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K8S污点和容忍的流程如下:**
| 步骤 | 操作 |
| ---- | ---- |
| 1. | 创建带有污点的节点 |
| 2. | 创建带有容忍的Pod |
**操作步骤及代码示例:**
**步骤一:创建带有污点的节点**
首先,我们需要为一个节点设置一个污点。下面是设置污点的示例代码:
1. 为节点设置一个污点,如下所示:
```bash
kubectl taint nodes node1 key=value:NoSchedule
```
这条命令的意思是在节点node1上设置一个key=value的污点,然后指定NoSchedule表示这个污点将阻止在这个节点上进行调度。
**步骤二:创建带有容忍的Pod**
接下来,我们需要创建一个带有容忍的Pod,让它可以在带有污点的节点上运行。下面是创建Pod的示例代码:
1. 编写Pod的yaml文件,如下所示:
```yaml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mypod
spec:
containers:
- name: myapp
image: myapp:v1
tolerations:
- key: "key"
operator: "Equal"
value: "value"
effect: "NoSchedule"
```
在这个yaml文件中,我们给Pod加上了一个tolerations字段,指定了对应的key、operator、value和effect来容忍带有指定污点的节点。
2. 使用kubectl命令创建Pod,如下所示:
```bash
kubectl apply -f pod.yaml
```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就可以实现在带有污点的节点上创建一个带有容忍的Pod。这样,即使节点有污点,我们也能让Pod在其上正常运行了。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到刚入行的小白理解K8S污点和容忍的使用方法。如果有任何疑问或者需要进一步帮助,可以随时向我提问。祝学习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