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经说过: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样的:熟读《诗经》三百篇,交给他政事,却不能处理得好;叫他出使外国,又不能独立应对;「虽然读得多,又有什么用处」呢?

是的,学而不用,又有什么用处呢?孔子从来是要求学习为应用而反对读死书的。反观现在的我们,我们是否也在陷入这样的陷阱中呢?「学而不用,怪书,提倡读书无用论」,其实根源是我们从来不会把书当成方法,而是当成目的。

始于知

再延伸开来,我们日常学习也只停留在知的层面上。始于知,先知道有这么一个概念,一回事,一个方法,这是正确的。但是我们却把知当成了目的,这就显得有头无尾了,知在成长中不应该是一个独立的行为。

然而,我们总认为知在成长中是一个独立体,是整个流程的始端,也是末端。因此,我们无需行动,无需反馈。于是,「我们看起来在努力学习,却因为没有应用而无所改变」,从而看不到任何好的结果。久而久之,自己的热情也被消磨殆尽。

终于行

正确的观念其实是,终于行,行才是目的。我们学习经验,学习知识都是为了更好的行动,更好的改变自己。所以,「知是行的方法,行是知的目的」。论语里面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把思换成行,亦如此。「学而不行就迷茫,行而不学就会很危险」

因为当自己学了很多经验时,突然发现毫无用处,就会感到迷茫,怀疑学习只会使人浪费时间精力,还不如放弃更好,人何必折腾自己。而「行而不学会由于自己没有好的认知去指导自己的行动,从而寸步难行」,甚至会远离轨道,铤而走险。

综上,我们得出这么一个结论:「成长的本质是始于知,终于行」。只有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才能改变自己,让自己走上更美好的人生。所以,不管我们是学习课程,还是学习别人的经验,或是看书,都应该牢记行,因为行才是目的。

最后,献上一句已经历千锤百炼的千古名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