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投稿计量经济圈,计量相关都行

邮箱:econometrics666@sina.cn

中国历史是一部英雄人物史,也是一部经济思想史。许许多多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我们从人物情感关系的层面解读是一种体会,而从经济学知识的角度来挖掘其中缘由又将是另一种体会。几千年来,这一直是一个理性人的社会,一切理性的行为自然也会有其经济学的深意。

吕雉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大女主(吕雉、武曌、慈禧)之一而被人们所熟识。她开创的“垂帘制度”对于之后的皇权继承问题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今人对于吕后其人的认识,存在片面的诟病,我们往往只看到了她残忍凶暴的一面,而选择性忽视了吕雉作为一名政治家的果断和隐忍。这主要是因为“人彘”一事的广为流传而导致的。不可否认,吕雉的残忍性情可谓人尽皆知,被后人唾骂至今,遗臭万年。但是有没有人想过,她的这种残忍是在什么时期才表现出来的呢?事实上,少女时期的吕雉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善良的女子。她不到二十岁就嫁给年长自己二十多岁的刘邦,照顾他的私生子刘肥,从未有过怨言。即使后来汉高祖刘邦称帝,吕氏一族飞黄腾达的时候,吕后也几乎没有因为个人原因而掀起腥风血雨。有人说她杀死韩信、彭越等开国功臣,但说到底也不过是在为刘邦办事罢了。可以说,刘邦在世的时候,吕后即便遇到心中不悦之事,也会尽量压制自己的怒火。但是这种冷静与克制终于在刘邦百年之后变成了无尽的杀戮。而最先遭受这场悲剧的,便是吕后痛恨至极的戚夫人与刘如意母子。

众所周知,汉高祖刘邦十分宠爱戚夫人与其子如意。史记中记载:“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也就是在刘邦被封为汉王的同一年,戚夫人来到了他的身边,从此日夜侍于御前。据记载,有一次御史大夫周昌进宫面圣,正巧赶上刘邦在喝酒,只见汉高祖是一边喝酒吃饭,一边拥抱着戚夫人。虽然略显荒唐,但是两人的感情之好可见一斑。他们的孩子如意更是深得刘邦喜爱,经常被其抱于身前,甚至刘邦还扬言“终不使不肖子居爱子之上”,意思就是要使赵王如意的地位不低于嫡皇子刘盈。相比之下,刘邦与原配正妻吕雉之间的婚姻更像是政治上的合作,利益重于感情,夫妻情分少之又少。事实上,早年在刘邦起兵反秦之时,吕雉曾为了他受过牢狱之苦,也曾被项羽掳走当作人质扣押了28个月。而刘邦在到达彭城的时候,甚至不愿意马上接回留在沛县老家的夫人吕雉,而是忙于接收自从当年进入咸阳时便一直垂涎欲滴的财宝与佳人。由此可见,刘邦对待戚夫人和吕雉的态度简直就是天上地下。

刘邦对戚夫人的宠爱让她产生了不该有的欲望与冲动,她一步步前进,试图挑战皇后吕雉的权威。皇后的尊贵地位,以及对于如意成为储君的期待,这种种欲望对于戚夫人而言都是致命的诱惑。人在利益的驱使之下,只会一步步走向一条不归路。与此同时,刘邦的暗示也在其中起到了催化作用。他曾表达了废嫡立幼的打算,这也给了戚夫人以希望的假象。

刘邦的态度一度非常坚决,甚至可以不顾许多人的劝说和反对也要做这件事。这样看来,戚夫人的胜算本来应该是不小的。但是,我们知道,最终戚夫人和刘如意没能如愿以偿成为皇后和皇太子,这又是为什么呢?

