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均摘自ECMAScript 6 入门——阮一峰
一、Class
//定义“类”的方法的时候,前面不需要加上function这个关键字,直接把函数定义放进去了就可以了。另外,方法之间不需要逗号分隔,加了会报错。
class Point {
constructor(x, y) {
this.x = x;
this.y = y;
}
toString() {
return '(' + this.x + ', ' + this.y + ')';
}
}
类的数据类型就是函数,类本身就指向构造函数。
类的所有方法都定义在类的prototype属性上面。
constructor方法是类的默认方法,通过new命令生成对象实例时,自动调用该方法。一个类必须有constructor方法,如果没有显式定义,一个空的constructor方法会被默认添加。
与 ES5 一样,实例的属性除非显式定义在其本身(即定义在this对象上),否则都是定义在原型上(即定义在class上)。
//定义类
class Point {
constructor(x, y) {
this.x = x;
this.y = y;
}
toString() {
return '(' + this.x + ', ' + this.y + ')';
}
}
var point = new Point(2, 3);
point.toString() // (2, 3)
point.hasOwnProperty('x') // true
point.hasOwnProperty('y') // true
point.hasOwnProperty('toString') // false
point.__proto__.hasOwnProperty('toString') // true
//x和y都是实例对象point自身的属性(因为定义在this变量上),所以hasOwnProperty方法返回true,而toString是原型对象的属性(因为定义在Point类上),所以hasOwnProperty方法返回false
//使用实例的__proto__属性改写原型,必须相当谨慎,不推荐使用,因为这会改变“类”的原始定义,影响到所有实例
var p1 = new Point(2,3);
var p2 = new Point(3,2);
p1.__proto__.printName = function () { return 'Oops' };
p1.printName() // "Oops"
p2.printName() // "Oops"
var p3 = new Point(4,2);
p3.printName() // "Oops"
在“类”的内部可以使用get和set关键字,对某个属性设置存值函数和取值函数,拦截该属性的存取行为
class MyClass {
constructor() {
// ...
}
get prop() {
return 'getter';
}
set prop(value) {
console.log('setter: '+value);
}
}
let inst = new MyClass();
inst.prop = 123;
// setter: 123
inst.prop
// 'getter'
const MyClass = class Me {
getClassName() {
return Me.name;
}
};
//这个类的名字是MyClass而不是Me,Me只在 Class 的内部代码可用,指代当前类
let inst = new MyClass();
inst.getClassName() // Me
Me.name // ReferenceError: Me is not defined
采用 Class 表达式,可以写出立即执行的 Class。
let person = new class {
constructor(name) {
this.name = name;
}
sayName() {
console.log(this.name);
}
}('张三');
person.sayName(); // "张三"
//类的方法内部如果含有this,它默认指向类的实例。但是,必须非常小心,一旦单独使用该方法,很可能报错。
class Logger {
printName(name = 'there') {
this.print(`Hello ${name}`);
}
print(text) {
console.log(text);
}
}
const logger = new Logger();
const { printName } = logger;
printName(); // TypeError: Cannot read property 'print' of undefined
//printName方法中的this,默认指向Logger类的实例。但是,如果将这个方法提取出来单独使用,this会指向该方法运行时所在的环境,因为找不到print方法而导致报错。
//在构造方法中绑定this,这样就不会找不到print方法了
class Logger {
constructor() {
this.printName = this.printName.bind(this);
}
// ...
}
//另一种解决方法是使用箭头函数。
class Logger {
constructor() {
this.printName = (name = 'there') => {
this.print(`Hello ${name}`);
};
}
// ...
