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模板

在前面的示例中,视图函数的主要作用是生成请求的响应,这是最简单的请求。实际上,视图函数有两个作用:处理业务逻辑和返回响应内容。在大型应用中,把业务逻辑和表现内容放在一起,会增加代码的复杂度和维护成本。本节学到的模板,它的作用即是承担视图函数的另一个作用,即返回响应内容。 模板其实是一个包含响应文本的文件,其中用占位符(变量)表示动态部分,告诉模板引擎其具体值需要从使用的数据中获取。使用真实值替换变量,再返回最终得到的字符串,这个过程称为“渲染”。Flask使用Jinja2这个模板引擎来渲染模板。Jinja2能识别所有类型的变量,包括{}。 Jinja2模板引擎,Flask提供的render_template函数封装了该模板引擎,render_template函数的第一个参数是模板的文件名,后面的参数都是键值对,表示模板中变量对应的真实值。

Jinja2官方文档(​​http://docs.jinkan.org/docs/jinja2/​​)

我们先来认识下模板的基本语法:


{% if user %}
{{ user }}
{% else %}
hello!
<ul>
{% for index in indexs %}
<li> {{ index }} </li>
{% endfor %}
</ul>

通过修改一下前面的示例,来学习下模板的简单使用:

@app.route('/')
def hello_itcast():
return render_template('index.html')

@app.route('/user/<name>')
def hello_user(name):
return render_template('index.html',name=name)

变量

在模板中{{ variable }}结构表示变量,是一种特殊的占位符,告诉模板引擎这个位置的值,从渲染模板时使用的数据中获取;Jinja2除了能识别基本类型的变量,还能识别{};

<p>{{mydict['key']}}</p>

<p>{{mylist[1]}}</p>

<p>{{mylist[myvariable]}}</p>
from flask import Flask,render_template
app = Flask(__name__)

@app.route('/')
def index():
mydict = {'key':'silence is gold'}
mylist = ['Speech', 'is','silver']
myintvar = 0

return render_template('vars.html',
mydict=mydict,
mylist=mylist,
myintvar=myintvar
)
if __name__ == '__main__':
app.run(debug=True)

反向路由:

Flask提供了url_for()辅助函数,可以使用程序URL映射中保存的信息生成URL;url_for()接收视图函数名作为参数,返回对应的URL;

如调用url_for('index',_external=True)返回的是绝对地址,在下面这个示例中是​​http://127.0.0.1:5000/index。​

@app.route('/index')
def index():
return render_template('index.html')

@app.route('/user/')
def redirect():
return url_for('index',_external=True)

自定义错误页面:

from flask import Flask,render_template

@app.errorhandler(404)
def page_not_found(e):
return render_template('404.html'), 404

 

2 过滤器:

过滤器的本质就是函数。有时候我们不仅仅只是需要输出变量的值,我们还需要修改变量的显示,甚至格式化、运算等等,这就用到了过滤器。 过滤器的使用方式为:变量名 | 过滤器。 过滤器名写在变量名后面,中间用 | 分隔。如:{{variable | capitalize}},这个过滤器的作用:把变量variable的值的首字母转换为大写,其他字母转换为小写。 其他常用过滤器如下:

字符串操作:

safe:禁用转义;

  <p>{{ '<em>hello</em>' | safe }}</p>

capitalize:把变量值的首字母转成大写,其余字母转小写;

  <p>{{ 'hello' | capitalize }}</p>

lower:把值转成小写;

  <p>{{ 'HELLO' | lower }}</p>

upper:把值转成大写;

  <p>{{ 'hello' | upper }}</p>

title:把值中的每个单词的首字母都转成大写;

  <p>{{ 'hello' | title }}</p>

trim:把值的首尾空格去掉;

  <p>{{ ' hello world ' | trim }}</p>

reverse:字符串反转;

  <p>{{ 'olleh' | reverse }}</p>

format:格式化输出;

  <p>{{ '%s is %d' | format('name',17) }}</p>

striptags:渲染之前把值中所有的HTML标签都删掉;

  <p>{{ '<em>hello</em>' | striptags }}</p>

列表操作

first:取第一个元素

  <p>{{ [1,2,3,4,5,6] | first }}</p>

last:取最后一个元素

  <p>{{ [1,2,3,4,5,6] | last }}</p>

length:获取列表长度

  <p>{{ [1,2,3,4,5,6] | length }}</p>

sum:列表求和

  <p>{{ [1,2,3,4,5,6] | sum }}</p>

sort:列表排序

  <p>{{ [6,2,3,1,5,4] | sort }}</p>

语句块过滤(不常用):

  {% filter upper %}
this is a Flask Jinja2 introduction
{% endfilter %}

自定义过滤器:

过滤器的本质是函数。当模板内置的过滤器不能满足需求,可以自定义过滤器。自定义过滤器有两种实现方式:一种是通过Flask应用对象的add_template_filter方法。还可以通过装饰器来实现自定义过滤器。

自定义的过滤器名称如果和内置的过滤器重名,会覆盖内置的过滤器。

实现方式一:通过调用应用程序实例的add_template_filter方法实现自定义过滤器。该方法第一个参数是函数名,第二个参数是自定义的过滤器名称。

def filter_double_sort(ls):
return ls[::2]
app.add_template_filter(filter_double_sort,'double_2')

实现方式二:用装饰器来实现自定义过滤器。装饰器传入的参数是自定义的过滤器名称。

@app.template_filter('db3')
def filter_double_sort(ls):
return ls[::-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