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现在,你面前放着一个光线可穿透的容器,你只需定睛一瞧,就可判断这是一只玻璃杯。而“玻璃杯”只是一个概念。概念简化了信息,它帮我们把事物分门别类。见一物而知其类别,是一瞬间就能完成的事,我们不能称这个过程为观察。


但是你能够仅凭“玻璃杯”这三个字还原出眼前的杯子吗?不能。因为有很多细节你不知道。如果你想搞清楚这个玻璃杯是怎么设计的,有什么特别之处,看一眼是不够的,只知道概念是不够的,你需要反复看,用不同的方式去看。这意味着你要选择不止一个焦点。或许前一秒你观察的是杯子的沿口,下一秒你就聚焦在杯子的底部了。


用心去生活,唤醒被遮蔽的好奇心,你会发现别样的有趣的风景。 


如果你感觉自己过去很失败,那恭喜你只要稍微努力取得一点成就就能超过昨天的自己。想象那些过去很成功的人,如果他们想你一样关注纠结成败,他们要付出多大的努力才能超越过去的自己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道路,不要偏面的与别人相比,特朗普当总统时比奥巴马从退休时的年龄还大,那又能怎样?每个人的能力有专业技能、行业知识、软实力构成,不要狭隘的用一个方面来评判自己。


走出去,让别人知道你、了解你,开源、写文章、为社区做贡献,参加分享会,要寻找到能一起做事情的伙伴朋友。

找到好的销售作为你的合作伙伴,不同行业的人的观点看法或许对你的影响更大。

高级程序员就好比社会中的成年人,他们踩过足够多的坑,也填过足够多的坑,已经认清了现实的残酷,寻求适合而不是完美。周到、务实、简单,是他们做事的时候强烈散发出的“味道”。他们的决策总是站在为了整体的「平衡」角度去考虑,而不是技术的酷炫或者外界流传的所谓“正确的”技术。


什么是领导力,带领团队,在企业的视角,完成企业面临问题的终极使命。里面有3个要点:1、带领团队获胜,而不是单打独斗。2、站在企业的角度解决问题,而不是局限在自己面临的问题。3、终极使命是解决问题,让问题到你为止,想尽一切方法克服你面临的问题,不是你的问题也要想办法协同解决掉。

在使用开源项目做技术选型时,如果对技术标准有一些了解,可以帮我们更容易的了解一些技术的生态和工具链。比如上面的 LDAP,我们可以在采购软件时优先考虑支持 LDAP 的产品,从而降低自行接入的成本;对于自己项目上更为具体的实现,如设计 API,我们可以选择一套参考标准,如 JSON:API,让沟通成本大大降低;在前后端协作上,如果采用 Swagger 的 OpenAPI 可以容易的找到一套开源工具帮我们完成文档、SDK 生成等工作。


只有真正知道上层业务是如何使用系统的,才可能真正做好架构。 深入了解业务并不难,对于每个同学,只要对于每一个接到的需求,对于每一个需求评审中的需求,对于周边同学或团队要做的需求,都深入思考为什么业务要提出这个需求,这个需求解决了业务的什么问题,有没有更好的方案。遇到不明白的多和周边同学、产品、运营同学请教。最怕的是自己把自己限定为纯粹的研发,接到需求就无脑做,这等于放弃了主动思考。衡量一个人是不是好的架构师,也有一个方法。对于一个需求,如果他给出了好几个可行的方案,说这些方案也可以,那些方案也可以,往往说明他在架构师的路上还没有完全入门。架构师的难点不在于给出方案,而在于找到唯一的那一个最简单优雅的方案。


捡芝麻的人的问题不仅在于时间利用得非常没有效率,还在于他们渐渐习惯于非常低的追求,人一旦心态变得非常低,就很难提升自己、让自己走到越来越高的层次上。

捡西瓜就不能为那些蝇头小利动心,他们需要目光放得长远。


因为有了限制,我们才开始思考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有了好坏,有了意义,有了思考,有了自我意识。正是因为有了“涯”的限制,“生”才变得有意义。

从生涯的角度来看,人生有很多维度,至少4个——高度、宽度、深度以及温度。高度有权力评定、深度有学术头衔、宽度有身边人反馈、而温度则只有你自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