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5-20200709

p103.启动过程(了解下就好了)

开机-bios(芯片自检)-grub(启动引导程序)-加载内核(自检)-加载驱动-读取驱动的钥匙/boot/initramfs-系统硬盘-init启动的第一个进程-/etc/init/rcS.conf-初始化系统-系统的运行级别-调用对应配置文件-/etc/rc.d/rc[0-6]-启动所有的程序-登录界面-进入操作系统。

p104.启动引导程序grub

grup的分区表示

配置文件:/boot/grub/grub.conf(系统版本号不一样,centos7位置不在这个下)

p105.备份与恢复

备份的原则是不要放在同一个位置。 企业备份最好是备份在不同的地方。

常见的备份目录: /root/ /home/ /var/spool/mail/ /etc/ 其他目录/var/log

安装服务的数据,mysql的数据信息。应用服务的日志信息。

完全备份,需要更大的硬盘空间,比较耗费系统资源。 增量备份,备份新增的数据,占用空间少,恢复比较麻烦。 差异备份:与第一天的备份比较,不存在才备份,占用空间稍微少一点,恢复比较方便。折中的一种。

p106.dump和restore命令

完全备份可以用过压缩文件来实现。

dump备份和restore恢复命令,用来做增量备份。

【dump 选项 备份之后的文件名 原文件或者目录】 -level 0-9的是个备份级别 -f 文件名 -u 备份成功之后,把备份时间记录在/etc/dumpdates 文件 -v 显示备份过程中更多的输出信息 -j 调用bzlib库压缩备份文件,其实就是把备份文件压缩为。.bz2格式 -w 显示允许被dump的分区的备份等级及备份时间

备份分区

完全备份 【dump -0uj -f /root/boot.bak.bz2 /boot/】 查看备份时间 【cat /etc/dumpdates】 新增文件后,增量备份 【dump -1uj -f /root/boot.bak1.bz2 /boot/】 查询分区的备份时间及备份级别的 【dump -W】

【df -Th】查看分区格式,如果是xfs需要用xfsdump这个命令

【xfsdump -0uj -f /root/boot.bak.bz2 /boot/】

备份文件或者目录

【dump -0j -f /root/tmp.bak.bz2 /tmp/】 不可以增量备份

恢复命令

【restore 模式选项 选项】 模式选项,模式是独立的 -C 比较备份数据和实际数据的变化 -i 进入交互模式,手工选择需要恢复的文件 -t 查看模式,用于查看备份文件中拥有哪些数据 -r 还原模式用于数据还原 选项 -f 指定备份文件的文件名

学完啦!!!!真厉害!!!!!!!要记得回顾回顾下 然后开始新的学习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