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狮”这个词在这两年悄然火了,成了“IT民工”的取代词。和“IT民工”相比,“攻城狮”取自工程师的谐音,真有点苦中作乐,有点娱乐的味道。这些IT技术的工程师也喜欢用“攻城狮”来调侃自己,这是一个包含有上百万从业人员的队伍,尤其随着数据中心市场的大力建设,需要越来越多的技术人才,吸引进来更多的技术人才。然而对于这个群体,人们却很少关注他们的工作与生活,只知道他们年轻、工作收入较高、整天与设备打交道,但却很少有人用放大镜来看看他们的工作与生活,本文将详细讲讲这些“攻城狮”们的真实生活。


数据中心是信息集中处理的场所,也就是以前常说的IT机房。数据中心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包含大量的各种IT设备,通过这些设备完成相关应用业务的处理。“攻城狮”就是这些设备的监控和使用者,肩负着数据中心运行的保障工作。数据中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银行、互联网、网络运营商、政府等行业的数据中心,一旦运行出现严重故障,带来的损失和影响都是无法估量的,所以这些数据中心都属于重点保护对象,时刻都不能出现差错。数据中心的“攻城狮”从事的就是保护数据中心稳定运行的工作。具体如何来保障?“攻城狮”们需要对数据中心里的每一项应用业务、设备运行参数、周围环境变化等了如指掌,任何一个细微的变化都逃不过他们的法眼,发现隐患就要及时处理与消除。我们知道任何的电子设备都有可能出现故障的风险,而实际上很多大型数据中心里设备成千上万台,每天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故障,数据中心里任何地方基本都有备份机制和系统,这才使得外面访问数据中心时并没有感知到这类故障,当然在有些情况下,备份系统失灵这就会造成业务中断,所以当数据中心出现故障时,将业务切割到备用系统上,立即进行故障的排查和消除,以免在单系统下,数据中心运行再出问题。数据中心是要求全年365*7*24小时不中断运行的,这样一旦出现异常,数据中心的“攻城狮”们必须立即投入抢修之中,无论任何时间,身处何处,都需要立即奔赴数据中心,进行业务抢修。正是这样的工作性质,让“攻城狮”们经常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工作状态,他们的工作绩效衡量的标准就是数据中心运行的稳定性,全年数据中心中断的时长。如果数据中心频繁发生故障,并对业务造成严重影响,不仅奖金会泡汤,甚至丢掉这份工作。数据中心稳定运行的基础就是“攻城狮”们平时里的技术积累,不厌其烦地重复检查,不断地更新软件,掌握各种设备技能,这使得数据中心“攻城狮”们无暇顾及外面的世界,整天没日没夜地与这些设备打交道,工作的世界里永远面对的都是一些枯燥数字、符号,和外面丰富多彩的生活完全是两个世界。长期的封闭工作会让这些“攻城狮”们与社会有些格格不入,很多的博士生给大家的印象都是有些古板的,经常有人会说他们读书读多了,其实是这些博士生长时间地学习和专研,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上的缘故,对于“攻城狮”们也是这样,长期封闭地与设备打交道的工作决定了他们也看起来有些木讷,这样的精神状态也会被带到生活中。“攻城狮”们常自嘲是高级民工,民工是在工地搬砖头,IT民工是在数据中心里敲电脑,虽然整日坐在舒服的办公室里,却也干着与民工类似的活,所以自嘲是高级民工,还有就是这些“攻城狮”的学历普遍较高,很多都是本科以上学历毕业,具有较少的素质和技能水平,所以称为高级民工。正是这样,人们对“攻城狮”们,尤其是他们的至亲提出了很高期望,虽然“攻城狮”的收入较高,但是未来的职业发展总是感到隐忧。走进数据中心就会看到,这些忙碌的“攻城狮”们几乎都是刚毕业或者毕业几年的年轻人,几乎看不到老先生,这说明没有人愿意长时间做这样的工作,更多的是刚毕业时没有经验无奈的选择,谁也不愿意一辈子只和设备打交道,并且承受的压力和得到回报不能成正比。


数据中心往往建在比较繁华的城市,“攻城狮”们自然也要在这些大都市里生活。由于年轻,没有积累只能在城市里漂着,所以在城市中我们经常见到一些手提电脑包、带着眼睛、来去匆匆的人基本都是“攻城狮”,他们不会关注周围的事情和变化,不会东张西望。在生活中,有些“攻城狮”甚至不能自理,不会洗衣、做饭、社交,用电脑上上网、聊天、看看片几乎占据了他的所有业余时间。社会上比较流行的一个字“宅”也是送给他们的,他们在生活中都比较宅。所以“攻城狮”们的生活几乎与社会有些脱节,尤其是刚毕业就进入数据中心工作的人,重复过的还是学校式的三点一线的生活。当然,这样的生活单纯、简单,让“攻城狮”成为一种最容易交往、最容易看透的一类人。如果和“攻城狮”们组成家庭,那么生活虽然无趣,但是绝对家庭关系牢固,这些“攻城狮”们不仅顾家,而且还懂得关心家里的每一个人,情感单一,是喜欢平平安安过日子,不喜欢折腾人的最佳选择。


数据中心“攻城狮”已经成为一支数量庞大的IT队伍,他们是社会中的一种特殊群体,拥有高学历、高收入、与社会格格不入铸就了他们独有的群体特点。对于数据中心“攻城狮”,的工作与生活,您看懂了吗?对于有志将从事数据中心“攻城狮”的工作,不妨先了解下他们的工作与生活,看自己是否能够适应,再去考虑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