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没有阅读实体书,就是每天上班的时候在挤公交时,打开微信读书来听书听完的,所以下面总结出来的是“听后感”~
个人认为还是蛮不错的书,它通过各种实验数据,非常理性的解释了很多社会现象。同时也解答了我心中的一些疑惑,还是建议看到这篇文章的人有时间可以去看看。
1. 概要
《影响力》一书是作者通过各种社会现象与社会实验,总结出的激发他人顺从心理的六大因素,作者称其为“影响力武器”。这六大影响力武器分别是:
- 互惠
- 承诺与一致
- 社会认同感
- 喜好
- 权威
- 稀缺
在书的开篇,就以充气臭鼬模拟唧唧声来激活火鸡妈妈的母爱磁带为例子,讲解了无论是在动物界,还是人类界,思维捷径都是每一个生物都会依赖的固定行为模式。
我们每个人内心都会有一个“磁带”,当某些行为发生时,就会在我们的“磁带”上按下播放键,例如:
- 当我们听到商场有打折促销时,我们会蜂拥而上,大买特买,因为我们会认为打折促销能够帮助我们省钱;
- 当有人施与恩惠给我们时,之后不管这个人遭遇了多大难处,我们都会帮他,因为我们会认为我们欠了一个人情,而这个人情是要还的;
- 当我们看到某个明星代言了xxx牌洗发水,我们程序员就都会去买这个洗发水,因为我们认为这个明星这么出名这么受人喜欢,所以代言的东西肯定也很好,头发一定duang duang的长;
- 一个普通的蛋炒饭,放在一般餐厅卖20块,放在二次元餐厅却可以卖到80块(你们这些死宅的钱真好赚);
- …
上述的行为在生活中是到处都可以见到,我们身边总是会充满着各式各样的想要影响他人的行为。而我们也总会被这些行为所影响,这使得我们在一些场合下,总是处于弱势的一方。
思维捷径:人总是懒惰的,对于世界日新月异的改变,我们每天都在接受新的信息,大多数时候,对于任意的新鲜事物,我们会以经验主义的形式,通过过往的情况,来对这些新鲜事物做出评价
火鸡妈妈生下小鸡时,小鸡会唧唧叫,这样火鸡妈妈就会给这些唧唧叫的小鸡喂食。
而在实验中,一个假的玩具,发出唧唧声时,火鸡妈妈也会为这个假的玩具投食,这是因为火鸡妈妈它懒得去思考这个玩具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孩子,因为那太难了或者太烦了,所以当它听到唧唧叫时,根据思维捷径,它会直接的认为这个玩具就是自己的孩子,所以给它投食。
一些人,总是想激活我们的磁带,尽管有些人是真的对我们好,但是大部分都是想从我们身上牟取利益,比如上面例子中的明星效应、品牌效应,这显然都是想从我们的钱包中疯狂提款。而我们思维上的懒惰,“思维捷径”通常认为这些行为都是对的,所以当我们在被占便宜时,还全然不知,直到最后发现了,才知道已经晚了,只能懊悔不已。
所以我们需要知道如何去鉴别他人对我们的行为是否会影响我们自己的利益,通过学习 “影响力武器”,来认识这些影响力因素,捍卫自己的思维捷径。
2. 互惠互利
“互惠互利”,下面一句很难不是 “合作共赢”。
但是今时今日,“互惠” 常常被有心人士作为影响力武器,在需要向你索取利益之前,给你一些好处,这样你的回报就会显得合乎常理。
我觉得这个行为可以用我们在网上看到的 “道德绑架”来形容,即A帮助了B,那么对于B来说,他就有了帮助A的“义务”。如果他在A有困难之际,不出手相助,那么B将会受到道德上的谴责,可能周围的人会骂B是白眼狼。
正因为不想在道德上过意不去,在受到他人恩惠的时候,我们内心产生了一种 负债感。为了消除这令人不舒服的“负债感”,我们只能“还债”。
所以当互惠互利被作为影响力武器使用时,我只需要去判断回报的代价是否远大于被给予恩惠的代价,如果是的话那就需要学会拒绝他人了。
3. 承诺与一致
承诺与一致,源于“言行一致”的心理准则,人们都想避免成为言行不一致的人,因为这样会显得人不靠谱、不坚定、没有诚信。该原则可以总结为:
一旦我们做出了某个决定,或选择了某种立场,在面对来自个人或外部的压力时,会迫使我们的言行与它保持一致。
在这种压力之下,我们会采取某种行为以证明我们之前所做的决策。
在赛马比赛开始前,人们都不确定哪匹马会跑第一,当他们对某匹马下注后,他们就会无比的坚信,自己所下注的马会跑第一。
这是自我暗示的表现,当我们把一些不确定的东西写在纸上时,我们会就对这些东西产生认同感,尽管有可能这些东西是错误的。这是因为我们做出的承诺已经潜移默化的指导了我们的思想。
书中的案例都非常经典。在阅读该书时,差不多是8月的样子,当时公司正在收集下半年的绩效考核标准,在部门内部也有个人的OKR,员工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定制下半年的目标。
我觉得这些行为和“承诺与一致”准则所体现的理念所相似。当我们把自己的目标放在系统中后,我们会对自己定下的承诺所负责,开始着手去达成我们的目标,因为我们想成为他人眼中的君子:“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我还是蛮喜欢这个准则的,所以相较于相较于不好的一面(被作为影响力武器使用),我更希望利用它好的一面来提高自身:
- 可以用来定制目标
