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abstract
- 一次函数与直线图形
- 直线方程与方程的直线
- 直线的斜率
- 直线分类
- 倾斜角
- 倾斜角和斜率的关系
- 直线方程的形式
- 点斜式
- 斜截式
- 两点式
- 一般式方程
- 任何二元一次表示一条直线
- 一般式
-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 用初等代数的知识推导
- 从线性方程组的解的结构推导
- 比值式判定两直线平行
- 重合判定
- 总结
- 判断位置关系的算法
- 直线平行对应的方程关系👺
- 两条直线垂直
- 直线垂直对应的斜率关系
- 直线垂直判断算法
- 直线垂直对应的方程关系
abstract
- 平面直线方程和直线位置关系判定条件
一次函数与直线图形
- 一般地,是一次函数,
(1)
的图形,所表达的意义是:
- 若点在上,则它的坐标,满足
- 反之,若点的坐标满足(1),则点一定在上
- 上任意两点,都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是一条直线,即(1)的图形是一条直线
- 特别的,当时,无论取何值,始终等于,即
(1-1)
,
- 此时的图形仍然是一条直线,并且是平行于轴的直线;
- 总之,一次函数的图形是直线,但直线的图形不一定对应于某个一次函数
- 式(1),(1-1)都可以看作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因此方程的解和不垂直于轴的直线上的点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直线是方程的图形
直线方程与方程的直线
- 一般地,若以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某条直线上的点;反之,这条直线上的点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解,那么这个方程叫做这条直线的方程,这条直线叫做这个方程的直线
- 由于方程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因此常称为直线
- 方程和
(1-2)
分别为:平行于轴且过的直线;垂直于轴且过的直线
直线的斜率
- 直线(式(1))被其上的任意不同两点所唯一确定,设直线上两点,坐标可以算出直线的斜率
- 通常我们把直线中的系数称为直线的斜率
- 由于在上,有;;两式相减:=,所以,
(1-3)
- 若用增量,,则式(1-3)可以表示为,
- 显然,垂直于轴的直线(1-2)斜率不存在,其也不是一次函数
- (1-1)不是一次函数,但仍然是一条直线,并且仍然存在斜率,只不过斜率为0
直线分类
- 此后,将直线方程分为两类,存在斜率和不存在斜率的(不再以是否为一次函数为分类标准)
- 存在斜率的直线可以表示为,而不存在斜率的直线表示为
- 前者是讨论的重点
倾斜角
- 方程的图形式过点且斜率为的直线
- 斜率决定了这条直线相对于轴的倾斜程度
- 一般地,轴正向与直线向上的方向所成的角叫做这条直线的倾斜角,通常记为
- 规定与轴平行或重合的直线的倾斜角为零度角
倾斜角和斜率的关系
- ,,
- 时,直线平行(重合)于轴
- 时,直线的倾斜角为锐角,随的增大而增大
- 时,直线的倾斜角为钝角,随的增大而增大
- 当不存在时,倾斜角为直角
直线方程的形式
- 下面假设直线的斜率存在
- 如果不存在,则只能表示为的形式,无需讨论
点斜式
- 已知直线过点,且斜率为,直线方程为
(1)
,称为直线的点斜式方程
- 设点为上不同于的任一点,则直线的斜率由两点确定为,整理得(1)式
- 特别的,当时,方程变为,即,
(1-1)
斜截式
- 当为轴上的点时,式(1)写成,即
(2)
- 斜截式可以理解为点斜式的一种特殊情况,其中为直线的截距
- 当时,(2)是一次函数解析式,时,则不是一次函数
两点式
- 已知两点,,且,求直线的方程
- 由两点可以确定直线的斜率:,由点斜式,,变形可得=,
(3)
称为两点式方程 - 使用增量表示,=,
一般式方程
- 基于点斜式推导出的若干直线形式都依赖于前提:直线斜率存在(不垂直于轴)
- 若以二元一次方程的角度看,斜率不存在的直线表示为,即的系数为0,而的系数为1
- 对于每一条直线,都可以求出其对应的二元一次方程,从而任何直线都是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
任何二元一次表示一条直线
- 设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
(1)
,即不同时为0
- 时,式(1)化为,即斜截式方程
- 其表示的是斜率为,且轴上的截距为的直线
