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是一个典型的互联网分层架构:
- 客户端层:典型调用方是browser或者APP
- 站点应用层:实现核心业务逻辑,从下游获取数据,对上游返回html或者json
- 数据-缓存层:加速访问存储
- 数据-数据库层:固化数据存储
如果实施了服务化,这个分层架构图可能是这样:
中间多了一个服务层。
同一个层次的内部,例如端上的APP,以及web-server,也都有进行MVC分层:
- view层:展现
- control层:逻辑
- model层:数据
可以看到,每个工程师骨子里,都潜移默化的实施着分层架构。
那么,互联网分层架构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如果我们仔细思考会发现,不管是跨进程的分层架构,还是进程内的MVC分层,都是一个“数据移动”,然后“被处理”和“被呈现”的过程,归根结底一句话:互联网分层架构,是一个数据移动,处理,呈现的过程,其中数据移动是整个过程的核心。
如上图所示:
数据处理和呈现要CPU计算,CPU是固定不动的:
- db/service/web-server都部署在固定的集群上
- 端上,不管是browser还是APP,也有固定的CPU处理
数据是移动的:
- 跨进程移动:数据从数据库和缓存里,转移到service层,到web-server层,到client层
- 同进程移动:数据从model层,转移到control层,转移到view层
数据要移动,所以有两个东西很重要:
- 数据传输的格式
- 数据在各层次的形态
先看数据传输的格式,即协议很重要:
- service与db/cache之间,二进制协议/文本协议是数据传输的载体
- web-server与service之间,RPC的二进制协议是数据传输的载体
- client和web-server之间,http协议是数据传输的载体
再看数据在各层次的形态,以用户数据为例:
- db层,数据是以“行”为单位存在的row(uid, name, age)
- cache层,数据是以kv的形式存在的kv(uid -> User)
- service层,会把row或者kv转化为对程序友好的User对象
- web-server层,会把对程序友好的User对象转化为对http友好的json对象
- client层:最终端上拿到的是json对象
结论:互联网分层架构的本质,是数据的移动。
为什么要说这个,这将会引出“分层架构演进”的核心原则与方法:
- 让上游更高效的获取与处理数据,复用
- 让下游能屏蔽数据的获取细节,封装
作者:沈剑(公众号:架构师之路)
欢迎关注“互联网架构师”,我们分享最有价值的互联网技术干货文章,助力您成为有思想的全栈架构师,我们只聊互联网、只聊架构,不聊其他!打造最有价值的架构师圈子和社区。
本公众号覆盖中国主要首席架构师、高级架构师、CTO、技术总监、技术负责人等人 群。分享最有价值的架构思想和内容。打造中国互联网圈最有价值的架构师圈子。
- 长按下方的二维码可以快速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