- 自驱或他驱的实现目标
-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习惯
4. 社会认同原理
在没有阅读这一章节之前,我内心一直对一个社会现象是很疑惑不解的,比如最近的案例:男子当街殴打一女子,而路过的行人却不闻不问,看热闹不嫌事大,不上去制止这个男子。
我认为这种现象很绝望,是否当今社会都变得冷漠起来。
而这一章节里面就描述了这种经典案例,且这些案例都是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说明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这种社会现象并不稀奇。(PS:果然还是得多读书,你的疑惑早在500年前就有先人解答过了)
解释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多元无知效应:
一般说来,当我们对自己缺乏信心时,当形势不很明朗时,当不确定性占上风时,我们最有可能接受并参照别人的行为。
古人早就解释了这个现象,成语中:人云亦云、三人成虎。而在上面的案例中,书中提出的解决方式是女子需要发出求救信号,让行人认为她是真正的遭受到迫害,那么行人很大概率就会上前制止该男子。
而我认为,人们自身还是要突破多元无知的束缚,即多去独立思考,多根据现场的情况去考虑事物。
在我写笔记的时候,朋友圈盛行了“秋天第一杯奶茶”梗,本单身狗:???? 这不正是盲目跟风和炫耀的社会风气的教科书级别现象么? 多少沾点…
5. 喜好
该章节里有一个我印象深刻的案例:当一个人是某支球队的粉丝时,当球队赢球时他会开心和炫耀,当球队输球时他会沮丧和难过,在别的球迷面前抬不起头。
这是因为喜好的心理,赋予他优越感,即他会把自己赋予到这支球队,当球队赢球时,他就会认为是自己赢了别人,而输球也一样。
我们喜欢长的好看的人、喜欢和我们兴趣差不多的人、喜欢恭维我们的人,而当这些人悄悄把手伸进我们的荷包,我们就不易察觉了,因为我们已经被对方所吸引。
爱屋及乌,是喜好原理的本质。不过个人还是觉得学习这个原理对自身防范没啥指导性作用,因为喜欢能带来快乐,给喜欢的人、球队、次元文化消费,能够让自己开心,也乐意,这没啥不好的~~
6. 权威
权威应该是影响力武器中最为暴力、直观的一种了。
权威原理认为权威所具有的强大力量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即使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也会为了服从权威的命令而做出一些完全丧失理智的事情来。
权威包括:父母、老师、雇主、领导、专家、资深人士等。
权威的特征主要在 :头衔、衣着、外部的权威标志。
来自权威的信息在很多情况下都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行动的捷径,所以在权威面前思考似乎成了一件多余的事情,因此很多人就放弃了思考,虽然在大多数情况,这样偷一下懒并无大碍,甚至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有时候也会有例外,因为我们只是在机械地做出反应,并没有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
而医院就是权威影响力发挥其最大用处的地方了:病人无条件信任医生的诊断、护士无条件的信任医生开的处方。
所以当医生出了差错,很可能会产生事故。
如何解决权威带来影响?
书中的答案是:对权威保持高度警觉,当我们觉得哪些地方有纰漏时,需要及时反馈。
7. 稀缺
稀缺原理可以概括为:
当人们感觉要失去一些东西的时候,会对他的决策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害怕失去某种东西,比希望得到同等价值东西,对人们的激励作用更大。因为失去东西代表失去自由,这会让我们产生“心理抗拒”
它利用了我们走思维捷径的弱点,我们的潜意思都是认为:越难获取的东西质量越高。 “一个东西很贵说明它的质量很高,一个东西限量也能说明它质量很高”。
营销者会积极的通过“限时购买”来制造稀缺现象,促使消费者消费。就比如LOL的限定皮肤,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
8. 最后
影响力武器本身都是利用了我们走思维捷径的弱点,来进行多维度打击。《影响力》我愿称之为《营销心理学》,每一条都能成为营销人员的手段。 为了维护自身的权益,我们需要更多的独立思考。
我很喜欢马丁路德金的一句话:“手段代表正在形成中的正义,和正在实现中的理想,不能使用不正义的手段来得到正义的结果,因为手段是种子,而目的是树,人不能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
所以我们既不能用这些手段来加害他人,也要防止他人用这些手段来伤害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