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计算机视觉
  • 2. 边缘检测示例
  • 3. 更多边缘检测
  • 4. Padding
  • 5. 卷积步长
  • 6. 三维卷积
  • 7. 单层卷积网络
  • 8. 简单卷积网络示例
  • 9. 池化层
  • 10. 卷积神经网络示例
  • 11. 为什么使用卷积?
  • 作业

参考:吴恩达视频课深度学习笔记

1. 计算机视觉

举例:图片猫?识别,目标检测(无人驾驶),图像风格转换(比如转成素描)等等

面临的挑战:

  • 数据的「输入」可能会「非常大」
  • 一张1000×1000的图片,特征向量的维度达到了1000×1000×3(RGB,3通道) = 300万
  • 在第一隐藏层中,你也许会有1000个隐藏单元,使用标准的全连接网络,这个矩阵的大小将会是1000×300万,矩阵会有「30亿个参数」
  • 在参数如此大量的情况下,「难以获得足够的数据」「防止」神经网络发生「过拟合」,处理30亿参数的神经网络,巨大的内存需求也受不了

你希望模型也能处理大图。为此,你需要进行「卷积计算」,下节将用「边缘检测」的例子来说明卷积的含义

2. 边缘检测示例

吴恩达神经网络课程笔记 吴恩达卷积神经网络ppt_吴恩达神经网络课程笔记

例如 6x6 的单通道灰度图像,检测垂直边缘,构造一个矩阵 (过滤器 / 核),进行卷积运算*(convolve)

吴恩达神经网络课程笔记 吴恩达卷积神经网络ppt_吴恩达深度学习代码_02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mport numpy as np
image = np.array([[3,0,1,2,7,4],[1,5,8,9,3,1],[2,7,2,5,1,3],[0,1,3,1,7,8],[4,2,1,6,2,8],[2,4,5,2,3,9]])
print(image)
print('-------')
filter_ = np.array([[1,0,-1],[1,0,-1],[1,0,-1]])
print(filter_)
print('-------')
from scipy import signal
convolution = -signal.convolve2d(image, filter_, boundary='fill',mode='valid')
print(convolution)

import numpy as np
image = np.array([[3,0,1,2,7,4],[1,5,8,9,3,1],[2,7,2,5,1,3],[0,1,3,1,7,8],[4,2,1,6,2,8],[2,4,5,2,3,9]])
print(image)
print('-------')
filter_ = np.array([[1,0,-1],[1,0,-1],[1,0,-1]])
print(filter_)
print('-------')
from scipy import signal
convolution = -signal.convolve2d(image, filter_, boundary='fill',mode='valid')
print(convolution)
[[3 0 1 2 7 4]
 [1 5 8 9 3 1]
 [2 7 2 5 1 3]
 [0 1 3 1 7 8]
 [4 2 1 6 2 8]
 [2 4 5 2 3 9]]
-------
[[ 1  0 -1]
 [ 1  0 -1]
 [ 1  0 -1]]
-------
[[ -5  -4   0   8]
 [-10  -2   2   3]
 [  0  -2  -4  -7]
 [ -3  -2  -3 -16]]

[[3 0 1 2 7 4]
 [1 5 8 9 3 1]
 [2 7 2 5 1 3]
 [0 1 3 1 7 8]
 [4 2 1 6 2 8]
 [2 4 5 2 3 9]]
-------
[[ 1  0 -1]
 [ 1  0 -1]
 [ 1  0 -1]]
-------
[[ -5  -4   0   8]
 [-10  -2   2   3]
 [  0  -2  -4  -7]
 [ -3  -2  -3 -16]]

为什么可以检测边缘?


吴恩达神经网络课程笔记 吴恩达卷积神经网络ppt_卷积_03

卷积运算检测边缘


image = np.array([[10,10,10,0,0,0],[10,10,10,0,0,0],[10,10,10,0,0,0],[10,10,10,0,0,0],[10,10,10,0,0,0],[10,10,10,0,0,0]])
filter_ = np.array([[1,0,-1],[1,0,-1],[1,0,-1]])
print(-signal.convolve2d(image, filter_, boundary='fill',mode='valid'))

image = np.array([[10,10,10,0,0,0],[10,10,10,0,0,0],[10,10,10,0,0,0],[10,10,10,0,0,0],[10,10,10,0,0,0],[10,10,10,0,0,0]])
filter_ = np.array([[1,0,-1],[1,0,-1],[1,0,-1]])
print(-signal.convolve2d(image, filter_, boundary='fill',mode='valid'))
[[ 0 30 30  0]
 [ 0 30 30  0]
 [ 0 30 30  0]
 [ 0 30 30  0]]

[[ 0 30 30  0]
 [ 0 30 30  0]
 [ 0 30 30  0]
 [ 0 30 30  0]]

