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

      由于金属锂和单质硫分别是比容量最高的固体 负极和正极材料,锂硫电池理论能量密度高达 2600 W·h/kg,并且硫资源广泛(地壳中的丰度为 0.048%),较好地满足了未来电池具备高能量密度、 低成本和绿色环保的要求,在新能源汽车、规模储 能、航空航天,以及智能穿戴等领域具备应用前 景。但循环寿命和安全性长期制约了锂硫电池的发展,关键问题在于:金属锂负极枝晶明显和界面副 反应严重,硫材料在传统反应机制下发生溶解穿 梭,以及常规电解液高度易燃。


     锂硫电池并不是新体系,第一个专利追溯到 1957年。2000年之前对锂硫电池鲜有报道,随着高 比能电池的发展,才逐步得到关注,尤其是2009年 以来引起广泛兴趣,并成为二次电池领域研究的热 点之一。相对基于嵌入/脱嵌机制的锂离子电池中只 有离子移动来讲,基于化学转化的锂硫电池反应历 程复杂得多,有关电池中众多理解和说法与锂离子 电池不尽相同,众说纷纭。为此,撰写了此篇短文,从硫正极、锂负极、电解质和电池四个方面入手, 重点是硫正极,简述本人对于锂硫电池的看法。


重点内容导读


1、硫正极 

     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理论上要 求电极活性物质为电子/离子导体或半导体,常规 电极材料均具备这一特性。而硫磺及其所有充放电 产物均为电子/离子绝缘体,这就注定了硫作为电 池活性物质时,反应历程跟常规活性材料不同。 

   通常硫电极反应为溶解-沉积历程(dissolvingdeposition),即放电时表面硫参与反应后,形成多 硫离子并发生溶解,暴露出内部活性物质,再进一 步反应;充电时多硫离子被氧化,在正极集流体上 形成硫颗粒,也可以理解为在正极电镀硫。该类 “流动硫”(mobile sulfur)反应简单易行,只要选择 不与多硫离子发生反应的溶剂,如醚类(DME)、 离子液体和聚合物(PEO)等均可以顺利进行。并 且电极中硫含量可调空间大,有利于充分发挥锂硫 电池高比能优势。但该历程也带来众多不利,多硫 离子溶解穿梭本身意味活性物质流动,引起充放电库仑效率低和自放电率高,并潜在腐蚀锂负极。为了解决硫磺及其产物绝缘这一根源性问题,我们最早提出将硫填充到活性炭中,尤其是2009年Nazar 教授报道CMK-3有序碳基体以来,几乎可能想到 的基体,包括种类、形貌、甚至兼具催化功能的基 体,以及多功能阻挡层,均受到了广泛研究。结合 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导电聚合物包覆、多孔层阻 挡等方法,缓解了多硫离子的溶解流失,在提升硫 活性物质利用率、循环稳定性、倍率放电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根据多孔电极理论,在 有机电解液体系中电极表面的极化远大于其内部, 溶解的多硫离子在随后的充电过程中会优先还原沉 积在电极表面,导致分散在电极内部的硫逐渐转移 至电极表面,逐渐引起电极表面的堵塞和失活。在实验室扣式电池中,由于采用了大量的电解液,多硫离子浓度低,硫的不均匀沉积不严重,待硫分布 平衡后电池可以展现出较稳定的循环性能;但在实 际大电池中,电解液用量有限,随着循环进行,硫偏析现象尤其严重。为了缓解活性物质严重流失现 象,近年来采用高盐浓度(或局部高盐)电解质, 构建了“半流动硫”(半溶解)正极。          

  

     与“流动硫”相对应的,还有另一发展方向,即“固定硫”(stationary sulfur)。以锂离子电池中 LiCoO2正极为例,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在晶格材料 中进行扩散,活性位点Co发生变价,可称之为晶 格活性材料。欲实现硫磺充放电过程中固定不动, 需要在分子尺度为其构建电子/离子通道,为硫分 子输运电子/离子,可称之为分子活性材料。本人 在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创制了该类“固定硫”材 料[4],即将硫与聚丙烯腈(PAN)进行反应,硫磺 使PAN主链脱氢形成聚乙炔结构,同时侧链氰基发 生环化,剩余硫以单分子形式与热裂解的 PAN 化 合/复合在一起,即硫化聚丙烯腈(SPAN),或用 S@pPAN表示更有内涵,其中pPAN表示pyrolyzed PAN,导电率可达10-4 S/cm,为硫分子提供电子/离 子通道。该材料在碳酸酯溶剂基电解质中实现了固 固转化(solid-solid conversion)反应新机制,活性 物质利用率接近100%,无溶解穿梭现象,库仑效 率100%;配以适当的黏接剂,循环性能十分稳定。采用无机固体陶瓷电解质构建的全固态锂硫电池也 属于此类反应机制。但S@pPAN该类“固定硫”材 料存在明显不足,即硫含量不宜过高,否者多余的 硫将以纳米颗粒形式吸附在材料表面,严重恶化其 电化学性能。另外,放电电位比“流动硫”略低。最近,我们撰写的 Minireview 较为全面地介绍了 S@pPAN的研究进展。

