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毕业到现在
这将是我第一次在掘金论坛上发布的与技术无关的文章。但是我觉得向大家分享我的经历还是有一定的价值的。
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我的一些基本情况,2017年毕业,本科,末流211大学,非计算机科班,计算机边缘专业。读大学的时候我自己觉得还算凑合吧,在学校好好的自学了一些编程。因为自己专业的关系,在学校对C#比较感兴趣,但奈何成都对于.net的需求实在太少,后面大三的时候逐步开始转向前端。当时作为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菜鸟,对于jQuery这种库的基本使用已经烂熟于心,一些常见的动画效果也能实现,作为心高气傲的应届毕业生,感觉未来可期啊。
但是现实无情的打了我的脸,在17年那会儿,还正是培训机构蒸蒸日上的时候,据我所知,对于我们那届的应届生在成都海投简历,几乎都是杳无音信,也是司空见惯,或者回复了你,但是告知你水平不够,需要培训,即培训结构伪装成有招聘需求的公司。在费劲了九牛二虎之力之后,终于找到了一份在当时还认为比较满意的工作。
在学校的时候,angular.js(Angular的1.x版本)和React以及Vuejs都有一定的了解,没想到最不喜欢的Vuejs,毕业之后却一直用Vue写项目,真的有点儿人生无常大厂包小肠啊。
后面,因为公司和自身各种各样的关系,有了一些跳槽,后面工作,也就几乎都在用Vue了,但是也一直想尝试React,但是奈何实际工作中无法使用它,经常是看了一些关于React的资料,但是久而久之也就忘了。
由于我比较习惯下班充电,虽说一直使用Vue,但是好在并没有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Vue前端工程师(离开了Vue就不会开发的那类人),我会经常关注一些市场的行情,经过长期的对比发现使用Vue的公司一般都是一些中小公司(杠精请不要抬杠呵),其实那会儿心中就有了一些危机感。这个危机感从何而来呢?中小公司的逻辑一般不会要求你把代码写的多么的精益求精,他们的要求大多都是能跑就行(没有眼前的利益,公司无法活下去,代码节操也就不那么重要了),那对于一个前端的晋升而言,就会有着非常大的局限(老板花15K和花20K招一个人都做同样的工作,显然15K的更经济)。而使用React的团队一般都是大公司,技术积淀深,资金雄厚,他们的要求是要求迭代一个健壮的产品,因此普遍给的待遇就会更好,对程序员的要求就更高了。而想要从Vue转React是相当不容易的,首先,你得有机会去面一些使用React框架的公司,这个挑战在于HR不懂技术,看到你的简历没有React相关的介绍,就有可能直接pass;其次,当我们好不容易的过了HR那关,又会来到最恶心的面试八股文的这关,对于一些有节操的面试官可能会觉得你的过往经历不会问你太多关于React相关的八股文,会倾向于考察你的学习能力和编码能力,但是如果是一些初出茅庐的面试官,那么只能说本场面试的体验就可能有点儿差了,哈哈哈。公司招的是一个能来了就能干活儿的人,那么,你怎么样才能打败那些使用React的竞争者们呢。在我看来,学习能力,过往经历(主要是项目),学历等能成为面试官选择你的因素吧。
上述这段个人感受,本人想表达的不是Vue不好(我从来都不认可所谓的Vue不适合做大项目的提法,我的观点是:只是因为大公司的人都在用React,大家造的轮子多,代码复用率高,这是一个正向的循环由此往复,可见一斑),而是说你要想找到使用Vue的技术团队并且还不错的公司,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儿。
我怀揣着危机感,也一直想要去大公司看看,经历了1年多的不断下班充电(指的是不加班的前提下,每天下班必定会学习),终于去年5月份,成功的加入了滴滴(滴滴我在的那个团队仍然是使用的Vue),我也是离开了我熟悉的成都去了北京,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可能跟曹操写《短歌行》的心情相差无几吧。本以为有了在滴滴的经历,从此以后选择面就可以很广了,但是现实给了我狠狠的一巴掌,由于去年滴滴偷偷的跑到美国去上市,被国家强制下架app之后,在网约车市场腥风血雨的竞争中,肯定会受到较大的影响。终于,因为业务的不及预期,今年2月份还是被裁员了。
在此用简短的篇幅介绍一下团队的情况吧,团队是一个比较大的团队总共加起来有60多号人,我所在的T4部门也有20多号人,团队制度和规范,以及一些基建、脚手架完善。但是由于不同开发者能力的问题,我们所维护的业务代码看起来有点儿像屎山,这也导致了一些同事陆续的离职。但是在此之前我都是待的小公司(就比如说在这之前我连CI/CD都没有用过),让我感受到了团队的技术底蕴,自己利用下来的时间加以吸收和理解,也得到了不错的成长。
在今年二月份的时候国内的裁员潮还没有完全开始,因为在大公司(各位看官别喷,哈哈哈,在我心中它是)的一些见识吧,确实使得自己软实力提升了不少,因此,没过多久就找到了一份合适的工作(Moka),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可以离开北京回到我心心念念的成都了。