讨论废立太子之争的始末,需要着重分析与此事件有着直接关系的三个重要人物——刘邦、吕雉和戚姬。这三个人对于此事的行事态度可以简单总结为一下三条:刘邦——理智与情感的斗争;吕雉—沉着应战、积极制造舆论;戚姬——活在梦中、无动于衷。下面我来一一分析。

刘邦——理智与情感的斗争

尽管刘邦十分宠爱刘如意,甚至亲切的称之为“爱子”,但是他却不得不顾及朝中大臣们的反对力量。看似汉高祖是因为这些老臣言之有理而不得不服软,实际上刘邦自有自己的思量。之所以最终“理智战胜情感”,也是出于对朝堂政治局势的权衡,不得不忍痛割爱。此时朝廷可划分为三派,恰如同三方博弈。这三方分别为:宗族一派、外戚一派和功臣元老一派。其中宗族,即以刘邦为首的刘氏宗亲;外戚则主要为以吕雉为首的吕氏集团;功臣元老一派则是彼时与刘邦一同打下大汉江山的将军大臣们。这三方需要互相制衡,既不可以过于强势,也不能太过柔弱,只有力量相当,才能使朝堂政局相对稳定。但是当时的情况则是,功臣元老一派的力量最大,宗亲的势力次之,而外戚一方的实力相对弱势不少。在这种局面之下,据不能够纵容功臣元老一方肆意的壮大,否则对于刘氏皇权会是很大的威胁。刘邦当然不能坐视皇权的无上威严受到质疑,因此他能做的最直接有效的事情就是去拉外戚一把,以此实现“弱弱制强”的愿望。

刘邦明白,如果自己执意立如意为太子,立戚夫人为皇后,一来会引起群臣的反对。那些道貌岸然的大儒便会以“动摇国之根本”来阻止这件事,更何况太子刘盈并无过错。宗亲一派和大臣一派的矛盾会加剧。另一方面,废太子刘盈会引起吕氏集团的不满,这不单不能起到强大外戚的作用,更会影响宗亲与外戚双方的关系。一旦外戚一派被激怒,他们很可能便会和功臣元老一方勾结在一起——老大和老三一同对付实力不弱不强的老二,这后果不堪设想。但是刘盈如果能够稳坐太子之位,吕雉稳居皇后宝座,那么假以时日,外戚一派自然会逐渐做大做强,知道三方力量能够相互制衡实现稳态。

刘邦作为一个理性人,自然是以追求效用最大化为人生目标的。久经世事的他自然明白,废立太子恰如一场赌局,慎重乃是保证效益的首要品质。我们不禁要问,什么是刘邦的效益呢?作为一代君王,更何况是开国皇帝,汉高祖自然不能置江山社稷于不顾,因此国家兴衰应该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刘邦效益的第一部分就是对汉王朝未来的考量,他要为江山寻找一个更为合适的继承者。除此之外,作为一个男人,刘邦也有自己的私心,谁会不想让自己最喜欢的儿子来继承衣钵呢?他当然也想让赵王如意成为汉代的下一任君王。所以刘邦效益的第二部分就是私欲的力量。想要使自己效益达到最大化,便要综合考量这“公事”与“私事”这两方面,通过合理的权衡来达到最优。但是这并不同于简单的资产组合问题,做不到将人选进行百分比的划分。这是yes or no的单项选择题:对于某一名“继承候选人”,要么全部,要么不要。刘邦职能选择让刘盈或者如意的其中一个人成为太子,所以刘邦对于确定的“效用函数”,他能够取到的效用值只会有两个。最终究竟选择刘盈还是刘如意,实际上是通过比较相对应的两个效用值孰大孰小来决定的。

对于刘邦来讲,如果立如意为太子,的确能够满足自己的爱子之心,使得私欲层面的效用极大化。但是这样做会引发群臣的抗议反对,何况嫡长子继承制是硬道理,是这一事件的死穴,所以刘邦也有自己的尴尬。历史上废长立幼带来国乱的例子不胜枚举——晋惠公听信骊姬之惑,杀死了太子申生,后果是什么?国家连续三世混乱不止。之后三国时期,荆州牧刘表废除长子刘琦、立爱妾蔡氏之子刘琮,结果兄弟反目,荆州也被白白拱手送与他人。这样的事情同样在袁绍、曹操的身上发生过,下场及惨。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废长立幼是容易引发动乱的,刘邦心里也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对于江山社稷而言,此时若是废除刘盈改立刘如意,动摇的将是“国之根本”,对于大汉而言也会是一场不小的灾祸。就“公事”而言效益为零,甚至可以为负。综合考虑公与私,刘邦的合计效益值高不到哪里去。

