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斐波那契数(也叫兔子数)是一组十分有趣的数字,首相为1,第二项也是1,之后的每一项就是前两项之和,那么该如何实现输入第n项就打印其对应的斐波那契数字呢?
递归实现
事实上,要实现斐波那契数的打印并不困难,最简单的思路就是递归。
递归就是将斐波那契数计算过程进行提炼,进而得出一段递归。
代码如下:
#include<stdio.h>
int fabonacci(int n)
{
if (n == 1 || n == 2)
return 1;//第一项和第二项直接返回1
else
return fabonacci(n - 1) + fabonacci(n - 2);
}
int main()
{
int n = 0;
while (~scanf("%d",&n))
{
printf("%d\n", fabonacci(n));
}
return 0;
复制代码
要想得出递归的思路最重要的就是掌握递归的核心:大事化小!
可是,递归就可以完全解决斐波那契数吗?
事实上,当我们输入50,既要打印第50项的数字时,递归的代码就会要运算很长的时间,这是因为递归不会记住之前的项的结果,所以求的项数越大,就会进行越多的重复计算,就会严重拖慢结果的打印时间。
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代码的优化呢?
循环实现
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循环来会解决递归重复进行计算的问题了
我们可以将第一项和第二项定义为a和b,c=a+b,然后依次进行推移,就可以实现打印斐波那契数了
#include<stdio.h>
int fabonacci(int n)
{
int a = 1;
int b = 1;
int c = 0;
if (n == 1 || n == 2)
return 1;
while (n-2)//减2是因为要在第三次才会进行移位
{
c = a + b;
a = b;
b = c;
n--;
}
return c;
}
int main()
{
int n = 0;
while (~scanf("%d",&n))
{
printf("%d\n", fabonacci(n));
}
return 0;
}
复制代码
使用循环实现斐波那契数的效率就会大大增加
变式
Fibonacci数列是这样定义的: F[0] = 0 F[1] = 1 for each i ≥ 2: F[i] = F[i-1] + F[i-2] 因此,Fibonacci数列就形如:0, 1, 1, 2, 3, 5, 8, 13, ...,在Fibonacci数列中的数我们称为Fibonacci数。给你一个 N,你想让其变为一个Fibonacci数,每一步你可以把当前数字X变为X-1或者X+1,现在给你一个数N求最少需要多少步可以变为Fibonacci数。
这里是斐波那契数数列,第一个数字是0,第二个数字是1,与上面的稍微有一点不一样,但是不影响思路
在这里我们只需要关心如何判断输入的数字n与斐波那契数的两个间距的最小间距。
要是n与b相等则说明n就是斐波那契数,所以最小偏移量就是0。
要是n介于两个斐波那契数之间,就要取距离n最近的间距。
#include<stdio.h>
#include<math.h>
int main()
{
int a = 0;
int b = 1;
int c = 0;
int n = 0;
while (~scanf("%d", &n))
{
while (1)
{
if (n == b)
{
printf("0\n");
break;//记得跳出循环
}
if (n>a&&n<b)
{
if (abs(n - a) < abs(b - n))
{
printf("%d\n", abs(n - a));
break;
}
else
{
printf("%d\n", abs(b - n));
break;
}
}
c = a + b;
a = b;
b = c;
}
}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