观节点、应急疏散通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