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我们在下面看了一下这些吐槽(“微信之夜吐槽版”开场视频),非常好,因为我每天都在听到这样的声音,都已经习惯了。

 

我觉得在中国来说,每天都有5亿人说我们做得不好,每天还有1亿人想教我怎么样做产品,我觉得这是非常正常的一个事情。

 

但是我来这里不是为了教大家怎么做产品的。

 

每年我们公关同学问我要不要参加公开课?

 

我总是说我还没有确定好,我还是要想一想,后来我跟他们提了一个条件,如果我要来的话,能不能把我的时间放到更加晚一点的时间,因为我特别希望我有一个特别好的状态跟大家做交流。

 

后来我用了一个理由说服了我自己,今年我要过来参加一下,因为你连续好几年来参加,突然中断了,有一点把一个行为艺术突然中断的感觉。

 

有的时候我确实觉得这个更多像一个行为艺术,因为你很难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里面表达清楚让别人知道。

 

 

 

这是一个很长的周期,而且大家都知道我并不擅长演讲,我觉得演讲是一个技术活,是挺专业的事情,我挺尊重专业的。在演讲方面我是业余的。

 

我希望参加这样一个会议,更多只是希望利用这个机会跟大家有一个面对面的交流。

 

特别是今年这样一个时间点,我觉得很特别,如果是去年的话,大家都会说“七年之痒”,我只能总结怎么样“痒”的。

 

今年是8年,在今年8月份的时候,微信的日登录量超过10亿,这是一个特别大的里程碑,这可能是国内历史上第一款APP有10亿DAU的数量级。

 

但是对于一个做互联网产品的人来说,应该还是一个很值得庆祝的一个事情。

 

特别是最近我们发布了微信7.0版本,当然又有5亿人吐槽,有1亿人教我怎样做产品了,并且还有8亿人看不懂我们一句话“因你看见,所以存在”到底是什么意思。

 

在座的有人看懂了吗?看懂了举一下手让我看一下。

 

谢谢大家!谢谢这么多知音,有10%的人举手了。

 

这一句话可以从很多的层面理解,就像我在朋友圈里面发了一段王阳明的《心学》,我觉得是从很多的维度,我不想做一个解释,我觉得有一个神秘感特别好,每个人有自己的解读是特别好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会更好一点。

 

就像微信这么多年以来,微信的启动页面总是一个人站在地球前面。

 

 

 

刚发布的时候,有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是一个人站在地球前面,更早的版本是一个人站在月球前面,那个时候也是很有想象力。

 

对于这个点,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因为我们没有标准答案,所以这么多年以来,每当你看到微信这样一个启动页面,你可能都会有一个疑问:

 

这个人到底在干什么?他为什么要站在地球的前面?

 

可能过了一年,你这个想法又会变一点,再过一年又会变一点。

 

我觉得这特别好,因为它把想象的空间留给了每一个用户。

 

10亿用户,会有10亿个不同的理解,每个人都会找到能够打动他的一个点。

 

有一次看到一个人在朋友圈里面说,微信是互联网界的一个异类。所谓异类就是跟其他所有的产品都不一样。

 

我看这句话觉得很惊讶,但同时我也觉得挺自豪的。在我看来与众不同就是优秀的代名词。

 

我比较惊讶的是微信的与众不同,并不是通过一些特别的办法去与众不同,而是它坚守了做产品的底线,它就与众不同了。

 

比如说大家在每天使用微信的过程里面,我确实会看到微信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

 

春节要到了,你会看到很多APP的图标都要换了,然后会把红的黄的都掺合在一起,就像番茄炒蛋那样。

 

对,过一段时间你们的看屏幕上会有很多番茄炒蛋的。

 

微信这么多年以来从来没有变过。

 

那很多人会问我们说,微信为什么要这么坚持?

 

我就发现,对我和我们团队以及用户以及在座的所有人来说,大家都有一些误解。

 

可能在我看来是一些常识的东西,在很多人看来是难以理解的。

 

今天微信到了10亿的日活,我觉得下一步应该开启另外一个过程。

 

在这样一个点上,我更愿意花一定的时间,从微信的起源、微信的本质这些方面,来更加全面地讲解一下我们到底在干什么? 

 

 

 

一、什么是好产品

 

有的时候我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觉得什么样的产品是一个好的产品?

 

对一些产品的理念,我并不认为所有的人都已经知道了。

 

我记得在很多年以前,我们会研究苹果为什么能够设计出这么好产品出来。

 

当时我们看了很多的书,我也特别推崇说,乔布斯到底他从哪里学到这一些。

 

然后发现苹果的产品设计,来自一个叫BRAUN博朗的首席设计师Diet Rams,他提出了十大设计原则。

 

我在这里可以把这十个原则念给大家听一下:

 

第一条是好的产品是有创意的,它必须是一个创新的东西。

 

第二条是好的产品是有用的。

 

第三条是一个好的产品是优美的,它必须有美感,他很美丽。

 

第四条是好的产品是非常容易使用的,它不滥用,没有说明书一看就会了。

 

第五条是一个好的产品是含蓄的,并不招摇的。

 

第六条是一个好的产品是诚实的。

 

第七条是一个好的产品会经久不衰,它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迅速的消亡掉。

 

第八条是一个好的产品,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第九条是一个好的产品是环保的,或者说它是不浪费太多资源的。

 

第十条是好的产品会尽可能少地体现他的设计,或者说少即是多。

 

这也是我对于硬件产品的十个设计原则,我认为套过来照样是实用的。

 

只不过可能在目前阶段来说,大家更关心的是流量变现,所以大家可能很久不会去想什么样的是一个好产品。

 

所以大家会看到刚才说的,微信不会做一些节日的运营或者logo变化。

 

当然很多人会认为这是微信很克制的结果。

 

但是我解释过,微信并不克制,我们的词典里没有克制这样一个词。我们只是在一直在遵循一种好的设计原则和好的产品原则。

 

