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项目中,要做多数据源,网上的一般思路都是通过AOP
在service或者mapper层做数据源的动态切换,大部分人大概切换数据源代码如下
@Pointcut("execution(* com.gzstrong.cloud.qspj.*.mapper..*.*(..))")
private void db1Aspect() {
}
@Pointcut("execution(* com.gzstrong.cloud.qspj.interfc.mapper..*.*(..))")
private void db2Aspect() {
}
@Before( "db1Aspect()" )
public void db1(JoinPoint joinPoint) {
log.info("切换到db1 数据源...");
setDataSource(joinPoint,DBTypeEnum.db1);
}
@Before("db2Aspect()" )
public void db2 (JoinPoint joinPoint) {
log.info("切换到db2 数据源...");
setDataSource(joinPoint,DBTypeEnum.db2);
}
如果你用了mybatis-plus的,切换数据源就更简单了,下面是官方介绍
特性
- 数据源分组,适用于多种场景 纯粹多库 读写分离 一主多从 混合模式。
- 内置敏感参数加密和启动初始化表结构schema数据库database。
- 提供对Druid,Mybatis-Plus,P6sy,Jndi的快速集成。
- 简化Druid和HikariCp配置,提供全局参数配置。
- 提供自定义数据源来源接口(默认使用yml或properties配置)。
- 提供项目启动后增减数据源方案。
- 提供Mybatis环境下的 纯读写分离 方案。
- 使用spel动态参数解析数据源,如从session,header或参数中获取数据源。(多租户架构神器)
- 提供多层数据源嵌套切换。(ServiceA >>> ServiceB >>> ServiceC,每个Service都是不同的数据源)
- 提供 不使用注解 而 使用 正则 或 spel 来切换数据源方案(实验性功能)。
约定
- 本框架只做 切换数据源 这件核心的事情,并不限制你的具体操作,切换了数据源可以做任何CRUD。
- 配置文件所有以下划线
_
分割的数据源 首部 即为组的名称,相同组名称的数据源会放在一个组下。 - 切换数据源可以是组名,也可以是具体数据源名称。组名则切换时采用负载均衡算法切换。
- 默认的数据源名称为 master ,你可以通过
spring.datasource.dynamic.primary
修改。 - 方法上的注解优先于类上注解。
下面是Mybatis-plus的多数据源的具体代码
1,加入相关引入jar
<dependency>
<groupId>com.baomidou</groupId>
<artifactId>mybatis-plus-boot-starter</artifactId>
<version>3.1.0</version>
</dependency>
<dependency>
<groupId>com.baomidou</groupId>
<artifactId>dynamic-datasource-spring-boot-starter</artifactId>
<version>2.5.7</version>
</dependency>
2,配置多个数据源
spring:
datasource:
dynamic:
primary: master #设置默认的数据源或者数据源组,默认值即为master
datasource:
master:
username: root
password: admin
driver-class-name: com.mysql.jdbc.Driver
url: jdbc:mysql://127.0.0.1:3306/ds_0?useUnicode=true&characterEncoding=utf8&serverTimezone=GMT
slave_1:
username: root
password: admin
driver-class-name: com.mysql.jdbc.Driver
url: jdbc:mysql://127.0.0.1:3306/ds_1?useUnicode=true&characterEncoding=utf8&serverTimezone=GMT
就这2步就可以了,简不简单,当你需要操作master库时,
系统默认指向master库,当你需要操作slave_1库时,
类或者方法前加入@DS("slave_1")
简单吧,如果对你有用的话,方便点个赞,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