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走过半生才知道,侃侃而谈是表象,默默无言才是人生常态。”
年轻的时候,总想把自己内心的所有情感告诉全世界,渴望被认同、希望被理解。
《道德经》有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随着岁月的积淀,才发现,成长始于沉默,而学会如何沉默,才是强大的开始。
我们都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人:
他们口若悬河,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炫耀的机会,或是毫不留情地指出别人的错误,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
可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炫耀总会有碰壁的时候,正所谓老子讲的“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贝原益轩是日本江户时代初期的思想家。
有一次他乘船远行,同船有一位书生,一路上高谈阔论,滔滔不绝地谈古论今。
贝原益轩始终一言不发,静静倾听,既不打断、也不批评,甚至还不时点头表示赞同。
不久,船靠岸了,按照惯例,船客临别时要通报自己的姓名。
书生这时才知道在自己面前的竟然是一代大学问家。
书生忸怩地为自己的班门弄斧向贝原益轩道歉,而贝原益轩也不过是笑着拍拍这位书生的肩膀。
笑而不语的沉默,是褪去年少轻狂之后,内敛于心的睿智、从容有度的成长。
蔡康永曾坦诚自己不止一次地崩,甚至在录制《奇葩说》节目中嚎啕大哭。
但他发现,好像别人在自己崩的时候做不了什么,也帮不了自己。
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你崩的那一刻,只有自己最清楚。
鲁迅先生在《而已集·小杂感》里讲: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隔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
楼上有两人狂笑。
还有打牌声。
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不怪任何人,这个世界上本来如此。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你的崩、你的伤痛、以及那些天大的委屈,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其实只是一个故事。
来自家人、朋友的安慰“你要加油、坚强点”,虽然真心温暖,可是你的深夜痛哭、你的辗转反侧、你的苦痛交织,其他人都看不到,甚至激不起什么情绪的涟漪。
别人能够看到的只有结果,剩下的唯有自己独自熬过这个过程。
难走的路、难跨的沟,大张旗鼓地宣传人间不易,到头来依然逃不过一步一步地走,一步一步地跨。
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你叫苦,就有人为你负重;更不会因为你怕疼,就对你手下留情。
你说得越多越难过,你越难过越想说,到头来,只会再也走不出无穷尽的悲苦。
“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我们不需要把伤疤一次又一次地撕开给别人看,而是学着钝化自己的情绪,将心思投注于那一二分如意,活得更加通透。
正如孔子曾评价颜回一般: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藏起伤痛、咽下委屈,要记住:小孩子才会到处诉苦,成年人得学会自己扛。
多年以后,我们都会感谢当时那个痛而不言、苦而不语的自己。
正是因为这种不言说的沉默,才是练就滚烫人生的智慧与勇气。
子禽问老师墨子:
“多言有益乎?”
墨子回答说:
“虾蟆蛙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不听,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墨子的回答,着实精妙。
话说得多不多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懂不懂时机分寸,说得话有没有价值。
沉默,远比你想象的更有力量。
《韩非子·喻老》里曾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楚庄王刚管理朝政时沉迷酒色,三年不理朝政。
肱骨大臣伍参伤心不已,眼看着国将不国,于是向楚庄王讲了一个谜语:
“有一只五色大鸟落在楚国的高阜上,三年不展翅、不飞翔,请大王猜猜看,这是什么鸟呢?”
楚庄王回答道:
“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半年后,楚庄王一番暴风骤雨般的整顿和改革令所有人大跌眼镜:
罢淫乐、立贤妻、杀奸佞、提能人,最终打败齐国、战胜晋军,完成楚国称霸的大业。
成语“一鸣惊人”便来源于此。
楚庄王年少即位,内忧外患,即便他再想飞得更高更远,也不得不蛰伏下来,蓄积力量、谋定而后动。
他的沉默是积淀,是时机到来时的厚积薄发。
正如黎明前的沉寂,是为了拂晓时朝阳的冉冉升起做力量的蓄积。
在生活中,“键盘侠”和“打嘴炮”的人比比皆是,默默苦干、厚积薄发的人少。
水深不语,人稳不言。
沉默寡言一些吧,为人别太过高调,就默默地努力,在低调中不断地提升自己。
尼采曾言:
“谁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
沉默,不是对世事妥协、对命运怯懦,是要学着豁达面对人生起伏,笑而不语、痛而不言。
沉默,远不是浅显的无话,而是要在沉默中,忍受孤独、默默积淀,蓄势待发。
沉默的力量,是面对质疑时有力的回击,是面对困苦时无语的刚毅,更是能让自己远离世间纷扰,专注于思索与酝酿。
往后余生,不抱怨,不争论,不炫耀,不讨好。
在沉默中,厚积薄发,成熟强大。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