}
//还有一种解决方法是使用Proxy,获取方法的时候,自动绑定this。
如果在一个方法前,加上static关键字,就表示该方法不会被实例继承,而是直接通过类来调用,这就称为“静态方法”
class Foo {
static classMethod() {
return 'hello';
}
}
Foo.classMethod() // 'hello'
var foo = new Foo();
foo.classMethod()
// TypeError: foo.classMethod is not a function
//注意,如果静态方法包含this关键字,这个this指的是类,而不是实例。
class Foo {
static bar() {
this.baz();
}
static baz() {
console.log('hello');
}
baz() {
console.log('world');
}
}
Foo.bar() // hello
//父类的静态方法,可以被子类继承
class Foo {
static classMethod() {
return 'hello';
}
}
class Bar extends Foo {
}
Bar.classMethod() // 'hello'
实例属性除了在constructor()方法里面定义,也可以直接写在类的最顶层
class IncreasingCounter {
constructor() {
this._count = 0;
}
get value() {
console.log('Getting the current value!');
return this._count;
}
increment() {
this._count++;
}
}
//等价于
class IncreasingCounter {
_count = 0;
get value() {
console.log('Getting the current value!');
return this._count;
}
increment() {
this._count++;
}
}
new.target属性,该属性一般用在构造函数之中,返回new命令作用于的那个构造函数。如果构造函数不是通过new命令调用的,new.target会返回undefined,因此这个属性可以用来确定构造函数是怎么调用的
function Person(name) {
if (new.target !== undefined) {
this.name = name;
} else {
throw new Error('必须使用 new 命令生成实例');
}
}
// 另一种写法
function Person(name) {
if (new.target === Person) {
this.name = name;
} else {
throw new Error('必须使用 new 命令生成实例');
}
}
var person = new Person('张三'); // 正确
var notAPerson = Person.call(person, '张三'); // 报错
Class 内部调用new.target,返回当前 Class
子类继承父类时,new.target会返回子类
//Class 可以通过extends关键字实现继承
class Point {
}
class ColorPoint extends Point {
constructor(x, y, color) {
super(x, y); // 调用父类的constructor(x, y)
this.color = color;
}
toString() {
return this.color + ' ' + super.toString(); // 调用父类的toString()
}
}
子类必须在constructor方法中调用super方法,否则新建实例时会报错。这是因为子类自己的this对象,必须先通过父类的构造函数完成塑造,得到与父类同样的实例属性和方法,然后再对其进行加工,加上子类自己的实例属性和方法。
只有调用super之后,才可以使用this关键字,否则会报错。
父类的静态方法,也会被子类继承。
class A {
static hello() {
console.log('hello world');
}
}
class B extends A {
}
B.hello() // hello world
//new.target指向当前正在执行的函数。可以看到,在super()执行时,它指向的是子类B的构造函数,而不是父类A的构造函数。也就是说,super()内部的this指向的是B。
class A {
constructor() {
console.log(new.target.name);
}
}
class B extends A {
constructor() {
super();
}
}
new A() // A
new B() // B
//由于super指向父类的原型对象,所以定义在父类实例上的方法或属性,是无法通过super调用的。
class A {
constructor() {
this.p = 2;
}
}
class B extends A {
get m() {
return super.p;
}
}
let b = new B();
b.m // undefined
//在子类普通方法中通过super调用父类的方法时,方法内部的this指向当前的子类实例。
class A {
constructor() {
this.x = 1;
}
print() {
console.log(this.x);
}
}
class B extends A {
constructor() {
super();
this.x = 2;
}
m() {
super.print();
}
}
let b = new B();
b.m() // 2
//super在静态方法之中指向父类,在普通方法之中指向父类的原型对象
class Parent {
static myMethod(msg) {
console.log('static', msg);
}
myMethod(msg) {
console.log('instance', msg);
}
}
class Child extends Parent {
static myMethod(msg) {
super.myMethod(msg);
}
myMethod(msg) {
super.myMethod(msg);
}
}
Child.myMethod(1); // static 1
var child = new Child();
child.myMethod(2); // instance 2
//子类的__proto__属性,表示构造函数的继承,总是指向父类
//子类prototype属性的__proto__属性,表示方法的继承,总是指向父类的prototype属性
class A {
}
class B extends A {
}
B.__proto__ === A // true
