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国庆假期,看了一下电影《奥本海默》,单方面认识了一下美国的原子弹之父。
影片剧情概要
影片并行着2条线索,分别是奥本海默参加注定失败的的听证会,和刘易斯在竞选商务部长最后阶段参加关于奥本海默事件的最后调查听证会。
过程中双方委员会每个问题都伴随着双方的回忆,回忆中展示了奥本海默的的一生:从研究生时代,到对量子力学有深刻见解,声名鹊起,为了让美国物理学术领域更上一层楼,把量子力学带到美国,随后发表黑洞理论,接着被美国军方选中负责整个曼哈顿计划(原子弹计划),用3年时间取得了预期的成功,见识到原子弹给日本带来的伤害后,对自己陷入了深深的道德愧疚,极力建议不继续研制氢弹。在原子弹和氢弹研制过程中,曾多次有意或者无意对刘易斯提出了反面意见,甚至在一次听证会上让刘易斯下不来台,影片描述了刘易斯决定把这些积攒的怒气发泄出来,利用奥本海默的反对派,捏造奥本海默是间谍的罪行,并利用自己的权利给奥本海默举行了一场否定性的咨询问答会,正是影片中的主线会议之一。刘易斯本想在自己的听证会上表达自己其实是欣赏奥本海默的,但是不料一些科学家道出了真相,打乱了他的计划,让他被政界和科学界看来非常道貌岸然,并落选美国商务部长。
疑问
看完影片,有点不知道影片想表达什么意思:
除了想致敬原子弹之父的伟大成就之外,难道是想说小人常有吗?谴责政客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吗?还是想对奥本海默的不公平对待表达惋惜和同情?亦或是想表达美国政府对安全过于严苛?忘恩负义?还是说这几种情绪都是影片想传递和表达的呢?
我比较侧重是同时想表达多种情绪。
感想
1、奥本海默的“正是因为美国没有量子力学,所以我才需要回去”,让我不禁想到了钱学森等为了祖国更大强大而毅然回国的科学家。果然大部分人还是希望祖国愈加强盛的,希望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提供自己的价值的。
2、地位再高也会有自卑情绪:即便是贵为上将,差点问鼎美国商务部长的刘易斯,这样一个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也仍就存在着自卑情绪:被奥本海默开玩笑说是卑微的卖鞋匠、被一些科学家忽视问候都刺痛了他的神经,被认为是奥本海默的故意为之,本来只是普通的就事论事或者心不在焉,在他看来可能就是反对自己的想法,看不起自己,内心戏过多,高估了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地位。放平心态,坦然面对自卑情绪,自卑情绪不是只有你有,降低满足感,善意假设,减少内心戏。
3、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受刘易斯控制的对奥本海默进行问话的委员会,不管你怎么解释,他们只会听自己想听的,用各种模棱两可的话术企图让你承认罪行。
4、天才确实是天才,物理学家牛逼。在网上看完奥本海默的开挂人生,只能说不是我们这种普通人能比较的。
5、不知道是不是一个普遍差异,至少从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发上来看,美国较为人性化一些,有家人陪同才能没有后顾之忧安心搞研究;中国则是需要割舍亲情,专心搞研究。
6、涉及到国家安全的事项处理时,还是非常严格的。
7、尽量不做亏心事,不陷害他人。永远无法预想到亏心事会引起什么样的蝴蝶效应,在什么样的场景给自己带来多大的伤害。刘易斯因为陷害奥本海默,本来错失了即将到手的美国商务部长的位子。
8、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广岛长崎的原子弹不是奥本海默投放的,引发的日本民众伤亡不是奥本海默造成的,但是如此恐怖的武器确实奥本海默制造的,奥本海默确实为此承受着自己的道德谴责。
一个小插曲
同位素、元素衰变属于物理还是化学?
答案来自 chatgpt
同位素和元素衰变都与原子核的结构和变化有关,因此它们是核物理的研究范畴,而不是化学。
- 同位素:同位素是具有相同的原子序数(即相同数量的质子)但具有不同的中子数量的原子。它们是同一化学元素的不同版本,因为它们具有相同的电子结构,所以它们在化学上具有相似的性质。但由于它们的核质量不同,它们在某些物理性质上会有差异。
- 元素衰变:元素衰变是一个原子核变为另一个原子核的过程,这通常伴随着放射性粒子的发射。例如,在α衰变中,原子核会放出一个α粒子(即一个包含2个质子和2个中子的粒子);在β衰变中,一个中子会变成一个质子并放出一个电子(β-衰变)或一个质子会变成一个中子并放出一个正电子(β+衰变)。这是一个核反应,与化学反应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