但是我观察到,特别多的业界的产品经理,他会被自己的公司误导,因为很多的公司的目的是要做流量变现。

 

大家的KPI就是流量如何变现。

一旦围绕这样一个目标,大家的工作就已经不是做最好的产品,而是用一切手段去获取流量而已。

 

所以很多人会在微信这里碰壁,因为当你的目的只是在微信里获取流量的话,这并不是我们倡导的一个原则。

 

我们期待的是你做出好的产品,跟我们一起分享。

 

在这一点上我我特别感谢我自己的经历,因为在20多年以前,我在做PC端的时候知道什么是好的产品。

 

当时我在做Foxmail,我知道哪怕是我一个人做,我也要把它做成和微软一样好的产品。

 

我还挺感谢微软的,因为他通过一系列产品,教会了我什么是一个好的产品。

 

因为我们经历了很多很多,所以我们会从骨子里面知道什么样的产品是好的产品,什么产品是不好的产品。

 

我举一个例子,有一次我就问一个同事说,在PC时代,最亮最大的页面是的是哪一个页面?

 

其实浏览量最大的页面是IE浏览器的404页面,对吧?

 

用过IE浏览器的人可能都知道。

 

然后我就问大家一个问题,我说既然是这样,那微软为什么不在这里放一个广告?

 

我们的同事们回答不出来了。

 

对,微信启动页为什么老是一个人在看地球,为什么不放一个广告呢?

 

这是一个同样的问题。

 

其实大家可以想一下这个问题。

 

今天很多人今天在晒朋友圈,说他用了微信2900多天。那你想一下这八年里,每天花在微信里面的时间是多少?

 

你是在家人朋友身上相处的时间多,还是花在微信里的时间多?

 

有可能微信的时间还多一点。

 

如果微信是一个人的话,那他一定是你最好的朋友。如果微信是你的好友,然后你们见面时,他脸上先贴一个广告,你要先撕下来才能跟他说话,就这样一种感觉。

 

 

 

但是我们坚持着一些好的产品的原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改变。

 

最近大家看到微信有一个特别大的调整,我们先不说功能,大家看到整个UI突然变白了,变得刺眼了,很多人吐槽说不习惯。

 

其实每一次大的改版都会带来很多人的不适应,特别是微信这样一个10亿量级的产品。

 

任何一个改动都会有5亿人站出来说不满意的时候,我就知道不能够按用户的投票来决定我们要不要改。

 

如果按照用户想法,可能什么都不能改了,所以我们要按照我们自己的专业判断,觉得我们应该往哪一个方向去做。

 

就像微信的7.0版,我自己一直也在两个版本之间切换,当我用了两个月新版之后,我发现我不愿意切回到旧的版本去了,我就知道我们的用户也是可以接受的。

 

那重要的是我们必须要让我们的产品不停地去适应这个时代,而不是说因为我们害怕用户的抱怨,就拒绝改变。

 

二、微信的来源与原动力

 

1.微信的来源

 

前面这一部分我简单讲解了一下什么是一个好的产品?为什么微信有这么多看起来古怪(当然在我看过来太正常不过)的产品理念。

 

所以在这里我也愿意花一点点时间来回忆一下我们的历史。

 

 

 

很多人可能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就是当时我给Pony写了个邮件说要开微信这个项目。这是事实。

 

我后来跟同事们回忆说,现在想起来觉得有点后怕。

 

后怕什么?如果我写邮件那个晚上跑出去打桌球去了,可能我就忘了这个事情,可能就没有微信这个产品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另外一个团队做了另外一个微信出来,就不是这样子了。

 

所以我觉得你的每一个突然来临的想法,可能就是你的一个灵感。

 

或者说,可能上帝作为一个程序员,他编好了一段程序在核实的时候,会把一个合适的想法放到你的脑袋里面去。

 

其实做微信的这之前,我们团队在做另外一个事情,叫阅读空间,然后在阅读空间里面尝试了特别多的新想法。

 

最早是阅读(博客很流行),可以在其中订阅博客。

 

Twitter出来之后,我们做了广播,还有可以写一段文字的地方。每天可以看到别人写的文章。

 

当kike出来之后,我觉得这可能代表了一个机会。我自己没有好的工具可以发信息沟通聊天,当时的想法是给少数人用的工具。仅此而已。

 

当时我们一个团队在做kike的手机版,当时我们从中抽了十个人做这个开发。

 

其中有两个是安卓开发,两个是iPhone开发,两个是塞班开发,再加两个后台,一个UI设计,再加上我自己,大概就这样十个人。

 

经过两个月做出第一个版本,这是微信的起源。

 

 

 

做出来之后大家很忐忑,不知道这个东西会怎么样。

 

当时微信用户量特别少,而且在长达半年多的时间里,微信用户量都特别少,一个原因是作为一个新产品,让别人接受不容易。

 

但是我们当时坚持,如果新产品没有获得自己的自然增长曲线,我们就不去推广。

 

前五个月我们没有自己推广,只是想看这个产品对用户有没有吸引力,用户会不会自发去传播。

 

从微信2.0开始,增长虽然不是很快,但是是自然往上长。这个时候我们知道可以去推广它了。

 

当时最害怕的是微信对运营的压力,我们并不敢通过手机的通讯录获得好友。

 

我们只能从QQ好友中挑选好友,成为自己的微信好友。

 

所以我特别庆幸当时我们没有去批量导入,而是通过用户自己动手挑选。而且我们在一个产品可以自然增长之后推广。

 

这两件事虽然耗时长,但是使得它在起飞的时候是很健康的。

 

这是微信的起源。

 

对我自己来说也觉得特别幸运,能够和这样一款产品一起从0到现在,终于看到它到了10亿日活阶段。

 

在这样一个时间点上,我从另外一些角度回顾微信这8年,我们的出发点是什么,我们对每一个领域的思考。

 