锂硫二次电池之我见_JAVA

     由此可见,“流动硫”和“固定硫”各有特色, 简单总结见表1。从电池层面考虑,“固定硫”似乎 优势明显些,S@pPAN对电解质种类适应性更大, 尤其适合固态锂硫电池。再者,电解质用量可以大 幅度降低,跟锂离子电池类似,满足充分润湿和电 极结构稳定即可,可制备高压实密度硫电极,提升 电池体积能量密度。另外,无 LiNO3之类的添加 剂,有利于提升电池安全性。无活性物质流动,对 于电池一致性和成组可能也有利。但S@pPAN中硫 含量需有效提升,比如大于60%并充分利用,方能 充分发挥锂硫高比能优势。

2、锂负极 

     金属尤其是锂被誉为终极负极,对于突破性地 提升二次电池能量密度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针 对金属锂本体、表界面和电解质均报道了不少创新 思路,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枝晶和界面稳 定性始终难以同时彻底解决。从目前锂硫电池研究 结果来看,金属锂负极成为制约锂硫电池发展的瓶颈,不但制约电池循环寿命,而且锂粉化后活性极 高,致使锂硫电池安全隐患大。也有文献报道多硫 离子结合LiNO3添加剂对锂枝晶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个人觉得金属锂负极还需要更大的突破,方能使得锂硫顺利走向应用。艾新平教授对金属锂负极 给出了很好的见解,在此不多赘述。


     除了金属锂外,还可以使用无锂负极。比如碳 负极,但这将大大地削弱锂硫高比能优势;硅或者 硅碳负极虽然比容量高,但降低锂硫电池工作电压,况且硅本身存在体积膨胀、粉化和界面副反应 等系列问题。在金属锂负极未得到彻底有效解决之 前,碳或者硅碳甚至其他合金负极也不失为一种折 中的选择。如果能开发出比容量在1000 mA·h/g左 右,反应电位在0.1 V附近的负极,通过预锂化或 者Li2S作为正极,构建的锂硫(离子)电池将具有 较好的发展前景。


3、 电解质 

     相对于上述硫正极和锂负极,针对锂硫电池专 用电解质方面的研究工作较少,但它却是最重要的 部件,一方面制约金属锂负极的电化学性能,另一 方面关联电池安全性(有关安全性还将在后面继续 讨论)。针对“流动硫”正极,DME+DOL/1 mol/L LiTFSI+xLiNO3为标配电解质。最近报道Se掺杂的 S@pPAN 在该电解液中也表现出稳定循环性能。该电解质中硫正极活性物质利用率高、倍率性能较 好,相对于碳酸酯电解质中金属锂负极枝晶不明显。但由于DME对于多硫离子溶解性太强,导致库仑效 率偏低,尤其是自放电率高。虽然采用LiNO3牺牲 剂可以提升库仑效率,实际电池中是否长期有效需 要进一步考察。再者,DME 和 DOL 沸点(85 °C) 和闪点低(1 °C),电池燃烧隐患大。碳酸酯沸点和 闪点相对较高,但与“流动硫”不兼容,与“固定 硫”尤其是S@pPAN兼容性优良,问题在于碳酸酯 基电解质中金属锂负极枝晶十分严重,粉化后的锂 负极异常活泼,不利于构建长循环寿命和安全的锂硫电池。鉴于S@pPAN对电解质兼容性比较宽泛, 凝胶、半固态、类固态或者准固态电解质比较适合 锂硫电池,如能开发出界面接触优良的全固态锂硫 对于提升电池循环寿命和安全性意义重大。


结论

     下面从电池层面就锂硫电池中几个问题谈谈看法。


(1)“流动硫”制备过程中,究竟是 C 分散 S 还是S分散C?通常见到文献说碳硫材料中硫分布 均匀。其实从电池放电伊始,硫颗粒就变成多硫离 子溶解了,后续反应取决于电极中碳的比表面积和 分布情况。前面说了充电时正极镀硫,既然是电镀 那就是取决于集流体的状况。碳硫材料中硫溶出 后,剩下来的碳就是多孔集流体。从这点看,碳在 正极形成巨大比表面积和均匀分布对于提升硫的活 性物质利用率、倍率性能和循环寿命均有重要影 响。也就是说把碳分散均匀比把硫分散均匀更有意 义。按此思路也可以理解正极阻挡层的作用,导电 阻挡层除了给多硫离子扩散设置了障碍,更多效果 在于阻挡层本身就是集流体,提供了更多电镀硫时 的成核位点,有利于硫均匀沉积。