B.prototype.__proto__ === A.prototype // true
//子类实例的__proto__属性的__proto__属性,指向父类实例的__proto__属性。也就是说,子类的原型的原型,是父类的原型。
var p1 = new Point(2, 3);
var p2 = new ColorPoint(2, 3, 'red');
p2.__proto__ === p1.__proto__ // false
p2.__proto__.__proto__ === p1.__proto__ // true
//过子类实例的__proto__.__proto__属性,可以修改父类实例的行为。
p2.__proto__.__proto__.printName = function () {
console.log('Ha');
};
p1.printName() // "Ha"
ECMAScript 的原生构造函数Boolean() Number() String() Array() Date() Function() RegExp() Error() Object()
ES5中这些原生构造函数是无法继承的,比如,不能自己定义一个Array的子类。
//ES6 允许继承原生构造函数定义子类
//extends关键字不仅可以用来继承类,还可以用来继承原生的构造函数。因此可以在原生数据结构的基础上,定义自己的数据结构。
class MyArray extends Array {
constructor(...args) {
super(...args);
}
}
var arr = new MyArray();
arr[0] = 12;
arr.length // 1
arr.length = 0;
arr[0] // undefined
Mixin 指的是多个对象合成一个新的对象,新对象具有各个组成成员的接口。
//将多个类的接口“混入”(mix in)另一个类。
function mix(...mixins) {
class Mix {}
for (let mixin of mixins) {
copyProperties(Mix.prototype, mixin); // 拷贝实例属性
copyProperties(Mix.prototype, Reflect.getPrototypeOf(mixin)); // 拷贝原型属性
}
return Mix;
}
function copyProperties(target, source) {
for (let key of Reflect.ownKeys(source)) {
if ( key !== "constructor"
&& key !== "prototype"
&& key !== "name"
) {
let desc = Object.getOwnPropertyDescriptor(source, key);
Object.defineProperty(target, key, desc);
}
}
}
//上面代码的mix函数,可以将多个对象合成为一个类。使用的时候,只要继承这个类即可。
class DistributedEdit extends mix(Loggable, Serializable) {
// ...
}
二、Decorator
许多面向对象的语言都有修饰器(Decorator)函数,用来修改类的行为。
@testable
class MyTestableClass {
// ...
}
function testable(target) {
target.isTestable = true;
}
MyTestableClass.isTestable // true
修饰器是一个对类进行处理的函数。修饰器函数的第一个参数,就是所要修饰的目标类。
前面的例子是为类添加一个静态属性,如果想添加实例属性,可以通过目标类的prototype对象操作。
function testable(target) {
target.prototype.isTestable = true;
}
@testable
class MyTestableClass {}
let obj = new MyTestableClass();
obj.isTestable // true
修饰器函数readonly一共可以接受三个参数。修饰器第一个参数是类的原型对象,上例是Person.prototype,修饰器的本意是要“修饰”类的实例,但是这个时候实例还没生成,所以只能去修饰原型(这不同于类的修饰,那种情况时target参数指的是类本身);第二个参数是所要修饰的属性名,第三个参数是该属性的描述对象。
//下面的@log修饰器,可以起到输出日志的作用
class Math {
@log
add(a, b) {
return a + b;
}
}
function log(target, name, descriptor) {
var oldValue = descriptor.value;
descriptor.value = function() {
console.log(`Calling ${name} with`, arguments);
return oldValue.apply(this, arguments);
};
return descriptor;
}
const math = new Math();
// passed parameters should get logged now
math.add(2, 4);
如果同一个方法有多个修饰器,会像剥洋葱一样,先从外到内进入,然后由内向外执行。
function dec(id){
console.log('evaluated', id);
return (target, property, descriptor) => console.log('executed', id);
}
class Example {
@dec(1)
@dec(2)
method(){}
}
// evaluated 1
// evaluated 2
// executed 2
// executed 1
修饰器只能用于类和类的方法,不能用于函数,因为存在函数提升。
core-decorators.js是一个第三方模块,提供了几个常见的修饰器
autobind修饰器使得方法中的this对象,绑定原始对象。
readonly修饰器使得属性或方法不可写。
override修饰器检查子类的方法,是否正确覆盖了父类的同名方法,如果不正确会报错。
deprecate或deprecated修饰器在控制台显示一条警告,表示该方法将废除。
suppressWarnings修饰器抑制deprecated修饰器导致的console.warn()调用。但是,异步代码发出的调用除外。
//在修饰器的基础上,可以实现Mixin模式
export function mixins(...list) {
return function (target) {
Object.assign(target.prototype, ...list);
};
}
import { mixins } from './mixins';
const Foo = {