这样可能会帮助大家理解微信为什么是这样一个产品,微信未来会怎么演化。

 

 

 

2.微信原动力

 

我想先讲一下微信的原动力。

 

原动力是你内心深处的认知或希望,他很强大,可以坚持很久,克服很多困难也要做到。

 

① 微信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工具

 

我把它总结为两点:第一,微信希望自己是一个好的与时俱进的工具性产品。

 

微信的起点,从第一个版本,就是要让自己成为很好用的工具。

 

现在很多人不这么想了,这和我们的用户有关,中国有十几亿的用户,大部分用户已经习惯很糟糕的、被强迫的用户体验。

 

大家认为开屏广告、系统营销推荐或者引导你点击某个链接是正常的。

 

如果大家回到短信时代会发现,短信里面的垃圾信息比正常信息还多。

 

垃圾信息多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你认为是正常的,其实这是不正常的。

 

如果我们知道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我们就能够坚守。

 

我们希望这个工具是你的老朋友,我们不想破坏这个老关系。

 

什么是与时俱进的?

 

微信毕竟不是一个硬件产品,让你用十年八年。

 

微信有一个口号: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

 

为什么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生活方式?

 

如果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意味着这是一句普通的话,但是改为“一个”,你就会觉得很特别。

 

这就是成为微信的一句特殊的话,虽然从语法上是有问题的。

 

当我们这样说的时候,微信还不是一个生活方式,还只是一个通讯工具。

 

但是如果在当时把微信定位为一个沟通工具,就会局限微信的发展空间。

 

如果使用者频繁地和他的朋友在微信里沟通,我们相信这会介入到用户的生活方式中,所以我们应该引导一种潮流。

 

微信当时做了一些很大胆的突破,不是功能的突破,而是生活方式和潮流的突破。

 

比如扫一扫某个信息或支付,比如当你用摇一摇的时候,这都是一种接触的新方式。

 

当时我们这个功能放出去的时候,感觉特别忐忑不安,这是对未知的恐惧。

 

微信生长在手机端,它就可以做PC端不能做的事情,比如找到周边的朋友。

 

我们很庆幸用了这句口号,大家现在也真的在使用群、红包、公众号、小程序等等,所以微信真的可以定位为一个生活方式。

 

但是从本质而言,微信还是一种工具。

 

② 微信,让创造价值的人获得价值

 

我们为什么做公众号、小程序呢?这与我们做微信的第二个原动力有关。

 

在微信第二年,微信发布了微信公众平台。

 

我们认为微信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在做完第一个版本之后,我们认为我们可能取代短信,然后就看到了当时SP时代留下的各种厂商需要给各种用户发信息的这个机会,让用户可以收到一些信息的通知,这会是一个服务的空白。

 

但是,我们知道短信是不可控的,垃圾短信很多,之前所有的人都认为服务信息就应该这样发的,但是我很清楚这不会带来一个有效的市场。

 

因为劣币一定会驱逐良币,会让市场非常混乱。

 

如何避免垃圾信息,让你需要的信息送达给你,从而让整个秩序更好?

 

可以把服务端和用户端连接起来,采用订阅的关系。

 

当时我非常兴奋,然后还给Pony发了信息,他当时问垃圾信息怎么办,我说就没有垃圾信息了,都是用户主动订阅的。

 

如果没有这个出发点,我们就会和当年的运营商一样做一个流量分发的平台。

 

我们并不想把自己变成SP的平台。

 

如果平台只是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我想那是比较短视的,不会长久的。

 

平台如果照顾更多人的话,就可以做得更长久,所以我们当时想要怎么帮助更多的人。

 

我们首先要去掉信息不对称的弊端。

 

以前要做好生意,要租一个好的人流量的店铺。互联网的流量很多了,那么就是帮助好的服务商触达对的用户。

 

我们当时举了很多例子,想着公众号出来会怎样。

 

张小龙4小时完整演讲笔记:万物之中,希望至美_java

 

如果一个盲人只会按摩,不会别的技能,我们如何通过公众号这个平台让他的顾客找到他?

 

他的顾客会把他推荐给其他朋友,来找盲人获得非常好的服务。

 

这个时候盲人根本不需要去一个好的流量的地方招揽客户,他只要做好服务就可以。

 

所以当时定下了一个口号: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只有对他认可的人才会关注他。

 

从这样一个例子可以看到,我们沟通公众平台的原动力是什么?

 

我们认为盲人按摩师在创造价值,如果不消除信息不对称的方式,盲人的价值是体现不出来的。

 

我们平台的目的是让创造价值的人得到价值,这是微信公众号的原动力所在。

 

后来做小程序这种平台类型的产品,我们都认为我们是在帮助真正创造价值的人体现价值,并且获得回报,这是平台的目的。

 

在今年,我在朋友圈看到一个二维码,他说现在盲人按摩师已经用小程序在招揽用户。

 

看到这个按钮,我们非常开心。这和我们当时反复距离的场景是一模一样的。

 

大家会觉得微信这个平台怎么有那么多的举措,其实所谓的举措都是围绕这个点展开的。

 

所以,做最好的与时俱进的工具(特别是生活方式的工具)、帮助创造者体现价值,这两个就是我们的原动力。

 

这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其实也不简单,因为很多人不理解这些事情。

 

这两年我看到业界做了很多我看不懂的产品。

 

这两年很多App都在争夺用户的停留时长,这是违背我的常识的。

 

因为用户一天的时间只有24小时,我们应该帮助用户提高效率,而不是把时间耗在里面。

 

作为沟通工具,我们要快速地帮助用户沟通。

 

所以我们一开始就不会出现“信息正在发送中”之类的提醒,当时我们就想清楚一点,就是你输送手机、发送手机之后,你就可以离开手机了。

 

你不用看它,然后等待信息的回复即可,而不用盯着手机看对方是否看了信息等等,这反而需要你花费更多的时间。

 

如果是资讯类平台,需要尽快给用户他要的信息,这是最高效的。

 

对于搜索平台也是如此,而不是推给他很多内容一直看下去。

 

很多用户在跟我们讲,如何增加用户的停留时长?