(2)添加剂LiNO3的功效与隐患:在“流动硫” 电池中,LiNO3与Li负极表面反应形成钝化膜,掐 断多硫离子循环,从而提升充放电库仑效率。随着 Li负极比表面积不断变大,LiNO3逐渐被消耗,为 此,不少文献提高了LiNO3的用量。但从安全角度 考虑,LiNO3应该少量甚至不用,急需开发代替 LiNO3并且安全的添加剂。 


(3)高载量问题:传统锂离子电池是将电极片 压实,比如LiCoO2压实到4.0 g/mL,石墨负极压到 1.7 g/mL后,用面载量参数来标定面容量。而“流 动硫”电极中必须留空,也就是硫电极比较蓬松, 只用面载量不全面,建议用体积载量更合适,或者 在讲面载量时同时给出电极孔隙率。


(4)自放电测试:锂离子电池通常是在充满电 后进行搁置,测试自放电率。这一测试方法不太适 合锂硫电池,因为二者自放电机制完全不同。锂离 子电池存在可逆和不可逆两种自放电,前者在后续 循环中是可以恢复。由于多硫离子溶解穿梭造成的 自放电在锂硫电池后续循环中是可以恢复的,即为 可逆自放电。在充满电模式下多硫离子含量很低自 放电意义不大,建议在高压和低压放电平台交界点 (即SOC约75%)测试自放电。 


(5)、电池一致性:该问题对于实际应用影响 大,“流动硫”对于电池一致性有利还是不利需要 在大量实际电池中进行考证;“固定硫”电池的一 致性问题与传统锂离子电池相当,也就是提升锂离 子电池一致性的技术和策略都可以用来提升该类电 池的一致性。


(6)、安全性:相对于锂离子电池,锂硫是更 安全还是更危险?由于同时存在强氧化剂(正极) 和强还原剂(负极),锂离子电池潜在“热失控” 隐患,可以理解锂离子电池既可被动点燃也可主动 起火。在锂硫电池中,正极无氧化性,在有效抑制 金属锂枝晶前提下主动起火的概率会低得多。但锂 硫电池中三个核心部件都是高度易燃的,碳硫正极 就是“黑火药”,电解液溶剂沸点和闪点均低,锂 负极粉化后高度活泼,也就是极易被动点燃。近10 年来,我们致力于开发本征安全的锂硫电池,目的 在于减少甚至消除锂硫电池被动点燃的可能性。所 取得的结果如下:S@pPAN中pPAN是固体阻燃剂 (极限氧指数在30%左右),实现了正极不燃;进而 开发了多种阻燃剂以及本征安全主溶剂,不但有效 消除了电解液燃烧隐患,还显著地降低了电化学反应阻抗并提升锂离子扩散能力,增强了S@pPAN的 电化学性能;再者,采用固体阻燃剂pPAN作为金 属锂负极阻挡层,消除金属锂负极粉化后的燃烧隐 患。当然,该类锂硫电池在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特性 还有待在软包装电池中进一步考察。


(7)、体积能量密度:由于正负极材料真实密 度低,锂硫电池固有缺点是体积能量密度无法跟锂 离子电池媲美,有报道称其体积能量密度值甚至还 不如重量能量密度。但硫正极材料种类不同情况有 所区别,不能一概而论。“流动硫”需要留空导致 正极蓬松,孔隙率低于 40% 时电化学性能恶化明 显;如果不减小硫电极孔隙率,单纯增加面载量是 无法有效提升电池体积能量密度。而“固定硫”电 极可以压实,增大面载量可以有效提升电池体积能 量密度。我们前期实验数据表明即使压实到1.5 g/mL (对应孔隙率小于20%)时,对活性物质利用率影 响不大,可以制备高载量和高压实密度正极,当单 面活性物质载量超过10 mg/cm2时,体积与重量能量密度(VED/GED)比约 1.5,也就是说 500 W·h/kg 的锂硫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有望达到700 W·h/L以上, 对空间紧张的应用场合可能也有用武之地。 


     总体来说,锂硫电池前景诱人,挑战巨大!金 属锂负极还需要继续攻坚克难;在研发过程中,安全性须放在首位,尽可能使其本征安全,再结合外部管控,实现锂硫全生命周期高度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