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

《自学是门手艺--李笑来》 GitHub如果无法访问,可以使用特殊工具或下载pdf版本,不过最好还是去GitHub看,因为pdf的排版很垃圾

说明

暑假期间规划学习计划,迷茫了很久,虽然什么都不会但是却不知道先学点什么,于是逛了逛知乎,发现了这本书,它是以python的学习为主线介绍了自学的一些问题,虽然涉及到了python,但是它只是为了举例子,书的主要目的是介绍自学。 书里面提到的一些自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自身表现十分贴合,所以决定写点总结,鸡汤总不能白看吧。

问题1-刚需幻觉

“刚需”就是一定要用到的意思,这个问题就是在学习之前,总觉得要学的这个东西应该没什么用,不是一定要用到的东西,学不学两可,可是一时半会还真的想不到什么一定需要用到的东西。书中说

对于任意一项技能来说,刚需是自学的结果,而不是自学的原因

我仔细一想,我的天,这也太有道理的吧,很多东西在没学之前感觉没什么用处,即使不学对我的生活学习工作也造不成多大的影响,但是!但是!但是!这一切的感受都是基于这项技能还没有掌握。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使用python文件重命名,如果是几个文件,那手动就改了,不用再费劲写点代码了,可是,如果是成百上千的文件呢?一个个改吗?在没学python之前,我们或许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一种解决方法,自然觉得不学它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可是,如果学过python,那一定会第一时间想到用它来解决这个问题的,就算使用再不熟练,30分钟总该把也就几行的代码打出来了吧,可是同样的时间手动修改这项任务或许无法完成,想到这里,内心就有一股强烈的声音在呐喊:“用python它不香吗”。 按照书中的说法,学完之后,会有两种感受

  1. 你根本离不开它
  2. 它其实真没多难

给人启示的两句话

  1. 用“是否为刚需”作为自己是否开始学习的理由,注定会吃亏的,因为如此做的下场就是肯定被“刚需幻觉"所迷惑、所限制。
  2. 至于学还是不学,其实从来都不是从“有没有用”来判断的,真正有意义的判断依据只有一条--有没有时间。有时间就学,没时间就挤时间,学的不够好就花更多的时间。

其实在这个方面,我觉得我遇到的问题和它说的不一样,我早就意识到了学习是这个世界上一项只赚不亏的“买卖”,所有知识都是有用的,无论学什么都一定不会白学,就想这句话所说的

你所经历的一切,总有一天会变成意想不到的收获

但是所有的事情都应该分个轻重缓急吧,我迷茫是因为我不知道该怎么安排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就好比“电器维修”,不容置疑,学习它一定是有用的,但是对于计算机专业即将升入大二的一名学生,我个人不觉得暑假把时间花在学习“电器维修”上是合理的,说“电器维修”可能有点过于明显了,一眼就可以看出它的学习紧急程度,那就说计算机专业需要学习的专业知识吧,是在是太多了,也没想好以后就一定走哪个方向了,不敢就一门心思只学一个方向,所以越想越糊涂。

问题2-学的太浅

以学习一门编程语言为例,过了一遍教程,照着里面的代码打了打,这就完事了,稍微复杂的内容,要么是随便一看就过了,要么是干脆直接略过,觉得这么复杂的内容应该也用不到吧,不知道有多少人学习是这样的,至少我是这样的,说的一点都不差,对我来说十分有画面感,我甚至想到自己看教程时的样子。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一瓶子水,装了半瓶都不到,对外界说的就是我学过这个,我会用它,可是实操过程一定是要重新看教程,还时不时会想“诶?我分明看过它呀,当时会打了,现在怎么啥都想不起来了?”,“诶?对对对,就是那个东西,当时我看到它了,怎么用来着”,这还算好的情况,更坏的情况是发现有个知识点不会,百度一搜,“诶?这个章节我学过呀,当时怎么没看到这个东西”,真实情况是当时就是潦草一看就收场了,根本没记住,甚至根本就没有看过。

问题3-缺乏专注力

这个简直就是在说我,我曾经本是预计着上午学点算法,但是不知道怎么的,在代开vs code之后,突发奇想换个主题,把背景换成图片,结果啊,一个上午的时间全花在美化代码编辑器上了,结果一行代码都没写,满满的负罪感却又无能为力,时间过去了就是过去了,再也不可能回来了。 我发现我是不学习的时候不管干什么都是一门心思想着学习,真正学习的时候,我脑袋就像个创意工坊,各种奇奇怪怪的点子喷涌而出,有时候凭借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力还能坚持一会,但大多数都是坚持了一会就沦陷了,等到醒来的时候发现上午已经过去了,真的有种“哀己不幸怒己不争”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