 

我们怎么可能做这样的事情。

 

 

2010年互联网起来的时候,有一个单词“眼球经济”,所以当时一篇文章会被分成很多页面,因为每翻一页就可以放更多广告。

 

这些都不是帮助用户提高效率,而是在设置一些障碍。

 

关于停留时长,还有一个很有趣的例子,我给大家分享一下。

 

朋友圈从刚开发到现在,现在大家的朋友越来越多了,于是会多花时间看朋友圈的内容。

 

理论上来说,我的好友多了,好友发的内容多了,那微信是不是应该鼓励用户发更多的内容,然后让好友们可以看更多的内容?

 

从数据来看,从微信第一年发布朋友圈来看,用户平均在朋友圈发的时间是没有变化过的,不管是10个、100个还是1000个好友,他们平均在朋友圈呆半个小时。

 

人是一个很奇怪的动物,他会控制自己的时间,如果来不及刷,就快速地刷。

 

用户不会按照你的内容来分配花多少时间,我觉得这是很合理的。

 

如果用户花更多的时间,我们认为用户的社交效率就变低了。

 

我们不会用停留时长衡量App有没有价值的体现。

 

这和我对互联网的理解是很背离的。

 

互联网人的使命,不是让大家除了吃喝拉撒就把时间花在手机上。

 

微信之前有一句口号:放下手机,和朋友多见见面。

 

到现在,这个观点我们都没有变过。

 

用户要找一个小程序、看一些文章、浏览朋友圈,我们都希望他们尽可能短的时间去完成。

 

我有时候也会遇到一个问题,想给一个人发微信,但是忘了名字。

 

但是如果能够通过相关人的联想去找到他,帮助你在脑袋短路的时候找到你要的信息,我觉得这是我们应当去做的特别重要的事情。

 

三、微信小程序

 

上一次这么长时间的演讲,是在腾讯的8小时演讲,当时预计3小时,后来讲着讲着就变成8小时。但今天不会有8个小时,大家放心。

 

我自己很少一个人讲话超过1小时,平常和大家开会都是对话式的。

 

刚才讲了微信的原动力,下一个主题是围绕小程序的看法。

 

现在有很多公司在做小程序这样的平台,3年以前我在公开课讲小程序的时候,大家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当时只是一个应用号。

 

但是今年各大互联网公司参与了小程序,我觉得这样很好,我也不担心这种竞争,虽然大家都叫一个名字“小程序”,可能一些代码的接口都是一样的,但我并不担心。

 

我觉得每个平台的团队的性格、能力都不同,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动力。

 

如果只是借由小程序做流量的载体,我觉得一点都不看好。只让自己好,不让别人好的事情,都不会长久。

 

小程序是为了让更有价值的人得到回报。

 

我们不只是让小程序来体现流量的价值,这和我们的原动力是不一样的。

 

很多人看不懂小程序为什么要去中心化,当你明白了我们的原动力,就能够明白我们的做法。

 

如果不去中心化,我们自己垄断几个小程序和小游戏,看起来腾讯可以从中短期获利,但是我们的生态就没有了。

 

即使是腾讯投资的企业,也要遵循平台的规则。

 

我们看中平台的健康度,不只是扶持自己的产品。

 

国内第二大游戏公司也想来做小程序,但是担心他们做太好了,我们也来做,最后把他们灭掉。我说他们想多了,我们不会为纯粹分发自己的游戏来干掉你。

 

我们需要澄清一下,哪怕是我们投资的公司,我们也不会倾斜他们。

 

我们团队今后会在这方面投入更大的精力,以做到一视同仁。

 

1.小程序的酝酿

 

简单回顾小程序。

 

当时我们做得很出格的一个事情,是在还没有产品的时候,我们就发布了,这并不是腾讯的风格。

 

当时之所以这样做,就是给自己和团队一个压力,就是这个事情我们非做不可,不给自己后路。

 

我还记得很清楚,当有一年我们在公开课说要推出小程序的时候,我当晚和我们团队讨论的不是未来有多好,而是未来都有哪些困难会让我们做不下去。

 

 

 

我们为什么认为它是一定可以做到的事情?

 

我们当时花了一个小时说为什么小程序是未来。

 

因为App代表要下载和安装的服务,这个体验并不好,而网页的体验也不好,为什么网页的体验不好?

 

大家可能不理解,但这就像为什么公众号的阅读感一定比网页好。

 

如果我们能够把小程序的体验做好,那么用户的体验就不会乱七八糟。

 

对于小程序这个事情,我们的决心非常大。但它毕竟不是2C的事情,这需要我们要有耐性,我们在2、3年在慢慢培育它。

 

因为我们经历了公众号,所以我们担心第一波人尽量是滥用流量红利,我们认为这样的人对用户没有价值。

 

今天的小程序还不能说特别成功,但它正在逐步完善中。最近我们看到很多特别好的案例,包括线上和线下的。

 

线下,大家会用小程序做一个店和用户的连接器。因为它还不完善,所以我们要做的事情还特别多。

 

当年,我说,线下的小程序要通过扫码去获得;线上,是通过社交和搜索去做。

 

现在社交我们已经做到了。

 

但是搜索我们做得还不够好。

 

我们希望通过搜索直达小程序内部的数据,然后以用户可以理解的方式触达用户。

 

我们虽然还没有做到这一点,但是我很开心看到我们团队内部投入了很多资源并且做出了一些效果出来。

 

 

 

原来每个App是连接不起来的,但是对于小程序,我们是可以搜到里面的数据和内容。

另外,我们正在完善小程序的评价体系,比如我要搜家乡的土特产,然后出来一批小程序,你是不知道哪个是可信的,但这个时候可以通过你的好友曾经买过的产品的评价体系。

 