Moka是React团队,因为当时算法和手写刷了不少,得到了后来我的TL的垂青,成功的让我从Vue转到React。Moka我所在的团队,技术积淀上来说相对于滴滴来说就有点儿欠缺了,项目也有一定的历史包袱,但是团队的氛围还挺好,尤其是每周周会的技术分享,总能听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在刚去Moka的时候,前半个月还是有一定的不适应的,主要体现在一旦你使用Vue写项目久了之后,你会有一些惯性思维,比如我TL说的,你的代码太Vueify了。你提交的代码每次都会有一堆的comment,然后你又需要根据CR意见去修改这些代码,并且自测,再通知测试回归,这是一件相当浪费人力成本的事儿。然后就是一些React的思想或一些名词,你可能会不知所云。再然后就是,由于我之前在接触React时候当时还没有Hooks的出现,而大家现在几乎都在用Hooks写项目,有些东西看起来有点儿不知所云,遇到问题需要同事的协助等。
刚去Moka赶上了团队一个重要模块的开发,一直都在加班,就这样,工作了将近3个月,在5月底的时候,当时群里面通知说成都锁HC了,心里面有一种不良的预感,这怕是要裁员了吗?前两天,还在工作的我,公司的HR找到我谈话,心中顿时有一种不良的预感,嗯,我的预感对了。进门就是摆在桌上的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何等的凄凉,但是我必须接受现实。我原本以为公司会以我的工作能力不符合要求辞退我呢,没想到HR给我说补偿1.5个月,心里面又燃起了一丝希望,在这个环境下,谁都不希望被裁员,况且我在来公司之前就已经经历过一次裁员了。之前三月份东哥好几万的兄弟才刚刚毕业,马云爸爸也向市场输送了好几万的阿里的人才。
焦虑,非常焦虑,接受现实,负重前行。
给我的思考
以前的我认为技术就是一切,因此我曾花费自己大量的业余时间用来学习。但是在这样经济萧条的大环境下,没有任何公司可以独善其身的,如果你就只会技术,这跟将你的未来放在了一个篮子里有什么区别呢?
对于我来说,我觉得我内心非常单纯,我没有走向管理层的气质与情商,所以我从这次裁员中清除的认识到,我不会靠技术干到退休,我需要改变我在技术中的投入了。
做点儿别的事儿,看一些与技术无关的书籍,拥有一项让你除了靠技术以外仍然能够存活的手艺(专科院校或者培训机构讲师?宇宙尽头是编制?这两天跟朋友聊了好多)其它等等。
我的一些建议
最后来根据我的得失,给大家一些建议吧。
如果你还是一个在校大学生,首先,请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如果自己的家庭能够负担的起你研究生的花费,我觉得还是读研究生比较好。如果你拥有一个研究生文凭,至少能够淘汰掉95%的同龄人吧。而且研究生能够让你拥有不错的见识,也能让没有高考发挥失利的同学有再次翻盘(贴上985,211,双一流的标签)的机会。研究生毕业可以进高校,也可以进一些科研院所,拥有让别人羡慕的金饭碗,至少这辈子是饿不死了。如果你是一个专科学生,那么,请你更要好好学习(别去搞什么有的没的,比如“这是你该有的跟谁谁主席说话的语气吗”),去考一个2年的全日制专升本,那么你就能够的上好公司的最低要求。
对于应届生,如果条件允许,请一定要去北上深看看,这儿会开阔你的眼界,在这儿你也能更容易的进入一些不错的公司,看到很多有助于你提升的东西,结实一些不错的人。虽然今年上海的疫情映射出来很多污垢,但是你改变不了,你只能适应社会。
然后,如果你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请记住,任何时候谨慎跳槽,不要动不动就跳槽,我在早期1年1跳槽,但是因为疫情的影响,这两年公司也待的不久,那么,很难向HR证明你的稳定性,这会导致你后面越来越难找工作。任何公司都有自己的问题,请记住,你只看到你最想要的东西,改变不了的就接受,如果你不想接受,那么,就不要同流合污就好。
然后再聊一下对于想入行的准前端同学的一些建议吧,如果你还在犹豫到底选React还是Vue,我的经验告诉你,一定毫不犹豫的选择React。对于是否是培训班还是自学,我没有任何建议,如果你能静心学习,我觉得自学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如果你是一个1-2年的前端菜鸟,我的建议是希望你可以在论坛上多看一些前端八股文(比如手写啥啥啥),这是你提升技术深度与广度的绝佳路径,业余时间一定给自己充电,这是你弯道超车的机会。然后是给一些已经能够熟练掌握各类框架的API的开发者的一个建议就是,用别人造好的轮子没有什么可以沾沾自喜的,如果觉得自己瓶颈了,就去看看它是如何实现的,通过学习源码,你会学到很多奇技淫巧的。再者就是对于有余力的前端程序员,一定要做一些基础的算法和数据结构能力的铺垫(大学划了水,就补回来吧),这份能力能够决定你是否通过大厂的筛选,不管怎么样来说,请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随着年纪的增长,我们在技术上的投入应该逐渐减少,但是一定要保持学习的劲头,所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最后给大家一个告诫,在今年的这个环境下,请谨慎买房买车,请谨慎离职,疫情对国家的影响非常大,资本潮在互联网行业的消退,外部的竞争环境可能比你想象中的还要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