3. 更多边缘检测

可以检测明暗变化方向

吴恩达神经网络课程笔记 吴恩达卷积神经网络ppt_深度卷积神经网络_04

竖直,水平的过滤器

吴恩达神经网络课程笔记 吴恩达卷积神经网络ppt_卷积_05

吴恩达神经网络课程笔记 吴恩达卷积神经网络ppt_深度卷积神经网络_06

把这9个数字当成「参数」,通过反向传播学习,边缘捕捉能力会「大大增强」(可以检查任意角度)

4. Padding

上面 6x6 的图片,经过一次过滤以后就变成 4x4 的,如果经过多层,最后的图像会变得很小。

假设原始图片是 ,过滤器是 ,那么输出大小是

  • 缺点1,图像每做一次卷积,缩小一点,最后变得很小
  • 缺点2,在「角落或边缘」区域的像素点在输出中采用较少,丢失了图像边缘位置的许多信息

解决上面的问题:

  • 进行卷积操作前,沿图像边缘填充 p 层像素,令 , 这样可以保持图像大小不变
  • 还使得边缘信息发挥作用较小的缺点被削弱

填充多少层,怎么选?

  • 「Valid」 卷积:
  • 「Same」 卷积:, 通常是奇数(对称填充,有中心点)

5. 卷积步长

每次过滤器在图片中移动 s 步长(上面的 s = 1)

输出尺寸为 ,向下取整

数学中的卷积,需要在操作之前对过滤器顺时针旋转90度 + 水平翻转,深度学习里省略了该步骤,但是不影响,简化了代码

6. 三维卷积

吴恩达神经网络课程笔记 吴恩达卷积神经网络ppt_卷积神经网络_07

输出是一个二维的,每个格子里是对应着 27个元素求和

如果希望对不同的通道进行检测边缘,对 filter 的相应层设置不同的参数就可以了

想要「多个过滤器」怎么办?(竖直的、水平的,各种角度的)

吴恩达神经网络课程笔记 吴恩达卷积神经网络ppt_吴恩达深度学习代码_08

7. 单层卷积网络

吴恩达神经网络课程笔记 吴恩达卷积神经网络ppt_吴恩达深度学习代码_09

吴恩达神经网络课程笔记 吴恩达卷积神经网络ppt_吴恩达深度学习代码_10

参数的个数跟图片大小无关,跟过滤器相关,假如有10个过滤器,上面每个过滤器有 27 个参数,加上 偏置 b,28个再乘以10,共计280个参数

即使图片很大,参数却很少,这就是卷积神经网络的一个特征,叫作“「避免过拟合」”。


吴恩达神经网络课程笔记 吴恩达卷积神经网络ppt_卷积_11

维度关系

8. 简单卷积网络示例

吴恩达神经网络课程笔记 吴恩达卷积神经网络ppt_卷积_12

除了 卷积层(convolution),还有 池化层(pooling),全连接层(fully connected)

9. 池化层

除了卷积层,卷积网络也经常使用「池化层」「缩减模型的大小」,提高计算速度,同时提高所提取特征的鲁棒性

吴恩达神经网络课程笔记 吴恩达卷积神经网络ppt_卷积神经网络_13

Max 运算的实际作用:

  • 如果在过滤器中提取到某个特征,那么保留其最大值
  • 如果没有提取到这个特征,可能在右上象限中不存在这个特征,那么其中的最大值也还是很小

池化,它有一组超参数 ,但「没有参数需要学习」,不需要梯度下降更新

吴恩达神经网络课程笔记 吴恩达卷积神经网络ppt_深度卷积神经网络_14

「最大池化」比平均池化「更常用」

常用的参数值为 最大池化时,很少用到 padding() 输入输出通道数一样 最大池化只是计算神经网络某一层的「静态属性」,没有需要学习的参数

10. 卷积神经网络示例

吴恩达神经网络课程笔记 吴恩达卷积神经网络ppt_卷积神经网络_15

尽量不要自己设置超参数,而是查看文献中别人采用了哪些超参数,选一个在别人任务中效果很好的架构,它也有可能适用于你的应用程序

吴恩达神经网络课程笔记 吴恩达卷积神经网络ppt_卷积_16

11. 为什么使用卷积?

和只用全连接层相比,「卷积层」 的两个主要「优势」在于参数共享稀疏连接

  • 全连接层的参数巨大,卷积层需要的参数较少

原因:

  1. 参数共享,特征检测如果适用于图片的某个区域,那么它也可能适用于图片的其他区域
  2. 使用稀疏连接,一个输出仅依赖少部分的输入神经网络可以通过这两种机制「减少参数」,以便我们用「更小的训练集」来训练它,从而「预防过度拟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