相反,若是刘邦放下心中立如意为太子的执念,不去废除无过的太子刘盈,那么损失的也只将是一部分私欲的效用值。这部分损失完全的被“公事”的效用增长所覆盖,甚至还能留有富余。群臣的力挺、外戚一派的壮大,都将双重强化刘氏宗皇族的权威;朝堂之上三足鼎立的制衡之势也将是刘邦乐见其成的。这对于汉室权力稳固自然功不可没,在“公事”上的效用值能够达到最大化。但是其中也会损失刘如意成为优秀帝王的机会成本。要怪就怪刘邦过早的立刘盈为太子,没能在几个儿子都出生之后再做打算。不过即便刘邦认为刘如意“类我”,也并不能保证他一定会成长为一代优秀的帝王。相比之下,还是现世的安稳更为要紧。

作为理性人的刘邦,最终理智战胜了情感,国家国家,永远是先国后家。他并未因为宠幸戚姬就改立太子为如意。从另一角度来看,这又何尝不是因为立太子为刘盈能够使得他的综合效用值达到最大化呢?一代枭雄的汉高祖,打江山用了数十年,在乱世中度过了大半生。他当然会无比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岁月,不希望掀起不必要的腥风血雨。江山还是美人,刘邦终于选择了前者。

吕雉——沉着应战、积极制造舆论

史记中记载,吕后初闻刘邦欲废太子改立储君的时候,是这样表现的:“吕后恐,不知所为”。可以看的出,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得知这一消息时,吕后相当的震惊,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做些什么。但正是在夺夫与夺嫡的双重压力之下,吕雉身为一名政治家的魄力也立即表现出来。她并没有像一般女子一样哭哭啼啼坐以待毙,而是积极化解难题、沉着应对、维护自身与家族的利益。

有人向吕后献计,让她去找张良。于是吕后的哥哥吕泽便劫持张良,要挟他为此事出谋划策。吕后一家子都是霸道的主,明明应该是“三顾茅庐”请张良,吕泽却偏偏上门劫持。张良也是个聪明人,他一见到吕泽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也知道吕后意在何为。于是张良使出一招,让吕后去邀请“商山四皓”辅佐太子刘盈。因为人们都清楚,汉高祖刘邦多年来一直十分仰仗这四位贤士,但是多次请他们出山都未能如愿。若是刘邦在此时看到自己的儿子得到了“商山四皓”的辅佐,或许会对保太子之事有所帮助。事实上这一招确实奏效,刘邦从中不仅仅看到了刘盈对名士的号召力,更明白了天下公议在于嫡子。在公与私的较量中,公议占了上风。这一切不能不归功于吕后的一系列政治动作,她的沉着应战、以及积极制造舆论的行为,都为最终的胜利铺下了基石。

清醒的吕后明白,自己和刘邦更多的是一种政治上的合作关系,所以她必须依靠局势的力量来牵制刘邦,迫使刘邦不得不做出情绪上的退让。吕雉和刘邦的斗鸡博弈,最终以刘邦的退让和吕雉的前进达到纳什均衡。

戚姬——活在梦中、无动于衷

戚夫人是典型胸大无脑的一类人。她既然起了争夺太子位和后位的野心,就应该懂得拉拢前朝大臣,培养自己和赵王如意的势力。历史上的宠妃最终夺得后位的,比如王娡,都深谙栽培势力、寻找政治合作伙伴的重要性。帝王家,说到底还是权力的游戏,在这个圈子里生存,全靠感情是玩不转的。戚夫人将野心全然寄托在刘邦对自己的宠爱之上,却不知道,天子是要胸怀天下人的。戚姬的政治幼稚,与吕后的敏锐和成熟形成鲜明对比,她最终的失败实在是情理之中,也是意料之中。

刘邦、吕雉和戚姬三个人的共同作用,致使易太子一事未果。暂且不考虑谁做储君更加合适,至少在戚姬碌碌无为的前提下,另两位“理性人”——刘邦和吕雉——都实现了自身的效用最大化。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帕累托最优”呢?

从另一角度思考,如果一个人不努力,那么最终的结局就是社会上其他人会压榨掉本应该属于你的资源。所以,我们不能去做人生的戚夫人,她的碌碌无为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自己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