这也是我们的团队在做的事情。

 

另外,大家很关心小程序找回的问题,我看到有人吐槽说能不能允许每个小程序可以发提醒通知,虽然一切皆有可能,但我们不会这样做的。

 

不是我们不愿意去发这个通知,而是要看这个通知有什么好处。

 

如果单看一个产品,你觉得通知是好的,但是所有的产品都给你发通知的时候,用户每天都会收到几百条的通知,那你的小程序的通知也不会被看到。

 

所以单独做通知这个事情,并不能解决问题。

 

我们要做的是,让用户在愿意的情况下可以接到各种通知。

 

不过这个方法还是会有局限性,对于小程序的找回和重复访问,虽然我们有下拉、最近的小程序等等,但是还是有一些地方值得我们再去优化。

 

我们思考这个问题不是从B端或开发者角度考虑这个问题,我们是从C端去思考到他们可能遗忘了或者找不到小程序的。

 

 

 

7.0的微信有一个功能“强提醒”,大家可能没怎么去用它。

 

比如你的好友喊你去开会了,然后手机都会震动起来。

 

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们做“强提醒”,是更多用于线下的,比如我排队的时候,我扫一个二维码,然后我可以获得提醒和通知,我不需要去关注一个号或关注小程序。

 

强提醒的目的是为了更多用于线下,或者是线上的时候,让用户通过自己设置来强提醒自己。

 

我们一定不会用一种粗暴的方式去提醒用户。

 

关于小游戏,我简单从我的角度说下,从商业的角度,小游戏做得挺不错的,获得的现金收入也超出预期,但是对于这个结果,我个人不是特别满意。

 

我认为和我们的期望还是有一些差距,我们的期望不是获得特别多的收入,而是期望出现高质量的游戏,而不是抄袭和洗用户流量。

 

回到原点,小游戏的原动力是什么?

 

公司并不要求我们做小游戏平台,也没有定规则要获得什么收入,而且微信也没有收入的压力,我们认为只要把服务做好,收入就会产生了。

 

我们为什么做小游戏平台?

 

小游戏要走向哪里去?

 

小游戏的原动力是一个关于创意的平台,什么是创意的平台?

 

小游戏是个载体,可以承载各种各样的创意。

张小龙4小时完整演讲笔记:万物之中,希望至美_java_02

有些小游戏体现了这种创意,它就像一本书,彷佛在读的过程中玩完游戏。

 

我们希望看到一个小学生可以用课外很少的时间开发一个小游戏给班里的同学去用。

 

这个小游戏是他创造出来的,是其他的同学创造不出来的。

 

我们不希望看到的只是我们的收入上涨了多少,而是看到多少创意的小游戏,看到多少没有做过游戏的人来做游戏,把他的想法融入到游戏中,让大家看到从来没有看到的游戏。

 

我认为当我们的游戏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创意,然后得到应有的回报,才能让我们这个平台获得价值,并且给用户的价值也是最大的。

 

这个目标挺难的,但是这是我们的期望,而不是把流量耗光。

 

要让小程序成为精神上的体验,这才是把一个小游戏玩极致。

 

四、微信公众号、

朋友圈、视频动态

 

下一个点,是关于公众号。

 

 

 

流量红利不是我们考虑的范围,公众平台是被自媒体用得最广泛的一个领域,最近我们做了一些特别大的变化,包括公众号的改版、“看一看”里的好看。

 

如果简单回顾公众号的历史,很多人利用这样发布的流量口获得了巨大的粉丝。

 

我记得在最早一次公开课分享过一个数据,当时公众号的70-80%的流量来自朋友圈的转发,我觉得特别好,也就是有20%的挑选机制,然后让80%的人获益。

 

但是几年下来之后,一个是用户接触信息的渠道更多了。

 

另外,如果我们在内容的质量上没有持续的好内容,那么对用户的粘性也会降低。

 

我们也在盘点遇到了什么问题。

 

我们做了改版之后,发现并没有什么变化。

 

我发现,不是怎么改版的问题,改版只是帮助用户重新梳理了阅读的效率,也就是更容易找到文章或者浏览更方便了。

 

但本质的问题是这些内容对他有没有吸引力。

 

我们盘点后发现,我们在内容的吸引力方面需要强化,好的内容才是根本。

 

一个好的平台自然会鼓励内容创造者创造更好的内容,相比于博客时代,当时好的博主写出的文章好像量更多。

 

当时的那群博主好像在现在没有变多了。

 

这个现象就是我们的机会所在。

 

平台的责任应该是用一种机制让更多优质的内容产生,如果没有更多的优质内容产生,就说明我们平台做得还不够好。

 

最近通过打击洗稿就是这样的目的,我们不希望劣币驱逐良币。

 

关于如何鼓励产出更多优质的内容,是公众平台下一步的重点突破。

 

对于优质内容,我们平台可以做的事情还很多。

 

对于内容的形式,大家去年看到一个公众号App,当时可能寄予很大的期望,但它只是一个公众号帮助发布的工具而已。

 

当时我们想要发布一个App,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写文章,但是我们并没有通过一个App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但是我们的方向仍然是平台吸引更多人参与进来写文章。

 

另外一个点是社交传播。

 

之前,通过分享带来阅读的占比是大多数,我认为这是很好的比例分配。

 

关于社交的传播和阅读,我后面会专门花篇幅来分享。

 

接下来是一个我从来没有谈过的一个点,也就是社交话题,因为微信本身是一个社交工具。

 

大家对于社交都有自己的理解,那么什么是社交?

 

我这里不多解释,大家自己理解。

 

我其实是想说社交的起源是什么。

 

这个也没有标准答案,大家可以自己想象。

 

我的想象是,在很久很久以前,如果人都是一个个个体的话,是没有社交的。在群体里面,社交就产生了。

 

那么社交最大的诉求是什么呢?就是不被群体所排斥,否则就没法生存了。

 

那么他要和人说什么好,以便让人重视呢?