foo() { console.log('foo') }
};
@mixins(Foo)
class MyClass {}
let obj = new MyClass();
obj.foo() // "foo"
//上面的方法会改写MyClass类的prototype对象,如果不喜欢这一点,也可以通过类的继承实现 Mixin
//Trait 也是一种修饰器,效果与 Mixin 类似,但是提供更多功能,比如防止同名方法的冲突、排除混入某些方法、为混入的方法起别名等等。
//下面采用traits-decorator这个第三方模块作为例子
import { traits } from 'traits-decorator';
class TFoo {
foo() { console.log('foo') }
}
const TBar = {
bar() { console.log('bar') }
};
@traits(TFoo, TBar)
class MyClass { }
let obj = new MyClass();
obj.foo() // foo
obj.bar() // bar
目前,Babel 转码器已经支持 Decorator。
三、Module
在 ES6 之前,社区制定了一些模块加载方案,最主要的有 CommonJS 和 AMD 两种。前者用于服务器,后者用于浏览器。
ES6 模块的设计思想是尽量的静态化,使得编译时就能确定模块的依赖关系,以及输入和输出的变量。CommonJS 和 AMD 模块,都只能在运行时确定这些东西。
模块功能主要由两个命令构成:export和import。export命令用于规定模块的对外接口,import命令用于输入其他模块提供的功能。
通常情况下,export输出的变量就是本来的名字,但是可以使用as关键字重命名。
// profile.js
export var firstName = 'Michael';
export var lastName = 'Jackson';
export var year = 1958;
// profile.js
var firstName = 'Michael';
var lastName = 'Jackson';
var year = 1958;
export {firstName, lastName, year};
function v1() { ... }
function v2() { ... }
export {
v1 as streamV1,
v2 as streamV2,
v2 as streamLatestVersion
};
export命令规定的是对外的接口,必须与模块内部的变量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 报错
export 1;
// 报错
var m = 1;
export m;
//上面两种写法都会报错,因为没有提供对外的接口。第一种写法直接输出 1,第二种写法通过变量m,还是直接输出 1。1只是一个值,不是接口
// 写法一
export var m = 1;
// 写法二
var m = 1;
export {m};
// 写法三
var n = 1;
export {n as m};
同样的,function和class的输出,也必须遵守这样的写法。
// 报错
function f() {}
export f;
// 正确
export function f() {};
// 正确
function f() {}
export {f};
export语句输出的接口,与其对应的值是动态绑定关系,即通过该接口,可以取到模块内部实时的值。
这一点与 CommonJS 规范完全不同。CommonJS 模块输出的是值的缓存,不存在动态更新。
export命令可以出现在模块的任何位置,只要处于模块顶层就可以。如果处于块级作用域内,就会报错,mport命令也是如此。这是因为处于条件代码块之中,就没法做静态优化了,违背了 ES6 模块的设计初衷。
使用export命令定义了模块的对外接口以后,其他 JS 文件就可以通过import命令加载这个模块。
// main.js
import {firstName, lastName, year} from './profile.js';
function setName(element) {
element.textContent = firstName + ' ' + lastName;
}
//大括号里面的变量名,必须与被导入模块(profile.js)对外接口的名称相同。
//如果想为输入的变量重新取一个名字,import命令要使用as关键字,将输入的变量重命名。
import命令输入的变量都是只读的,因为它的本质是输入接口。也就是说,不允许在加载模块的脚本里面,改写接口。
import后面的from指定模块文件的位置,可以是相对路径,也可以是绝对路径,.js后缀可以省略。如果只是模块名,不带有路径,那么必须有配置文件,告诉 JavaScript 引擎该模块的位置。
注意,import命令具有提升效果,会提升到整个模块的头部,首先执行。
foo();
import { foo } from 'my_module';
//上面的代码不会报错,因为import的执行早于foo的调用。这种行为的本质是,import命令是编译阶段执行的,在代码运行之前。
由于import是静态执行,所以不能使用表达式和变量,这些只有在运行时才能得到结果的语法结构。
// 报错
import { 'f' + 'oo' } from 'my_module';
// 报错
let module = 'my_module';
import { foo } from module;
// 报错
if (x === 1) {
import { foo } from 'module1';
} else {
import { foo } from 'module2';
}
除了指定加载某个输出值,还可以使用整体加载,即用星号(*)指定一个对象,所有输出值都加载在这个对象上面。
import * as circle from './circle';
console.log('圆面积:' + circle.area(4));
console.log('圆周长:' + circle.circumference(14));
为了给用户提供方便,让他们不用阅读文档就能加载模块,就要用到export default命令,为模块指定默认输出。
// export-default.js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 {
console.log('foo');
}
其他模块加载该模块时,import命令可以为该匿名函数指定任意名字。
// import-default.js
import customName from './export-default';
customName(); // 'foo'
这时import命令后面,不使用大括号。
// 第一组
export default function crc32() { // 输出
// ...
