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D制板流程
先设计原理图,确定封装,设定板子边框,导入网表,布局,设置布线规则,布线,铺铜,DRC规则检查,打印输出 ,电源线要尽量粗一点, 因为要通过的电流比较大,地线也要粗点。电源在外面,容易接线,高频在里面,低频在外面防干扰,地线最好覆铜模拟信号要和数字信号格里,防止干扰线拐角最好是圆弧型的,防止尖端放电,100mil=2.54mm.
原理图部分
在原理图绘图窗口,Design 菜单下,Make Schematic Library 生成原理图库,Make Intergrated Library 生成集成库,

放置总线
来放置总线,点击Place BUS,画出一段总线见右图。根据最下面提示,可只Shift+Space可以 更改总线方向,我们按住更换方向, 在放置总线入口,在place菜单下 或者点击右上角的快捷图标。 然后我们再给总线取一个名字比如 DATE[0..7],表示数据线,入口从 0到7.然后我们在入口处来一段线 放置相应的网络标号,结果如下图 所示

注意拐角我们用如图所示的图标,点击他连接就ok了

群编辑,选中一个元件右键Find Similar ObjectS(shift + f) 查找相似物体 打开筛选框 见下图 我们将 xx选择 Some, 勾选Select M-atcing 即选中匹配物体。 点击OK , 所有被选中 物体高亮, 其他元件灰色 显示。 按住Shift+C即可恢复原来显示
5、 打印原理图
点击File-Smart PDF,点击next 选择是输出当前工程还是当前原理图,我们选择第二项,输出路径默认就可用了。一路next直到完成。

pcb部分
画一个封装
先放置焊盘,Place-Pad 然后再画一个边框,选择Top Overlay(顶层 丝印层)Bottom Paste表示底层助焊层,Top Solder顶层阻焊层。Keep-Out Layer边框,TopLayer顶层,Top Overla顶层丝印层。 Edit下,点击Set Reference 选择Pin 1,即把参考点放在 第一个引脚。 效果如图所示:

红色的为边框部分
放置焊盘时按Tab键进入属性设置,如下图

Designator指定管脚编号,Layer指定层(通孔一般选择 Multi-Layer),Hole Size 指定内径,Size and hape指定外围形状及大小。
在pcb编辑的界面((*^__^*) 嘻嘻……):
建立一个pcb模板、
其一:先在前期工程下,新建一个PCB,File-New-PCB. Tools下前两个常用 (规则检查、复位标记) Edit下Origin表示设置 原点位置。Design下 Rules表示设计规则。
Board Shape定义 板子大小:操作如图所示

别忘了设置参考点哦,

如何选择keyoutlayout的边框呢?点击 右下脚PCB-PCB Filter 输入Iskeepout,单击Apply如下图所示 即可选中KeepOut边框。

其二:点击 右下脚PCB-PCB Filter 输入Iskeepout,单击Apply如下图所示 即可选中KeepOut边框。

规则设置:
点击Rules如右图所示,出现下图 所示界面,其中Clearance表示间距 我们这里默认设置10mil就可以了

3、 布局基本规则
(1)时钟产生器尽量靠*使用该时钟的器件,石英晶体振荡器外壳应接地
(2)I/O 驱动电路尽量靠* PCB 的边缘。对进入 PCB的信号要加滤波,从高噪声区来的信号也要加滤波,同时,用串终端电阻方法减少信号反射
(3)PCB 尽量使用 45 度折线,减少高频信号对外的反射与耦合
(4)门电路输入端不用时不要悬空。闲置不用放大器正端接地,负端接输出端
(5)PCB 按频率和电流开关特性分区,噪声元件与非噪声元件距离尽可能远
(6)时钟、总线及片选信号要远离 I/O及接插件
(7)对于 A/D 类器件,数字部分与模拟部分宁可统一,也不要交叉
(8)关键的线应尽量粗,并在两侧加上保护地。高速线要短且直
(9)对噪声敏感的线不要与大电流、高速开关线*行
(10)弱信号电路、低频电路周围不要形成电流环路
布局操作
(11)为每个集成电路添加一个去耦电容;每个电解电容旁边都要加一个小的高频旁路电容
(12)石英晶体下面及对噪声敏感的器件下面不应走线
安装放置孔:
选择Place-Pad或者右上角 快捷图标,单击Tab键设置属性, 单击Pad图标将单位由 Mil改成mm 选择圆形,内径 3mm,外径 6mm,Layer 选择多层,表示通孔。
如图所示

布线规则:
1、 布线的基本原则
(1) 合理选择层数(同种材料的4 层板要比 2 层噪声低 20dB)
(2)减少高速电路器件引脚间引线的弯折(可用45 度或者圆弧线)
(3)缩短高频电路器件引脚间的引线
(4)减少过孔(1 个过孔可带来0.5PF的分布电容)
(5)注意信号线*距离*行走线时所引入的交叉干扰(相邻层走线垂直)
(6)对于特别重要的信号线或者单元电路实施地线包围的措施。对于时钟等单元局部进行包地处理对于高速系统也将非常有益
(7)各类信号走线不能形成环路,也不能形成电流环路
(8)各个集成电路块的附*应设置一个高频去耦电容
布线操作:
若原来有部分布线了则可un-route all如图所示:

点击第一个交互性布线 选择VCC网络,我们这里顶层走竖线、底层走横线(啥意思%>_<%,还是先记下来了先)将电源线布好之后,再依次去 布其他的线,地线可以不布,只
需在铺铜的时候将铜皮接地网络就可以了。 离焊盘*点的尽量靠远点,实验室要求(线宽一般>=15mm,两线的间距>=1mm)
覆铜:
单击右图所示的图标(Place Polygon Plane) 出现下图所示的窗口 选择好网络 (GND),选择 好层(底层和 顶层需要铺铜)勾上Remove Over All Same Net Objects 去除死铜 在顶层和底层都 铺上铜

这里有个小小知识,就是不用原理图可以直接在pcb布线,首先设置电气属性,如下所示:

进入了Netlist Manager后点击add后在Net Name写上你所要的电气属性,这样子的全部确定就ok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