 

为了让人重视,他要有夸张的手法。这是我自己的想象。

 

因此我们今天在朋友圈都发一些夸张的照片或东西,然后引起重视。

 

以前我在知乎提过一个问题:沟通的本质是什么?

 

这个问题,大家可以问下自己。

 

这个问题肯定没有答案的。但我后来自己给自己找到了一个答案。

 

从一个社交产品的理解来看,沟通是把你自己的人设强加给对方的过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设,都希望别人能够接受,而且你理解的人设和别人理解的人设是不同的,所以沟通就是为了让人理解你的人设,接受你自己的人设的设定。

 

表面上你在争论一个很理性的问题,但其实本质上是希望别人接受你的人设的信号。

 

当然,这是我们自己为了理解社交产品的想象。

 

如果用这个延伸到发朋友圈,那么就是你强硬地通过朋友圈把自己的人设加到你的朋友大脑中。

 

你的朋友圈的每一条信息都是你精心挑选过,对于美化你自己是有帮助的。

 

我们在朋友圈看到的都是对方的最好的状态。

 

但是我们并没有一个工具去记录大家最真实的状态。

 

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做了即刻视频,后来我们又改成“视频动态”。

 

对于取名字来说,微信一直取通俗易懂的名字:扫一扫、摇一摇,就是大家怎么叫它,就是什么名字,而不会刻意取一个名字让你记住它。

 

我们觉得“即刻视频”如果那么拗口,那就叫“视频动态”。

 

关于朋友圈,可能在座的很多人都是业内圈内的人,会看到说大家不怎么用朋友圈之类的。

 

大家往往会把周围的人当作全世界的人,有一个非常火的互联网产品,后来发现活跃用户就是互联网圈子这一小撮人,而圈外人都不用它。

 

大家现在对朋友圈都有一个错误的认知,认为都厌倦了,都不怎么用它。

 

朋友圈发布已经有6、7年,每天现在进去朋友圈的用户,它的曲线是上涨的,到现在是每天7.5亿人进去,然后平均使用10几次。

 

它变成所有人的基础功能,也就是每个微信用户都要去完成的任务,只有这样,才完成了每天的基础社交。

 

可能你不发朋友圈,你会去看、去点赞,这就是去完成社交的任务。

 

朋友圈可以说是最高效的社交工具,所以才有这么多人、这么多次进入到朋友圈。

 

 

 

这对于产品经理,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甚至6、7年里,这些人都已经长大了,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因为本质上,大家的社交属性并没有变化,大家在线下怎么社交,就会想到线上怎么社交比较有效。

 

如果没有移动互联网,大家可能会去参加聚会、聊天,这样的线下的社交是很低效的,朋友圈本质上是开创了新的社交的场所,它不只是一个时间流,它是一个广场,你会每天从一个广场走过。

 

推特是一个很伟大的产品,影响了后来很多产品的形态,比如微博,腾讯也做过微博。

 

它有个输入框,提示你的是“你在做什么”还是“你在想什么”?推特是PC时代的东西,如果它问“你在做什么”,你肯定在电脑旁,所以它提示的是“你在想什么”。

 

但微信是一个手机App,是跟着你走的,不是放在电脑那边,你只能看它,所以在电脑上不会有摇一摇的,你不可能拿电脑摇一摇。

 

手机App是可以记录你在做什么的。这是本质的不同。

 

很早以前,人是环境的反应器,你遇到什么环境,你就有什么样的反应。

 

如果你坐在电脑前,电脑就是你的环境。而手机端,是可以对环境拍照的。

 

视频可以记录下真实的世界以及你对真实世界的反应,这是电脑做不到的。

 

这是一个特别好的理想,但是不真实,你不会拍太多视频来记录,拍视频不是用户的需求。

 

不信你看下自己的手机有多少个视频。即使你拍了很多照片,也不会再看。

 

记录和拍摄本身不是一个需求,如果我们要做一个App,记录我的人生和真实的世界,这个是做不起来的。

 

为了分享,所以有了视频的需求。

 

让一个人记录自己正在经历的东西,然后让好友能够看到,并且这个过程不应该类似朋友圈。

 

所以现在的视频动态有了0.1版本,我们就像做小程序一样,通过社交化的设计,让大家获得参与社交的好处和回报。

 

前一段时间,一个朋友和我说,他拍了一个视频动态,然后说,为什么不能永久存储?

 

我说这个地方是朋友圈的反面,这是拍你最真实、不一定美好的、甚至胡乱拍的地方。

 

他后来拍了很多,我看了很爽,因为我通过这样的视频,看到很多真实的世界,有一种看电影的感觉。但我不可能跟所有的用户这样说。

 

我们就是想让用户轻松地拍下周围的世界,同时有动力去做这个事情。现在这个事情还不是让大家足够有动力,只有让你的朋友看到,你就有这个动力了。

 

后续,我们会不断地尝试升级,以达到这个目的,也就是:它是朋友圈的反面。

 

朋友圈已经变成很传统的社交了,大家在里面展示一些美好的东西,以获得他人的认可,但是在视频动态里,是展示一个真实的东西,我们有极大的耐心去慢慢推进。

 

 

我们对此为什么有这样的耐心?

