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刚刚接触计算机编程和C的初学者,第一次接触Java时是从记事本型的文件开始学习的,后来转移到Eclipse才真正的开始接触“类”的概念。

“类”是Java具有封装性的基础,Java所有的数据都保存在类中,Java中的类有一点像C中的结构体,每一个类中都有自己的属性,但不同与结构体的一点是Java中类与类之间可以存在某种联系这是结构体所不具备的。

简单地说,“类”相当于模子,可以确定对象将会拥有的特征(属性),和行为(方法),所以类的特征就是:1.类是描述对象的类型; 2.类是具有相同属性和方法的一组对象的集合。

那类和对象有什么关系呢,类是抽象的还年,仅仅是模板,而对象确实看得到摸得到的实体。


封装

封装是Java语言的一个特点,所有属性和方法都保存在以类为单位的结构中,不允许外部程序直接访问,而是通过类提供的方法来实现对这些不可见的信息进行操作和访问。

实现步骤:

修改属性的可见性:即有关键字“private”修饰该类;

创建访问属性的方法(getter /setter):用于属性的读写;

在getter /setter方法中加入属性控制语句:对属性的合法值进行判断;

上代码

package practice;

public class Example {
	private int num;

	public int getNum() {
		return num;
	}

	public void setNum(int num) {
		this.num = num;
	}
	
}

通过两个public型方法访问private型属性num;

继承

继承是类与类之间的一种关系,被继承的类成为父类,继承父类的成为子类。

系统默认所有类都是Object类的子类,即使没有声明,系统也会默认加上 extends Object

继承的好处:子类拥有父类所有属性和方法(父类不能被private修饰),这样就省去了很多写重复代码的精力。

但有时我们会遇到对父类方法不满意的情况,此时我们就可以重写父类的方法,即方法名,返回值类型,参数类型和数量都相同的情况下系统会直接调用子类中的该方法而不去调用父类中的此方法。