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猜,大部分人都同时看过下面两种内容:一、公园里的相亲角落,无数的父母把子女的信息张贴在那里,在他们的焦急面前,“不尊重隐私”的指责似乎毫无份量;二、解读大数据告诉大家,年轻人晚婚甚至不婚,乃是世界潮流,言下之意,年轻人“这样活着就挺好”,中国的父母在逆历史潮流而动,可悲可叹。

不得不感叹,如今写文章也太容易了,上网搜点数据,拼凑起来,就可以洋洋洒洒写上一大篇像模像样的文章,罔顾客观和逻辑。

细细想想就知道,“晚婚甚至不婚”与“单身”并不是绝对重合的,相当多晚婚甚至不婚的人并不是单身。变化的是大家对婚姻的看法,而不是对恋爱的态度。观察身边也可以知道,父母“逼婚”、帮忙“相亲”的子女,并不是谈了恋爱不着急结婚,而是本来就单身,他们或许不着急结婚,但基本都不拒绝爱情,期望脱单。

所以,拿“晚婚不婚是世界潮流”解释“年轻人不找另一半”,逻辑完全错了。与其这样,还不如认真去调查下:年轻人为何找不到另一半?

2016年2月14日我写过《程序员没有单身的命》,当时反馈还不错。至今我的看法仍然不变,许多人(不只是程序员)其实相当渴望摆脱单身找到另一半,只是遇到了一些困扰,比如对爱情、婚姻、家庭的理解。所以今天,我继续谈谈自己的看法。

爱情

如今的年轻人成长经历大概很相似,上大学之前家长老师对“早恋”严防死守,上大学之后瞬间打开了“找男女朋友”的阀门,工作之后许多家长更是处心积虑,加之车房压力山大,家长意志的份量就更重了。

“严防早恋十八年,一朝择偶考虑全”。用脚趾头想想也能知道,在整个过程中,缺位的就是爱情的体验、经历、磨练,没有经历和磨练,对难得有健康、自然的爱情观念。

什么是“健康、自然的爱情观念”?这个话题太大,我只说几个自己认为的重点。

第一,充分认识自己,以及充分的同理心。

充分认识自己,意味着能够坦诚、平等地对待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里,对自己有信心,也不因此骄傲,看不起他人;更知道自己的短处在哪里,不过分敏感,不因为其他人指出而反应过度。同时,因为对自己有充分认识,所以懂得衡量要求背后的成本,比如一定要获得天文数字的财富,一定要找到美若天仙的伴侣…… 成本太高的要求,达成概率必然低。

基于此,再辅以同理心来看待其他人,就知道每个人都有优缺点,知道人是复杂的综合体,所以不会死板设定脸蛋、身材等硬框框,单纯依靠外在条件去判断不同的人,而是懂得去发掘和欣赏不一样的美。

有不少年轻人渴望爱情,无奈接触的人太少。面对“认识更多人”的建议,总是有这样那样的顾虑,其实很大一部分顾虑来自不知道如何与对方打交道。其实无论性格外向还是内向,打交道时候坦诚、大方都是会加分的。要做到坦诚、大方其实不难,不妨把不要让交往背上过多的负担,简单把它视为“认识复杂事物”的客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对方,也被对方认识。

第二,互相尊重。

尊重很重要,尤其是如今大家自我意识都很强。尊重,许多时候意味着要收敛自己、放低自己的身段、放平自己的心态,哪怕自己有充分的优势。

我曾经说过身边的失败案例:做技术的朋友对一个姑娘有好感,于是凭借自己技术好,黑到人家电脑账号里,虽然并没有看到什么要紧的隐私,但事情暴露后,本来还在接触的姑娘瞬间拉黑了他。这个事情,单纯从技术角度,或者从结果来看,都不是很严重,但从尊重和人心的角度来看,异常严重。没有尊重,没有信任,这种关系是很难维持的。这一点,对许多搞技术的年轻人尤其重要。