 

因为我们确实觉得用户现在没有这个习惯,但是我们觉得未来视频会取代照片,被成为更多的载体,因为视频所承载的信息量比照片大得多。

 

我们现在还有很多没有做到位,我们还需要做更多的引导,让用户很轻松地拿起手机记录周边的世界。

 

五、大众阅读

 

我们微信每做一个产品,就有人说,我们要和谁去PK了。其实和别的产品没有关系。

 

我们本身有公众号,我们期望我们的用户可以看到更多精彩的文章。

 

阅读可能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前不久有一篇公众号文章翻出我以前写过的一句话,可能是我在2010年的一句话:大众阅读的产品。

 

做一个大众阅读的产品是很痛苦的,尤其是面对2亿、5亿量级的用户群体,这个困难不是数量达到多少,而是人的本性是不愿意阅读,或者不愿意学习的。

 

这是我们当时在邮箱里做“阅读空间”觉得特别好的产品,但是只有小众群体在使用它。

 

在朋友圈的第一个版本,是可以从其他App转发文章到朋友圈来。当我看朋友圈的时候,就可以同样看到他们在看什么文章。

 

大部分人是不愿意阅读的,所以少数人采集文章分享给其他人来。

 

但是朋友圈的本意是展现自己生活或推广自己人设的地方,而不是阅读文章。

 

很多人是通过转发文章来代表自己的意见。

 

这几年下来,朋友圈在公众号平台文章阅读的占比越来越少。

 

因为朋友圈每天的停留时间是30分钟,他们不会盯着每篇文章去看。

 

很多人,是通过转发文章来代表自己的意见的。

 

对于阅读,是需要固定的空闲时间,这就给我们留下了一个机会,就是在朋友圈之外开辟一个阅读的圈子,这就是“看一看”里面的好看。

 

好看有“精选”和“推荐”,我们同事在尝试社交推荐和机器推荐,效果不算特别好,因为会遇到一些瓶颈。

 

我们开会说,我们要做一个选择,要么降低内容的底线,要么专心做一款小众的阅读产品,这对大家来说都是挺痛苦的。

 

有同事比较担心用户如果沉迷于保健,就一直给他推保健文章。

 

大部分并不愿意主动去学习新的知识,那怎么办呢?

 

我们会尝试社交推荐这条路。

 

通过社交推荐来获取信息,是最符合人性的。我们接受新信息,不是自己跑到图书馆、网站或书店去搜索,大部分情况是听了周边人的推荐而做的决定。

 

我这2、3年的阅读,基本是基于朋友的推荐。

 

我看的电影,不是按照我的兴趣去看的,而是很多时候朋友觉得好看,如果自己不看,会觉得落伍了。

 

推荐会成为越来越强的帮助人们决策的因素。

 

因为我们确实很难评判什么是好的内容,什么是不好的内容。

 

 

社交推荐的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是,它是一个能够不断循环的系统。

 

通过机器的推荐,只会不断强化你的某一方面的认知,让自己越来越相信和认同这一块,这时候你很难回来。

 

而社交推荐有纠错作用,社交关系会帮你拉回来,这是社交关系强大的地方,它是一个恢复的平衡系统。

 

如果我们要做一个大众化阅读的产品,我认为,基于社交推荐,才有这样的机会。

 

因为本质上做的不是阅读,而是社交的延续,人会因为社交而去阅读,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去阅读。

 

“好看”上线以后,“看一看”的团队很兴奋,因为数据在上涨,可以看到自己的朋友在看什么文章,你会关心社交体系里面在发生的事情。

 

目前来说,这和我们的预计相符合,它的增长还是挺好的。但是这里需要一个逐步卷入用户的过程,只有当这篇文章被5个朋友推荐的时候,他才会点进去看一下。

 

毕竟它是一个社交阅读,就会打上社交的烙印,可能会推荐强化你人设的东西,而不是推荐内容特别好的东西。

 

但是我们也不担心这个问题,人的关系链是非常复杂的,反而你会看到在不同圈层、不同位置、不同地方的朋友在看什么,这个时候你也有兴趣去偶尔看几眼,你也许会打开新的兴趣的窗口。

 

“好看”里面的信息和朋友圈转发的信息是不一样的后者,后者是以人来发布的,前者是文章的集合。

 

即使他推荐的东西不适合你,但不妨碍你通过他推荐的文章去看他关注的世界。所以很多人会保留对各种圈层朋友的关注度,以此打开自己世界的一个窗口。

 

当你的关系链变得越来越复杂,你会借此看到这个世界不同的角度。第一个版本的“好看”还很粗糙,还是0.1版。

 

六、信息流、AI、

微信支付

 

上次分享“信息流”之后引起了很多误会。

 

我不是不知道信息流,而是我不喜欢用“信息流”这个标签贴在所有的产品上,如果笼统来说,朋友圈也是信息流。

 

我们不想用这个标签定义所有东西,就像我们做的视频动态,不是做了一个视频功能,而是做了一个让大家展示自己的载体。

 

我们并不考虑什么是信息流,而是考虑以什么合理的方式展现信息。

 

AI在过去几年特别好,我们也特别重视AI这项技术,比如视频动态中的音乐推荐,能够比较吻合视频中的场景。

 

我并不认为AI吻合就特别好,因为当你拍一条马路的时候,并不是需要一条马路的音乐。

 

微信一直投入很多精力做AI。

 

 

 

微信里的语音识别是微信内部团队长达好几年在做的一个工作,每年在优化识别的准确率,大家也觉得这里面的识别也越来越高。

 

当我们投入做语音识别的时候,AI业界还没有做很大的关注。我们并不会跟风来做AI,而是AI要落地到我们的场景中去的。

 

我们一直认为好的产品应该为用户服务,所以AI都躲在产品后面。最近一些AI的发展进度还是让我蛮震惊的。

 

我在大学读书的时候,也上过模式识别的课程,我的老师们也说AI很难突破围棋,但是阿法狗战胜围棋的时候,还是让我很震惊的。

 

我看过一篇文章,它举了一个例子,人类医生会被AI替代掉,确实是这样,一个医生不管读过多少书,做过多少年医生,但是一定无法和一个超大数据的AI对比的。

 

但我们不能成为AI的工具,比如有一天AI医生下指令给大家吃一个很致命的药,也是有可能的。

 

如果AI是一种工具,它却可以决定你应该吃什么样的药以及做什么样的运动,这个时候,这种工具超出了传统工具的范围,成为了可以驾驭人的工具。

 