- 当,此时,式(1)化为
- 其表示的是于轴平行或重合的直线
- 综上,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表示一条直线
一般式
- 综上讨论,方程(1)称为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两直线的位置关系
- 设两条直线分别为:;:,联立两个方程为方程组
(1)
用初等代数的知识推导
- 使用高斯消元法,若先消去,则
- 两式相减,
(2-1)
- 类似的,若先消去
- 可得:,
(2-2)
- 由(2-1)或(2-2),(下面以(2-2)为主讨论)当,
(3)
- 有:
- 类似的可得
- 因此时,方程组有唯一解;这是两条直线相交,交点为坐标
- 当
(3-0)
时,且(3-1)
或(3-2)
时,方程组(1)无解,此时两直线没有公共交点,两直线平行(不重合)
- 这一点可以从式(2-2)看出,当时,方程(2)写成,若,则可使得(2)不成立,也就是方程(1)无解
- 从而(3-0),(3-2)是无解的条件;对于(3-0),(3-1)也是类似的原因
从线性方程组的解的结构推导
- 方程组(1)可以写作:
- 该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
- 由于方程组的未知数个数和方程个数相等,考虑使用Cramer法则给出唯一解的条件:时方程组(1)有唯一解;即=
- 或者更一般的,使用初等变换法,以及线性方程组解的情况的秩判别法
- 这里假设
- 当,两边乘以,得式(3),这就是有解的条件
- 无解的条件是,且,这就是无解的条件,即式(3-0),(3-1)
比值式判定两直线平行
- 若,则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可以改写为比值形式:
重合判定
- 对于,的情形(此时两直线相交),令这个比值为非零常数,则,,,()
(4)
- 在条件(4)下,两个直线方程中未知数的对应系数成比例,方程可以写成
(5)
- 显然,方程的解集相同,此时两直线重合
总结
- 的位置关系有3种,相交,平行,重合
- 此处的3种关系,具体的说,相交是相交于一点,(两直线方程的解集的交集仅有一个元素)
- 平行是没有交点(两直线方程解集的交集为空集)
- 重合是其他两种情况以外的情形(两直线方程的解集相同)
- (单点)相交,则或
- 平行:
- 且或中的一个成立
- 或
- 重合:,,,或
用表格表示:
条件不全为0() | 比值式条件 | |
相交于一点 | ||
平行不重合 | 且 | |
重合 | ,,, |
判断位置关系的算法
- 由两直线的一般方程为,赋值(不同时为0)
- 计算,或
- 若,则相交
- 若,,则平行
- 若,,则重合
直线平行对应的方程关系👺
- 若,,,则两直线平行
- 证明:=;=或=
- 当时,,两直线平行
- 当时,由直线的定义,不同时为0,从而时,,
- 方法1:=0,但,所以,两直线平行
- 方法2:从直线本身特点判断
- 两直线分别为,,即分别为,,这两条直线都与轴垂直,那么两直线要么平行,要么重合
- 由于,从而两直线平行而不重合
- 一般地,我们可以把与直线平行(不重合)的直线设为,
两条直线垂直
- 设两条直线分别为:;:
- 在平面内,两条直线垂直则一点相交,即,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
- 由直线平行对应的方程关系可知,和:平行,和:平行,从而研究的垂直条件时,可以转换为研究的垂直条件
- 显然,是通过坐标原点的直线,在直线上分别取原点外的点,分别设为,,并且
- 设斜率存在且非0(不与坐标轴平行或垂直),即,直线可以分别表示为
(0-1)
,(0-2)
,即""的形式
- 由两点间距离公式:
- 勾股定理,=
- 化简后可得
(1)
,代入(0-1),(0-2),得(2)
- 因为,所以
(2-1)
- 对(2-1)两边同乘,得
(2-2)
- 逆向推导可知,相互垂直,也就有相互垂直
- 若中有一条斜率不存在或为0,(与坐标轴平行或重合)
- 当时,可知另一条也与坐标轴重合或平行
- 不妨设,,此时,
- 这同样有(2-2)成立,反之,由式(2-2),也可推出
- 综上,平面内任意两条直线垂直的条件是,即式(2-2)
直线垂直对应的斜率关系
- 设的斜率存在且分别为,则,,则,
- 由式(2-2),,从而
(3)
- 这就是说,两条斜率存在的直线垂直的条件是
直线垂直判断算法
- 由两直线的一般方程为,赋值(不同时为0)
- 计算
- 若,则,否则不垂直
- 例:
- 和;M=,可知两直线垂直
直线垂直对应的方程关系
- ,与直线垂直
- 证明:
- 因为=0,因此两直线垂直
- 一般的,直线垂直的直线可以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