我还有个朋友说,“和女朋友相处了很久,我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个世界再也不能我一个人说了算了,虽然有时候明明觉得自己真理在握,同样必须接受这种无奈。” 我觉得,这就是懂得尊重的表现,而他也确实过得很幸福。 

第三,平等。

好的、能持续的爱情,一定是双方平等的。

在单恋或者热恋中,许多头脑发热的人会说“我只管付出,不求回报”,但这样的关系通常不持久,因为没有谁是全知全能、包打天下的,谁都有软弱的地方,谁都会遇到需要帮助的时候。如果之前只是付出,没有回报,一旦遇到需要帮助的场合,往往会觉得特别委屈,特别孤苦。

同样的道理,换位思考就会发现,如果自己不付出,一味享受对方的付出,这样的关系往往也是不能持久的。

理想的健康的爱情,通常是“这方多付出一点,对方感受到;然后对方付出更多,这方感受到;然后这方付出更多……”的正向反馈模式。

第四,不要有牺牲者心态。

什么是“牺牲者心态”?就是表面上说不在乎,内心其实在算着帐,并且对回报有明确预期的状态。

许多地方都有这种心态的身影,但在两个人相处中似乎出现最多,而且平时不容易发现,甚至自己都没有察觉。往往要到了矛盾出现的时候,才会把平时积攒的“牺牲精神”一股脑儿倒出来:我平日里为你做这做那,牺牲了那么多,你竟然这样对待我…… 

这往往会起到火上浇油的效果,把矛盾升级。因为听话的一方往往觉得,为什么要翻出这么多陈芝麻烂谷子,这么多不想干的事情,既然你说自己在这些地方受了委屈,我还觉得自己受的委屈更多呢…… 这样下去,事态就不可收拾了。

怎么应对牺牲者心态?大概可以从两方面入手。第一,扩展胸怀,有些事情,自己做了就做了,承担了就承担了,该不在乎就真的不在乎,不要扭捏作态,嘴上说“不在乎”其实心理很在乎,攒下一堆悲情;第二,如果真的在乎,就不要有“忍辱负重”的高尚感觉,适时沟通,增进了解,对齐认识,互相体谅,让感觉及时疏通。

婚姻

从未婚到已婚,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常见的答案是“身份”,无论是从法理上还是心理上,都是如此。

我承认,身份的变化确实很重大。不过在我看来,更重要变化是,终止一段关系的成本陡然变高了。即便如今离婚率高了很多,离婚也被更多人所接受,认为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无可否认的是,哪怕“离婚”再正常,它的份量也绝非“分手”可比。

正因为进入婚姻之后,终止关系的成本陡然升高,所以在正式决定之前,有必要慎重考虑。西方杂志上有一些“要不要进入婚姻”的检查列表,从心理到生理,从经济到文化,从个人到家庭,涵盖相当全面。虽然我有些朋友对此不屑一顾,婚姻也过得很幸福,但据我观察,即便对着列表去检查他们的婚姻,也没有什么问题。所以,如果你没有十足的把我,建议找这些列表来看看,至少作为有益参考,获得一些启发。

尽管结婚后终止关系的成本变高了,但婚姻不是生活状态的终结,所以大概始终存在着变数。“已经结婚了,但是又遇到了各方面条件都更好/更让自己欣赏/更喜欢的人,该怎么办?”这类问题在知乎上有很多,也有很多有意思的讨论,值得一看。

不过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其实没那么难办,原因有三。

第一,你需要了解理性的局限。

人做事往往是凭感性的、冲动的、不计后果的,哪怕他口口声声说“我想好了,我绝不会后悔”。然而当最终结果呈现的时候,他其实根本无法承受,许多悲剧正是由此产生,这样的例子已经不胜枚举了。如果不信,可以看看经典名著《危险关系》,对此会有深刻认识。

第二,两人相处的幸福,并不是由抽离了背景的匹配程度决定的。

通常的情况是,随着共同生活时间的增长,共同生活的经历和体验会融铸到各自的生活里,而且份量会越来越重。岁月里泡出来的“默契醇厚”,多半不是“新鲜美艳”所能冲淡和比拟的。反过来说,当下的新鲜美艳,未来不见得会默契醇厚。

所以不妨问问自己,人生到底是长跑,还是一段段的短跑?如果是短跑,你能保证自己每次都跑得那么尽兴,尤其是随着岁月的增长,依旧每次跑得那么精彩吗?

