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我选一次,我会选择读研么? 如果再选一次,还会读研么?_读研

打开微信公众号,发现已经好久没有更新文章了,这倒没什么奇怪,因为这一段时间,我都压抑到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每天打开电脑就是看文献、继续看文献;写论文、继续修改论文,放弃了实习、错过秋招提前批、也即将错过秋招,2020年定的计划全部被打乱,第一次觉得读研深深的无力感,如果再让我选一次,我会选择读研么?

前言

上天都是公平的,生命的奇迹都是由自己创造的。每个人都要平衡两件事,我愿意....和我应该.....,谁都想过随心所欲我愿意的生活,但是随着自己不断的成长,是不是应该承担一些我应该的责任。

正文

2018.6.10,我本科毕业了,看到同学一个个工作,而我要在9月份开始我的研究生(我暂且把称之为研究生)生活。起初,我还是很享受这段生活的,研一时,上课划水,导师管的也比较松,所以这一学年基本没做什么,就专注于享受生活了。很快,进入研二了,我们要确定自己的课题并发表小论文来满足学校/学院的要求,否则就可能延毕了。当时的我哪有想那么多,以为文章没什么问题,就继续随心所欲的搞java,课题的事一直没管。直到2019年11月份,学校通知要正式开题了,这下,我慌了,像我不经常看文献的学生,可能开题报告都写不出来。因为一直跟着已经毕业的师兄在做一个课堂项目,所以确定了一个结合教育的课题。开题答辩还是比较顺利的,一方面这个课题领域比较新,另一方面导师比较大咖,所以基本上没人为难我。就这样,我稀里糊涂的开了题,开题之后,导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好好看文献,这个领域比较窄,做好了多么多么有前途,但是浮躁的我哪有想那么多,依旧过着放荡不羁的生活,直到放假。

大家都晓得,今年疫情,很多学校到现在都没开学。我们学校也是一样,让呆在家里等学校通知,不准擅自归校,刚开始倒没觉得什么,随着呆在家里越来越久,我开始担心我的毕业了,我就开始看课题相关的文献,这下,我傻眼了,这个方向基本没什么资料啊,我在哪里,我是谁,我该怎么办。做了几天的思想斗争后,我决定先把小论文搞出来,大论文先不管,等回学校再说,于是乎查阅了大量文献,远程做实验,完成了第一篇小论文。大概三月底的时候,我高高兴兴的把第一篇论文投出去,也就是在这时,我开始做微信公众号,记录以前所学的知识。期间论文被拒了,我没怎么在意,修改了下又重新投其它期刊,又重新写了篇,一直都在更新公众号,因为我觉得发表论文不难。就这样持续到6月25号,我的两篇文章都被拒搞了,我开始慌了,因为我原本打算7月份去找实习的,还能赶上秋招了,现在只能继续搞论文了。

论文两篇都被拒了,心态出现变化了,我开始尝试着调节自己的心态,随着时间的推进,看着身边的同学的论文一篇篇的发出,我愈发觉得焦虑。在7月份的时候,我开始失眠、食量变少、抵触看论文。对待生活啊,永远不能丧失继续前行的勇气,我决定找老师谈一谈。

如果再选一次,还会读研么?_读研_02

导师让我放平心态,不要过分的担忧,话是这样说,但是终究要自己完成的。这时,学校通知研二可以分批归校了,我和另一个同门都第一时间选择归校。归校后的实验室生活是枯燥乏味的,每天都是实验室、食堂和宿舍,三点一线,导师偶尔来指导下。就这样,一直到现在,断断续续的完成了自己的小论文,并且都陆续投了出去,关于结果,坦然接受就好了,生活还需要继续,8月底了,整理下知识该准备秋招了,公众号也会重新搞起来,好好对待生活就好了。

关于读研是否后悔,在知乎上可以搜出很多回答,如果你痛苦,看看里面的经历,你会发现痛苦的不止你一人。

如果再选一次,还会读研么?_公众号_03

就我而言,前半段快乐,毕竟没用心做科研,后半段后痛苦,因为科研要补上,而且这种痛苦一直在延续。但是有时候想想,我身边的人有比我更惨的,有的导师对学生很严格,论文要求远超于学校/院的要求,也有的导师卡着学生不放,默认延毕一年,细想一下,导师人和蔼,每个月都给劳务费,还是很幸福的。考研之前需要好好想清楚,自己是否真的做好了科研的准备,如果没准备好,可能就像我一样,迷茫且痛苦,当然,有的人是真的很喜欢科研,能够静下心来读文献,身边就有学长直博到北大、复旦等,国外的如华盛顿大学等。也有人延毕到现在都没拿到双证。

最后一句话共勉:如果你不热爱生活本身,给你最好的成功和最大的财富,你也不快乐;如果你热爱生活,给你个茅坑,也能种出来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