}
import crc32 from 'crc32'; // 输入
// 第二组
export function crc32() { // 输出
// ...
};
import {crc32} from 'crc32'; // 输入
如果在一个模块之中,先输入后输出同一个模块,import语句可以与export语句写在一起。
export { foo, bar } from 'my_module';
// 可以简单理解为
import { foo, bar } from 'my_module';
export { foo, bar };
export *命令会忽略模块的default方法。
因为require是运行时加载模块,import命令无法取代require的动态加载功能。
因此,有一个提案,建议引入import()函数,完成动态加载。
//import()返回一个 Promise 对象
button.addEventListener('click', event => {
import('./dialogBox.js')
.then(dialogBox => {
dialogBox.open();
})
.catch(error => {
/* Error handling */
})
});
默认情况下,浏览器是同步加载 JavaScript 脚本,即渲染引擎遇到<script>标签就会停下来,等到执行完脚本,再继续向下渲染。
浏览器允许脚本异步加载,下面就是两种异步加载的语法。
<script src="path/to/myModule.js" defer></script>
<script src="path/to/myModule.js" async></script>
defer与async的区别是:defer要等到整个页面在内存中正常渲染结束(DOM 结构完全生成,以及其他脚本执行完成),才会执行;async一旦下载完,渲染引擎就会中断渲染,执行这个脚本以后,再继续渲染。一句话,defer是“渲染完再执行”,async是“下载完就执行”。另外,如果有多个defer脚本,会按照它们在页面出现的顺序加载,而多个async脚本是不能保证加载顺序的。
浏览器加载 ES6 模块,也使用<script>标签,但是要加入type="module"属性。
浏览器对于带有type="module"的<script>,都是异步加载,不会造成堵塞浏览器,即等到整个页面渲染完,再执行模块脚本,等同于打开了<script>标签的defer属性。
<script>标签的async属性也可以打开,这时只要加载完成,渲染引擎就会中断渲染立即执行。执行完成后,再恢复渲染。
对于外部的模块脚本,有几点需要注意。
- 代码是在模块作用域之中运行,而不是在全局作用域运行。模块内部的顶层变量,外部不可见。
- 模块脚本自动采用严格模式,不管有没有声明use strict。
- 模块之中,可以使用import命令加载其他模块(.js后缀不可省略,需要提供绝对 URL 或相对 URL),也可以使用export命令输出对外接口。
- 模块之中,顶层的this关键字返回undefined,而不是指向window。也就是说,在模块顶层使用this关键字,是无意义的。
- 同一个模块如果加载多次,将只执行一次。
ES6 模块与 CommonJS 模块完全不同。
- CommonJS 模块输出的是一个值的拷贝,ES6 模块输出的是值的引用。
- CommonJS 模块是运行时加载,ES6 模块是编译时输出接口。
Node 要求 ES6 模块采用.mjs后缀文件名。也就是说,只要脚本文件里面使用import或者export命令,那么就必须采用.mjs后缀名。
“循环加载”(circular dependency)指的是,a脚本的执行依赖b脚本,而b脚本的执行又依赖a脚本。
CommonJS 模块遇到循环加载时,返回的是当前已经执行的部分的值,而不是代码全部执行后的值。
ES6 循环加载会认为调用接口已经存在了,不会重复执行。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将关联变量改写成函数,通过函数的提升作用解决。
浏览器目前还不支持 ES6 模块,为了现在就能使用,可以将转为 ES5 的写法。除了 Babel 可以用来转码之外,还有ES6 module transpiler(将 ES6 模块转为 CommonJS 模块或 AMD 模块的写法,从而在浏览器中使用)和SystemJS(它是一个垫片库(polyfill),可以在浏览器内加载 ES6 模块、AMD 模块和 CommonJS 模块,将其转为 ES5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