第三,换位思考就会知道,这样的问题很无聊,甚至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据我观察,不少主张“生活应该更开放,你随时可能遇到更好/更匹配/更欣赏的另一半”的人,潜意识里认定只有自己才享有这种时刻斟酌的主动权,而此时身边的另一半“理应保持稳定”。如果这些人知道此时身边的另一半同样认定”随时可能遇到更好/更匹配/更欣赏的另一半“,伴侣同样在时刻斟酌,自己时刻可能“被终止”,多半无法接受,甚至要抓狂。既然如此,何必自寻烦恼呢?

家庭

无论你喜欢还是不喜欢,一般人都很难摆脱家庭的影响(或者说,限制)。你可以说,家庭限制了你的自由,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你都必须面对,必须相处。

基于此,大概也诞生了很多有意思的现象:许多人写起文章来、做起演讲来一套套的,要尊重个体,要友爱世人,要求同存异,甚至对其他人也可以做到,唯独对家里人做不到,打交道的时候既缺乏尊重,也不存在友爱,求同存异就更谈不上了。我尝试问过几个这样的人,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不能保持逻辑一致,得到的多半是支支吾吾的勉强回答,背后的意思大概是这样:在谈尊重、友爱、求同存异时,自己经常是有选择权,可以随时撤退的,而家庭不是这样。

在我看来,家庭的种种不如意的限制,恰恰是我们所信奉价值的试金石。如果我们认定要尊重个体,就必须尊重每位家人;认定要友爱世人,就理应友爱每位家人;认定要求同存异,就更必须去发掘和家人的相同,包容不同。换句话说,家庭不是你可以随意去指责和嫌弃的对象,许多时候反倒是你要调动精力,把自己所信奉的价值贯彻到底的对象。

这么说看起来有些宏大,真正做起来其实没那么难,重点就是“严于律己,宽于待人”。自己的许多追求和坚持,只适合用来约束自己,绝不是臧否其他人的利器;其他人的许多言行,即便自己看不惯,也未必需要时刻去讨伐、去纠正。如今许多人都会强调相处的“边界”,只要能把住这两点,哪怕大家差异很大,也比较愿意互相理解,边界就比较容易建立。如果把握不住这两点,即便划定了边界,也往往是徒有形式,矛盾仍然层出不穷。

“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其实并不是什么道德的煎熬,而是明白世界上不只有一种(对的)生活方式,一种(对的)价值观。如果这么说很抽象,这里可以介绍个简单有效的诀窍。

搞销售的人都知道,要和陌生人建立起信任,首先要做到“言行共振”,也就是和对方说一样的话,做一样的事。这个道理也适用于建立家人之间的信任。所以不妨抽出半小时时间,去和家人共振:与母亲一起做顿饭,与父亲一起看会电视,与岳母一起去逛次街,与孩子一起去疯玩…… 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里,完全放弃“做自己”,避免想当然,不要一味想着去评判,而只是去观察、学习、了解、认知。

通常只消做上几次,就会有非常明显的效果。毕竟,普通人谁都不是傻子,遇到其他人放下自我,用心来陪伴和帮助自己,内心都会有所感觉和触动的。更奇妙的是,彻底放下,自己去做一顿饭、看一会电视、逛一次街,本来也会增加新的视角,收获新的体验,以后理解他人、看待问题时也会更有感觉。所以这样几个“半小时”下来,时间花的不多,收获却绝对大于经年累月的猜疑和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