备注:

 

工具本身应该成为人最好的伙伴,我们以前驾驭的是传统工具。乔布斯在介绍电脑的时候,他说,就像自行车,以前人们觉得某一种动物比如猎豹是跑得最快的。

 

但是有了汽车之后,我们可以跑得比跑得最快的动物还快,我们可以通过工具让人类更强大,而PC电脑就是这样的工具,通过人的驾驭,人会变得更强大。

 

我们都知道谷歌的AI技术非常厉害,但是它的员工反对把AI这项技术用于军方项目,后来谷歌妥协了。

 

对于技术的应用,谷歌的员工特别会思考什么地方该用,什么地方不该用。对于一个会驾驭人的工具,我们是要非常小心的。

 

我是对AI的未来表示担忧的人之一。

 

当我在内部提到这样观点的时候,我们的同事会说,我们的目的不就是为了获得用户更多的点击吗,为什么我们要关心产品之外的东西。

 

其实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后它背后的意义所在的。

 

有时候我们在思考用户的时候,认为用户是怎样的,好像他和我们不是一类人,我们要去驾驭他们,我们到底给了用户什么东西,这个确实是值得我们反思的。

 

我想对我前一段时间的段子做一个澄清。

 

我特别害怕一句话被断章取义,成为一个句子被传播,这是不太理性的。

 

其实每一句话都是有场景的。

 

关于“善良比聪明更重要”,我当时想强调的是对用户的善良,而且是理性上的善良,而不是感性上的善良、道德上的善良,这是对待用户的一个态度。

 

关于微信支付,很多内容同事说我很少提到,很少提到,是因为做得足够好了。

 

说两个小变化,第一,在微信里,红包是没有红包皮的,企业微信是可以申请红包皮的;

 

第二,我们发红包越来越成为赤裸裸的金钱数量的衡量,这是不对的,我们会想办法在红包里加入情感化的元素,比如定义一个表情进去,去体现你真正的心意。

 

对于支付,我们藏了一个很好的功能,大家没怎么用过:亲属卡。

 

我给父母开了,感觉特别好,因为他们每做一笔交易的时候,我感觉就在尽一份心。

 

卡包这块,我们做得不够好,一直认为卡和券是很大的品类,希望改变一个现状:出门后不用身上带那么多卡。

 

现在银行卡不怎么需要带了,但是线下店很多卡还得带着。

 

所以最近我们还在跃跃欲试,希望做一些新的改变,希望通过消费的行为形成自动的关联,从而取得一些突破,成为线下消费的连接和通道。

 

微信现在到了10亿用户的关口,我们并不认为使用人口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情,但是很多人会把人口作为一个指标来看自己的空间。我并不觉得是这样的。

 

微信的目标从来不是扩大用户数,如果是为了扩大用户数,我们前几年就砸一些推广快速做起来。

 

我们要的是自然而然的增长,我们更多考虑给现有用户提供什么用户。我们应该怎样应对未来更多的需求,才是我们微信要面对以及要做的事情。

 

我们最近给广州的用户开放了“附近的店”、“附近的餐厅”的功能,只是在做灰度测试,还没有太多人能看到。

 

类似这样的尝试,会越来越多,我们自己也发现,微信作为一个App,承载了很多很多东西,但是它的承载能力毕竟是有限的。

 

在下一阶段,微信更多的是围绕微信去发展更多的App去尝试更多的服务形态,就像微信读书一样,是独立去服务。

 

很多人可能会问一个问题,微信下一步要做什么?

 

其实晚上都是围绕微信的出发点说明微信过去怎么做的。站在这样的节点,刚好8点,用户过10亿,我们要开始思考微信下一个8年新的挑战,不是来自于微信,而是考虑用户的变化。

 

过去是用10年作为一个时代的划分,现在可能是3、5年就是一个时代。

 

回顾微信这些年改变了什么,我们挺有成就感的。但是微信团队从一开始就没有围绕KPI去做工作,但并不妨碍团队越做越好。

 

如果围绕KPI,大家可能不会做这个事情。

 

我们自己做每一个功能、每一个服务的意义是什么,是我们在思考的,如果只是流量,我们觉得是有问题的,是不会长久的。我们在思考每一里每一毫的意义,决定了我们的选择。

 

微信的梦想是什么?对于用户来说,是成为用户最好的朋友;对于平台来说,是成为非常活跃、充分竞争的市场。

 

即使面对未来,我们也很少觉得我们的威胁来自竞争对手,相反,来自于我们自己,来自于组织优化的能力,让我们保持很创新和不断突破的能力。

 

今天,我更多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和大家交流,作为产品经理,带领一个团队做出10亿级产品是很骄傲的事情。

 

但是让产品成为一种价值观,让产品有灵魂,让团队有很强的共同的认知,造出一个内在一致的产品,是非常有价值的。

 

我要感谢我的团队,因为平常对他们批评为主。

 

我为我们的微信团队而骄傲。不管在职还是离职的同事,都非常感谢他们的参与,帮助微信走到今天。也感谢大家听我一个人在讲这些东西。

 

分享一句我喜欢的电影台词:万物之中,希望至美。至美之物,永不凋零。——《肖申克的救赎》

 

 

2019年1月9日, 2019微信公开课PRO在广州正式启动。

 

作为微信团队每年与各行合作伙伴的重要“约会”,本届微信公开课PRO版聚焦“同行”:小程序、小游戏、微信支付和企业微信4大产品线在现场晒出过去一年的“成绩单”,并在现场发布“优质小程序计划”、“小游戏创意鼓励计划”等新措施。

 

活动现场,微信团队还介绍了未来新的“同行者”:微信智言对话系统、Hardcoder等全新产品与能力,全景展现微信生态在产业互联网的布局与未来同行计划。所有这些都强烈展示出微信对生态建设的态度和To B业务拓展的决心。

 

当晚的微信之夜中,张小龙登台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