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朋友发短信说,有件事情让人特别气愤,一个同事的老婆快要死了,然而他不但不伤心(是否伤心只有他自己知道),还想着续弦的事。
我说,天下看不惯的事太多了,如果你对此无能为力,何必去操那份心,与其弄得不高兴,还不如独善己身呢,况且:
不知道背景,孤立的去看一件是事,都是没有太大意义的。伏尔泰的《老实人》中,有三个小故事与男女之间的感情有关:
故事一,一个女人的老公死了,她在坟前痛哭,并发誓说,只要坟旁那条小溪还从那里流过,她就不会另嫁他人,然而没过几天,她为了另嫁他人,从小溪的上游把水引向了别处。呵,真绝!
故事二,主人公的老婆目睹了故事一的整个过程,把故事一中那个女人痛了一顿。然而,同样没过几天,她为治好她未来情夫的病,竟要去割下她刚死去的老公的鼻子,可万万没有想到她老公是诈死的,结果被休了。
故事三,一个女人因老公死了,痛不欲生,非要陪葬不可。然而,和一个帅哥聊了一会儿后,完全改变了主意。后来该部落该定,如果一个烈妇要求陪葬,先得和一个单身帅哥谈上一个小时,再作决定。
如果孤立的去看故事本身,很大一部分人都会说上面三个女人薄情,花心。我却不以为然,尽管这些女人的行径未必符合当时道德,但是死者已死,生者还是要生的,仔细分析一下她们的处境,设身处地的想一下,或许便不在苛求她们了。
人的感情是极易变化的,条件一旦变化,感情也可能随之变化。我有个好友,当时,他在北航读研,小伙子不但人长得帅气,多才多艺,而且是个痴心汉子。和女友分手时,他竟要自杀,那天晚上陪他喝了很多酒,一直聊到深夜。第二天下午,我正想去看看他的情况,没想到他打电话过来了,兴高采烈的告诉我,他找到新的女朋友了。讲述这个故事无意去笑话他,只是想说明一个事实,感情本是多变的,痴心得要自杀的汉子都是如此,对其他人,何必要抱那么高的希望呢。
没有经历过,没有思考过,就没有发言权。不知有人看过《红岩》没有(我没有看过),那里面的很多过故事都是在家乡发生的,小时候就听老师讲江姐等人的故事,常常对江姐崇敬得不得了,对蒲自高等叛徒恨得牙痒痒的。现在想来,江姐自然可敬,然而,蒲自高并无想的那样可恨。试想一下,有几个能受得了那种酷刑,换了我,也许不会比蒲自高好多少。因为我们没有经过,只是简单的去敬一下,恨一下,那是很容易的,但不代表我们是高尚的。同样,我们很容易对别人做出评价,然而轮到我们自己时,我们会怎么做,还是未知的。
树人兄曾说,我们没有让别人去受苦的权力。要成为高尚的人,就承受更多痛苦。我们常常对别人要求过高,让他们成为高尚的人,却对自己要求过少。难道不该反思一下吗?我们为什么不“清醒看自己,糊涂看别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