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配器设计模式(Adapter Pattern):将一个类的接口转换成客户希望的另外一个接口。Adapter设计 模式使得原本由于接口不兼容而不能一起工作的那些类可以一起工作。
适配器设计模式一般分为三种:类的适配器模式、对象的适配器模式以及接口的适配器模式。
(1)类的适配器设计模式
核心思想就是有一个Source类,拥有一个方法,待适配,目标接口时Targetable,通过Adapter类,将Source的功能扩展到Targetable里。
测试类如下:
(2)对象适配器模式
对象适配器模式基本思路和类的适配器模式相同,只是将Adapter类作修改,这次不继承Source类,而是持有Source类的实例,以达到解决兼容性的问题。
实现Wrapper类如下:
测试类如下:
(3)接口适配器模式
接口的适配器是这样的:有时我们写的一个接口中有多个抽象方法,当我们写该接口的实现类时,必须实现该接口的所有方法,这明显有时比较浪费,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方法都是我们需要的,有时只需要某一些,此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引入了接口的适配器模式,借助于一个抽象类,该抽象类实现了该接口,实现了所有的方法,而我们不和原始的接口打交道,只和该抽象类取得联系,所以我们写一个类,继承该抽象类,重写我们需要的方法就行。
比如我们有一个接口Sourceable中定义了很多方法(接口中方法是抽象的),假如我们只需要实现并使用其中一个方法,但是此时我们必须实现接口中定义的所有方法,哪怕其他方法是空实现。用接口适配器模式,我们定一个类Wrapper实现这个Sourceable接口中所有方法,然后我们需要使用哪个方法,就交给Wrapper的子类SourceSub1或者SourceSub2去覆写某一方法即可。
总结:
适配器模式广泛使用,其中类的适配器模式核心思想就是A extends B implement C;
对象的适配器模式就是简化类的适配器模式,本质上是一样的。
接口的适配器模式使用广泛,原理也很简单,就是用一个类去实现一个或多个接口,然后我们根据需要去覆写某一个方法,避免了直接实现这个接口需要实现所有的方法。在Java源码中也有体现。
思考1:适配器模式用起来很广泛,能举例吗?
在Java的Swing中,接口 MouseListener中定义了很多鼠标操作的监听事件,如下所示:
然后用一个类 MouseAdapter实现了接口 MouseListener中所有方法(空实现),然后在使用的时候,直接创建MouseAdapter类的子类,去实现某一个方法即可。
比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