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堡垒谈谈为什么烂电影喜欢用流量明星

摄影:产品经理 厨师:kingname 《流浪地球》为中国科幻打开了一扇大门,《上海堡垒》又把这扇门给关上了。

最近几年,流量鲜肉作为主角的电影,几乎没有一部成功。全部拍得跟屎一样。这些流量明星演技完全没有,要价还超高。

明明大众都对这些流量明星出演的电影恨之入骨,为什么还是不停地有导演选择他们拍文化垃圾?

当然原因有很多,今天我谈的是其中之一,因为我曾经亲身参与过筛选演员的过程。

我在大学的时候,电影里面还几乎没有流量鲜肉。当时上海的一家传媒公司找我帮助开发爬虫,专门抓取各个明星的贴吧、论坛和微博。从和雇主的对话得知,他们想尝试使用大数据来选定电影的主角,于是需要抓取每个明星的各种数据,分析明星粉丝的画像,从而决定面向不同受众的不同类型的电影应该选择哪些明星作为主演。

我参与了他们整个数据抓取和分析的过程,并且从分析结果来看,非常怪异的是,人气高的确实都是演技不高的流量明星。而老戏骨普遍人气不高。当时雇主他们的分析结果认为,这些流量明星可能确实是未来电影的新方向。毕竟数据不会说谎。

后来,由于临近实习和毕业,我和那个传媒公司结束了合作。

现在想来,之所以当时会得出那样诡异的结论,这是因为我们抓取数据的时候,使用的是这些明星的 名字和 昵称。这就有非常大的问题。

为什么说不能通过名字来判断一个明星适不适合演电影?我问你,你知道 王刚是谁吗?

可能有人会说:那个做菜的厨师长王刚?隔壁老王?公司同事?叫王刚的人太多了,这个名字太普通。

但是我说, 和珅,你马上就知道我指的是谁了。

再问, 严敏求是谁?你可能不知道这个人。但是我说 灭绝师太,浮现在你眼前的可能是苏有朋版《倚天屠龙记》里面的那个灭绝师太。

再问,余皑磊是谁?你大概率不认识。但是如果你看过《长安十二时辰》,你一定记得那个你恨不得上去砍一刀的搅屎棍元载。

这就是关键问题了。当一个人演戏演得越好,大众记住的更多是他演的这个角色的名字,而不是他真正的名字。所以,如果我们要找谁适合当一部电影的演员,我们大数据分析的,应该是同类型电影中,某个角色的名字的人气,再寻找这个角色背后的演员。

而现在却反过来了,直接去搜索流量明星的名字。你想想,什么情况下,我们会用一个明星的名字称呼他,而不是他演出角色的名字?

我想到了一种情况——

“《上海堡垒》那个男主叫什么名字来着?就是鹿晗演的那个角色,真他妈就是一坨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